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建筑结构设计中的抗震设计

时间:2024-08-31

于毅

【摘要】本文介绍了抗震设计在建筑结构设计中的重要性,阐述了建筑结构设计中抗震设计的现状,对建筑结构设计中抗震设计要点进行了详细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结构设计;抗震设计;要点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化进程也在不断加快,在城市发展中,房屋建筑成为城市建筑的一个重要标志。在房屋建筑飞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安全性及稳定性的问题,所以为了提高建筑结构的安全性以及稳定性,需要相关设计人员深刻意识到建筑抗震设计工作的重要性以及重要意义。

1、抗震设计在建筑结构设计中的重要性

地震是我们常见的一种自然灾害,且地震带来的危害大、破坏性强、还具有不容易预测的特点,所以当地震一旦发生,其危害将十分巨大,如果建筑没有抗震性,就可能使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遭受毁灭性破坏。所以说,建筑自身的抗震性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我国在对建筑抗震规范的抗震要求提出一定要做到“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的原则,根据这个要求和目标,我国建筑结构设计的抗震设计取得了十分重大的成就,建筑的抗震技术也基本成熟,使人们群众在地震中收到伤害的可能性大大減低,但目前的建筑抗震设计距离人们的要求还有一段距离,而且随着建筑的装饰越来越豪华,如何避免人员伤亡,并尽可能的保护建筑已经成为抗震技术应用层面的又一新方向。

2、建筑结构设计中抗震设计的现状

建筑结构性能的强弱对建筑的安全有直接的影响,抗震能力也是建筑中安全隐患的直接影响因素。一旦发生地震,如果建筑物的抗震性能不好,将会直接造成更加严重的影响,所以提高建筑结构的抗震能力有着重要意义。当下关于建筑结构设计的问题在社会和相关行业中也有进一步的研究和发展,但是依旧有进一步发展的空间。

3、建筑结构设计中抗震设计要点分析

3.1 做好建筑场地的选择

建筑场地的选择对抗震结构设计来说十分重要,且场地选择是抗震设计的首要工作,设计人员应当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建筑场地的选择,以提高建筑的抗震性能:①建筑结构设计人员应当尽可能选择一些较为平坦、开阔的地点作为建筑建设场所,且要保证建设地点的地质情况在合理的范围内,减少地基和基础的施工成本。②尽量避免在空山区、土质松软、河岸等地进行建筑施工。由于这些地方地质条件差,震害大,不利于保证建筑在地震作用下的安全性,且地基和基础的施工成本和技术要求高,因此,这些地方不宜修建建筑。③不能将建筑地点选在易发生泥石流、滑坡等现象的地点,降低自然灾害对建筑整体的影响,进而降低地震对建筑的负面影响。

3.2 建筑结构参数计算

建筑结构参数的选定对建筑的抗震能力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精确的结构参数能够加强建筑的整体性和协同性,使其能够更好地抵御地震作用。因此,设计人员应对设计场地及建筑物所处位置进行充分分析,并按照规范和相应设计经验选择适合的设计参数,对不同的结构类型采用不同的计算方法,并对节点与构造做法做出相应调整,保证建筑结构计算模型能够很好地模拟实际建筑遭受同等设计烈度下地震作用,从而确保抗震设计的有效性。

3.3 多重抗震防线的设置

我国是个地震多发的地方,而对于建筑的设计,为加强建筑的可靠性,多重抗震设计是有必要的。多重抗震防线的设置,通常是指在建筑结构设计的过程中,设计人员根据实际情况来对建筑进行多重抗震设计,特别是在建筑的组成构件上。在进行抗震设计时,设计人员应当选择延展性、刚度较好的构件作为抗震的“第一道防线”,同时设置第二道以及第三道防线,加强抗震性能,形成良好的抗震防线体系。在上述情况下,当第一道防线被地震破坏后,还会有第二道、第三道防线发挥实际作用,为人们的生命安全、财产安全提供保证。此外,多重抗震防线的设置对设计人员的综合能力要求非常高,因此,设计人员需要提高自身对抗震设计的重视程度,并在此基础上严格要求自己,学习更多专业领域的知识,以便在抗震设计中发挥更多效用。

3.4 做好建筑空间布局设计

对建筑空间布局进行合理设计对提高建筑结构的抗震性有着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因此,在对建筑空间布局进行设计的过程中,设计人员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①考虑空间结构的均衡性。在地震灾害中,建筑不仅会受到来自地面的作用,还会受到空气冲击的作用,因此,在其抗震设计中应当考虑到来自各个方向的作用力,从平面主轴出发,使其具有足够的刚度和稳定性,且刚度越好,稳定性就越高,能够承受水平力的性能就越好。②考虑空间结构的简单性。建筑结构越复杂,在设计的过程中就需要考虑更多方面,在计算相关参数的过程中也会更加繁琐。因此,设计人员在抗震设计时应当尽可能简化设计内容,减少可能会影响建筑抗震能力的因素,同时通过计算机技术全面加强抗震设计,保证建筑的安全性。③考虑空间结构的整体性。抗震设计是一项整体性较强的工作,并不是对建筑的部分构件加强抗震性能,因此,设计人员应当将楼盖、建筑内部以及相应的底层结构有效结合到一起,使其在地震灾害的冲击下能够以整体的方式对抗地震作用,这样能够避免单一结构抗震性能低下而造成建筑整体崩塌的现象,在提高各部分抗震性能的同时,提高了建筑整体的安全性。

3.5采用适当的抗震构造措施

混凝土构件应避免剪切破坏先于弯曲破坏、混凝土压溃先于钢筋屈服、钢筋与混凝土粘结破坏先于构件自身破坏。也就是“强剪弱弯”、“避免超筋”、“强连接”的抗震概念。而抗震措施也是至关重要,为保证抗震概念的实施和计算模型的实现,抗震构造措施也是层出不穷,具体的做法有:设置箍筋加密区、控制最大配筋率、确保钢筋最小锚固长度。砌体构件应按规范设置好构造柱和圈梁,以保证砌体结构的承载力和延性。钢构件应避免失稳破坏,以确保钢结构的承载力和变形能力。

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属于地震高发区,为了降低地震灾害所带来的损失或影响,需落实地震灾害的预防工作,建筑结构设计中的抗震设计,是提升建筑抗震性能的重要措施,可为建筑用户提供相对安全的空间,进而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参考文献:

[1]高利辉.建筑结构设计中的抗震设计探微[J].建材与装饰,2016(29):86~87.

[2]王达锟.分析建筑设计在建筑抗震设计中的重要作用[J].建材与装饰,2016(30):86~87.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