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8-31
张妤
摘要:“信息技术与小学学科教学的融合”,是指在学科教学过程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与学科教学内容有机结合,完成学科教学任务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利用信息技术创设教学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引起学生研究的欲望;可以超越时空局限,化抽象为形象,拓宽学生视野;可以培养学生的探究科学精神、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能力。
关键词:信息技术;学科融合;小学科学
引言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推进,人们已经习惯互联网的存在以及各种应用,并且不再满足之前单一的各种学习生活方式。信息技术成了所有人无法脱离的板块。同样的,对于小学生来说,生活在当今这个时代的他们从小便接触各种电子產品以及互联网,以丰富多彩的方式去接触了解到身边的世界。传统教育对于他们认知以及个性的划定已不再适合如今这个信息技术充斥整个社会的时代了。因此,小学教育工作者们必须认可以及重视信息技术与小学科学教学的融合。
1、信息技术与科学学科融合的方法
1.1将信息技术引入导入环节,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
在导入环节,信息技术的合理使用至关重要,同时也是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一步。这是因为,学生一旦对教学内容产生兴趣,就会由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学习,甚至达到乐此不疲、废寝忘食的地步。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在导入环节创设引人入胜的情境,以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讲到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一课时,教师可以从网上搜集一些利用显微镜观察到的美丽图片(一定要漂亮且能让学生感到惊奇图片),然后问学生:“你们见过这些景象吗,知道哪里来的吗?这些景象只有在显微镜下才能看到,今天咱们就来学习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世界。”相信有了这样富含趣味的引入后,学生一定会对这节课的学习内容充满了好奇和期待。又如,为上好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声音是怎样产生的”一课,教师可以凭“猜声音”游戏导入新课,即播放各种声音让学生猜这些声音是由什么东西发出的,借此激发学生的思维兴趣。
1.2利用信息技术化抽象为形象,拓宽学生视野
在现行的一些小学科学教材中,还会出现一些离生活现实或离时代比较远的教学内容,学生往往较难理解;而利用信息技术与小学科学课程加以整合,就能弥补这一不足。例如,为讲授复杂的化石、煤炭、石油等的形成过程,教师就可播放有关化石、煤炭、石油形成过程的视频,其惟妙惟肖的动画和清晰的配音讲解,不但让学生轻松地理解了教学内容,更让学生掌握了相应的科学知识。例如,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我们的身体”有关于消化器官这一部分的内容,既看不着又摸不到,内容非常抽象。对此,教师可以下载网上视频并播放给学生观看。该视频清晰地展示了食物进入口腔,然后经过食道、胃、小肠、大肠等整个消化系统的过程,其直观的教学过程让学生轻松地掌握了教学内容。在课后练习环节,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自己到白板上拼出内脏位置图,以便对所学知识加以巩固。同时,教师让学生利用白板的“拖拽”功能把食道、胃、大肠、小肠移动到相应位置,可极大地增强学生对科学课的兴趣。
1.3利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探究科学的精神
信息技术在模拟复杂自然现象的渐变、高新技术的显示上均能产生显著的效果。当学生看到自然现象的神奇、人类科学的奥妙等视频时,就会萌发强烈的科学兴趣,形成不倦的探究科学的精神。例如,在讲到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宇宙”部分时,学生对“环形山”“射电望远镜”“反射望远镜”“超新星”等名词感到陌生,学生若仅看教材不仅理解不了而且也没有兴趣。对此,如果教师提前把相关知识和内容用图片或视频形式展示给学生,则学生的探究欲望就会被激发出来。又如“日食和月食”一课,若按常规教学方式,则学生总是难以理解,似懂非懂,效果不佳。而改用多媒体课件,通过动画形式生动地再现月食这一天文现象后,学生很快就明白了其中的道理。另外,有些课的拓展部分也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来完成,以激发学生探究科学的欲望。例如,为教好“白醋与小苏打的变化”一课,教师在最后环节可以播放神秘“死狗洞”故事的视频,可让学生懂得生活中科学无处不在,很多奇怪的现象都蕴含了一定的科学道理。
2、小学科学与信息技术有机融合中的注意事项
首先,要注意人与技术的主次地位。无论信息技术拥有多少优秀的条件,但是教育的主体始终是学生,教育的主导始终是教师。信息技术始终是为教育教学服务的。信息技术所提供的生动活泼的氛围、灵活多样的形式、丰富宽广的视界均是为教师上好一堂课,学生学好一堂课服务的。认识是有感情的,我们在使用信息技术的过程中一定不能被机器,或者说是技术所奴役。所以,在上课的过程中,一定要处理好这一关系,尤其对于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来说,更应该加强与学生的情感交流。其次,要注意演示与实践的真实效果。对于知识的讲解,一定要做到真实,信息技术的演示都只是虚拟的图像文字,它只是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服务的,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能够使用真实的现成的物品就不使用虚拟的图像。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信息技术的内容再庞大,也不能代替学生的实践活动。比如“肌肉”这一课,不能仅仅用图片或者录像代替学生的实践,应该让学生亲自制作模型,在制作过程中感受骨骼、关节、肌肉之间的相互关系,这样才能达到教学的目的。再次,要注意传统和新潮的合理使用。课堂教学过程,不能说有了信息技术就将所有的传统的教学手段全部扔掉。新潮的教学思维和方法有自身的优点,传统教学手段和过程也有自己的长处。合理选择,有效使用,而不能用信息技术将科学课上成图片展示课或者视频观看课。
结束语
显而易见,互联网信息技术相对于传统教育模式来说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而且,小学学科有着它独特的特点,它是自然科学、社会生活以及创新思维的融合,当然这也与它的受众群体——小学生与生俱来特有的个性象征有着莫大的关系。也正因为如此,这样综合性的传授特点,更加使得传统的教育方式不适用于小学生的教学工作上。因此,将互联网信息技术与小学科学教学有效融合就显得与时俱进而且极为适用,能够使得教学更加具有成效。
参考文献:
[1]刘进才.浅谈小学科学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J].新课程(中),2018(07):108.
[2]吴晚生.用好信息技术资源 促进小学科学教学[J].实验教学与仪器,2018,35(02):60-61.
[3]王观超,李蕾.浅析信息技术与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的融合[J].发明与创新(教育信息化),2017(06):41-43.
贵阳中天北京小学 550000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