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建筑设计创新思维模式

时间:2024-08-31

【摘要】建筑设计规划工作是建筑工程项目安全施工建设的基础保障,在当代建筑设计与规划过程中,设计师应结合城市环境与时代发展趋势,促进建筑与城市形象的有机融合,减少建筑对城市空间环境的破坏,全面优化建筑造型与风格,使建筑群体能充分融入城市体系。

【关键词】建筑设计;创新思维;模式

【DOI】10.12334/j.issn.1002-8536.2021.25.050

在信息时代背景下,社会群众的需求也更加多元,需求变动周期缩短,建筑师在建筑设计中所面临的信息更复杂更广泛,这就需要建筑师以科学的方式进行各方面信息的搜集和整理,从而对设计客体形成全面的认知。在这个过程中,建筑师需要提高自身的洞察能力与信息挖掘、整合、分析能力,对设计对象信息展开有效搜集和分析,比如建筑形态标准、区域气候条件、区域水文特征、项目所在地市场环境等,设计师需要从不同维度进行信息的挖掘、整理,利用有价值的信息进行设计,提供模型,进一步完成对客体背景概念的正确解读。

1、建筑设计概念的表达

明确建筑设计概念之后,设计者接下来要做的是如何让人们理解、认可建筑设计,需要设计者掌握建筑设计概念的表达方式,进行有效表达。设计者在进行建筑设计时,需要从专业的角度考虑,保证建筑设计的科学性,并且还需要处理现实问题,进行建筑设计的表达。在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建筑无法建成与设计概念无法表达是两种情况,两者之间并不存在直接关联。并不是一切设计概念均会以物化的建筑表现出来,设计者能够通过录影、模型、图纸、文字、照片等多种方式进行建筑设计的表达。就当代建筑设计而言,建筑工程实践、杂志、手册、书籍、展览等,都可以成为建筑设计概念的呈现模式。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建筑设计服务的对象也向着多元化方向转变。建筑不再单单是人们遮风避雨的场所,也不再单单是满足审美需求的“模仿建筑”,更不单单是展示城市形象,提升城市魅力的“标志物”。建筑设计服务的对象越来越多,建筑需要承载大量的功能,如何实现这些功能,是很多设计者要关注的问题。在对建筑设计概念进行表达时,建筑模型应需而生,通过这一模型,在三维图像中可以对若干建筑设计概念进行有效表达。

2、建筑设计创新思维模式

2.1建筑信息立体化表达

在传统的建筑设计中,建筑师通常借助SU、3DsMax、Rhino等常见的建模软件来实现一些复杂的建筑形体,但建筑的结构、材料、指标等信息在建筑模型中往往无法清楚地呈现。随着数字化技术的发展,伴随而来的Revit建筑信息模型能够很好地将建筑的几何形图与各个构件联系起来,准确地完成建筑平、立、剖及建筑结构、材料及细部表达。此外,数字化技术的使用不仅打破了传统平面流线分析的方法,同时还通过对虚拟场景的渲染、漫游等手段创造性构筑出建筑立体行为流线,使建筑内外环境得到真实的呈现,从而使建筑得到更清楚的表达。

2.2运用BIM技术做好建筑施工模拟设计工作

BIM技术指建筑信息模型,应用期间需要建筑工程施工单位对本次建设工程的全部信息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再利用信息资料与计算机程序进行建筑信息模型解释,达到建设管理建筑工程全生命周期的目的,使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的各项资源得到科学合理利用,降低建设成本。发现施工期间存在的施工问题应及时进行解决,能够有效提升工程项目的节能效果。BIM技术具有可视化、协调性、优化性、模拟性等特点,在现阶段城市建筑工程设计工作中,可辅助设计人员依据准确数学模型直观分析本次建设工程存在的设计问题,及时进行优化完善,可以对工程项目建筑工程质量进行提前评估分析。BIM技术可利用三维化模型指导建筑工程施工建设,及时发现工程中存在问题,并进行调整、处理,以降低施工风险,不断提升城市建筑工程建设价值。

2.3建筑创新设计中的可拓性思维模式

首先是共轭思维。从逻辑学上来看,每个事物一般均由四个共轭部分组成,也就是正负、虚实、软硬以及潜居四对共轭,同时上述这几个部分还能够实现相互之间的转换。共轭配对其实就是事物的两个方面在一定的规则之下进行配对,一方随着另一方的变化而产生变化的现象。在建筑设计中的创新可以利用这四对共轭属性,进而寻求建筑设计的创新思路和方法。设计者利用这种共轭模式的思维方法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事物本质内容,从建筑整体上去把握建筑设计的优劣势,进而化解其中的矛盾、解决相应的问题。其次是逆向思维方式。逆向思维也称求异思维,它是对司空见惯的似乎已成定论的事物或观点反过来思考的一种思维方式。强调突破传统思维模式进行科学的转化,从整体的角度出发来对待和处理问题,从多角度入手做好事物的分析,最终更加高效处理和解决问题,这也是相关建筑设计中需要积极应用的思维方式。借助逆向思维模式,更具有多样化的逻辑思考途径,解决问题的方向也是另辟蹊径。从基本问题入手,紧抓问题的底层逻辑,反向将问题拆解为建筑的设计步骤,形成完整的设计流程。最后是菱形思维。菱形思维模式的主要特点就是先发散后收敛,通过对相应的问题进行发散和收敛从而进行有效的整合。一般来说这种发散和收敛的过程需要经过多次,出现的问题越复杂则需要发散和收敛的次数就越多,而且在其中可能会涉及分层次的问题。其中菱形思维中的发散思维其本质上就是一个事物经过可拓變的方式与可拓分析的基础之上按照不同的途径进行拓展,得到相应的大量信息来分析这一问题。而菱形思维中的收敛思维本质上就是共轭分析得到的资源信息,对其内容进行分析、整合,了解信息价值,对其真伪、可行性等方面进行评估,在得到大量分析结果之后找出最优部分进而达到筛选信息和拓宽思维的目的。利用这种菱形思维,可以不断地将事物的优点进行挖掘,同时对其缺点加以改进补足,在建筑设计中运用菱形思维最终能够促进建筑设计方案的不断优化,促成最优方案。

结语:

综上所述,全面做好城市建筑设计规划工作,须深度融合新理念,充分利用先进技术设计精确的建筑模型、施工图纸与施工方案,进一步实现建筑的功能多样化与结构立体化。

参考文献:

[1]孙文文.建筑设计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J].住宅与房地产,2020(3):59.

[2]晏晓波.分析城市规划管理对城市建筑设计的影响[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9(21):108-109,113.

作者简介:

周琦(1976-),男,汉,河北,本科,工程师,建筑设计。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