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互联网+背景下医学生教育探讨

时间:2024-08-31

丁利利

党的十九大对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作出了重要部署,国务院对加强创新创业教育提出明确而具体的要求。《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明确提出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重视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大学生创业和就业也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战,如何构建符合中国国情的创新创业实 践教育体系将成为各高校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 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医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教育体系的意义

(一)促进医疗体系的完善和医学水平的提高

近年来,国内对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高度重视,如“创青春”“互联网 +”等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应运而生。部分医学生将互联网与医学相结合,发展线上医疗,互联网医疗,让患者足不出户即可享受到远在千里之外的专家诊疗服务,拓宽了患者的看病方式,减轻了患者的就诊负担,一旦这种医疗方式得以普及将会极大地改善患者“就医难”的现状。因此,医学生积极参加创新创业社会实践有利于促进国内医疗体系的进一步完善和医学科研的进步。

(二)提高居民生活水平及人均寿命

医生的工作性质决定了医疗是一项崇高的服务行业,医学生进行的一系列与医学相关的“创新创业”社会实践等归根结底是在维护居民健康和服务民生。如将运动手环与手机相结合,可随时检测佩戴者的血压脉搏,在危急时自动求救,以便在第一时间获得救助,早一分抢救多一份希望,此类产品的应用可极大地缩短心脏病患者发病后的等待时间并显著提高疾病的治愈率。[1]再比如众多医学生的创新创业作品都是向大众传播医学知识和健康生活理念的,让居民懂得如何健康饮食,如何合理锻炼,如何有效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等,从而为社会营造了一个“人人懂医、人人会防”的健康社会环境,从根本上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和人均寿命。

二、 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创新创业实践教育体系的构建

(一)创新创业相关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

医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要想顺利开展并取得良好效果离不开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可以在培养方案中对开设的课程做进一步的整合和修改,并打造通识、医学专业、创新创业三个方面的课程平台,并将它们融合在一起。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创新创业平台,在该平台中统一考虑如何融合和打通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创建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一定要符合教育的相关规律和学生认知的相关规律,在优化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上,运用“互联网+”思维重构课程体系,使得新的课程体系特性非常明显,本体系融合了专业能力、创新创业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及政策性和合作性的多维元素。具有明显的多元化的特征,同时具有动态优化的特性,能够明显提升创新创业素质。

(二)构建校内外创新创业教育活动体系

创新创业教育活动体系通过课程体系和实践体系两个部分来对创新创业教育活动体系提供实现途径,逐步实现创新创业教育活动体系的目标。[2]课程体系最重要的是提高学生在创新创业教育方面的相关知识和相应的能力,培养相应的精神和意识。课程体系主要按照洞察力培养、思维力培养、理解力培养、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四个方向进行课程设计,与医院或企业实际相结合。[3]

(三)搭建知识教育平台

将创新创业教育活动相关知识的传播、知识的发展和知识的创造融为一体,将创新创业教育在学术和产业相融合的环境中整合,提高高校内部和外部协作培育效率,为培育高新技术企业提供资源。医学生创业要结合实际,政府、学校、企业用各有特色组织训练营作为教育交流的平台。可以协商一个时间安排交流会,好让一些有创新思想和创新思维的同学相互探讨、互动交流。政府和高校应为医学生创业提供场地、资金、培训等多方面的支持。配备必要的设备和设施,建立公共信息服務平台。不仅可以成为交流者的聚集地,这种学习氛围还会带动其他同学一起参加,打造全国方位创业支撑平台。

(四)突破学科边界

学科边界的突破包括了对理、工、农、医之间的学科门类边界的突破;对医学类高校中临床医学、医学检验、医学影像、医药卫生管理等学科专业边界的突破;对内科外科及其所属专科之间的学科科属边界的突破。医学院学生在创新创业的过程中要打破独白自守、不容异己的“唯专业论”认识。如果守着专业领域的“一亩三分地”而故步自封,则是以坐井观天的狭隘目光对自己的专业知识进行自说自话。长此以往,医学的系统化知识体系也会因学科边界的僵化而走向零散化、碎片化状态,创新空间也会在黔驴技穷中渐次发展至无迹可寻。学生创业活动是教学与科研活动的延伸,而完善的创业教育是教学、科研与学生创业活动之间的互相支撑形成的完整网络[4]。因此,医学生的创新创业要拓宽发展格局,善于以团队为单位跨越学科边界,在多学科的对话交融中努力掌握本学科领域外的知识体系和技术手段,并将有利于创新卫生健康领域科研的方法积极引入,集合特色学科的优势力量开展创新型科研攻关。此外,医 学类高校中的各学院 各系 也应冲破固有 的 藩篱,增强院系之间的对话交流与创新合作,在合力下共同组成科研团队进行科研创新。

三、总结

总之,创新创业教育是一个对高等教育的新要求,需要政府、学校、企业的共同努力。2010 年 5 月,教育部发表《关于大力推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医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提出要把服务创新型国家建设、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促进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作为重要举措。特别是 2015 年国务院发布 《关于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以来,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主体作用日益突出。因此,让每个学生在大学期间都能接受基本的创新创业的培训,是为他们培育创新创业的种子,为未来的进步和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 安美忱.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立体化”新模式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20,39(10):108-113.

[2] 张莉,张威,谢鹏 . 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路径探析[J]. 科教导刊 ( 上旬刊) ,2018 ( 6) .

[3] 刘文娟 . 双创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现状研究 [J].现代经济信息,2017 ( 15) .

[4]王庆环.创业教育,应该是一种怎样的教育[N].光明日报,2017-08-12(007).

山东协和学院 山东 济南 250109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