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大学期间就创业,靠谱吗?

时间:2024-04-24

邓舒夏

孙凌从大一就开始创业了,那是2011年,“当时我和同学在校内开咖啡馆,我们不仅没有租金上的优惠,和后勤等部门打交道也特别费劲。”他回忆道,但这些障碍到大四发生了很大的转变,当时他在学校的孵化器的支持下开了一家传媒公司,学校不仅提供办公地點,连桌椅和电脑都给他配齐了,“简直感觉自己得到了巨大的关 爱。”

那一年,孙凌所在学校的“毕业生去向统计表”里多了一类指标:创业人数和创业率。

2015年可谓大学生创业热的起始之年。“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呼声四起,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高校开始设立专门的创业指导中心、校园创业孵化器……不论内部环境还是外部环境都在积极推动大学生创业,在校创业的大学生数量一路直 上。

“很多数据都能反映这个变化,比如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2014年首次举办大概有20万人参加,2016年办第二届的时候有超过50万名学生参加,而到了今年是第四届,参加的学生突破了200万,超过以往3届的总和。”天使湾创投投资经理黄超说道,“要知道,全中国的在校大学生数量是3000多万,可见参与人数的比例是相当高的。”

据黄超观察,在近几年的大学生创业比赛中,创意类提案的数量占比很多,但是真正能落地的项目较少,“很多商业模式在2015年和2016年已经被提过很多次了,加上这两年创业竞争激烈,所以一些侧重人力运营的项目会更难做,反而一些技术类的创业项目,通过产学研的方式做出来,最后有很大概率可以被大公司收购。”

除了创业比赛,越来越丰富的创业实践活动也为大学生提供了较早接触创业的机会,在清华大学读大四的柳济琛就是其中的一员。两年前,柳济琛以参加实践活动的心态报名了学校的创业训练营,尽管最后组里的项目无疾而终,但训练营期间组员的专注度和创造力让他记忆犹新。“其实我刚参加的时候自己还没有创业的想法,只是跟着几个高年级的人做,但是那3个月让我看到了很多和平时学校生活不一样的东西。”柳济琛说道。两年后,柳济琛有了一个公益创业项目的想法—研发一款能够识别“光盘”的小程序来鼓励用户节约食物,用户可以用获得的积分去兑换App商城中的产品。

更包容的创业环境降低了在校生的创业成本,甚至让在校创业变成一个“流行”的大学实践项目。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在校创业不仅要应对创业本身的困难,还要面对“学生”身份带来的问题,比如如何平衡创业和学业之间的关系,如何跳脱学生身份的视角局限性等。

“现在学生创业的周期呈两极分化,一些人拿到创业支持后会坚持更久,还有一些人可能在最初就本着玩一玩的心态,后续遇到点困难就很快放弃了。”黄超说道。孙凌也察觉到了这一现象,他目前是智联招聘校园及海外事业部执行总监,由于工作需要他接触过大量的在校大学生,“有的在校生是被‘裹挟跟风去创业的,但盲目创业可能导致时间和金钱的无谓损失,甚至如果创业失败,还会打击一个学生的就业信心。”

那么,在校创业究竟是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A在校期间创业,你的优势在哪?

启动成本低

学生创业,相对社会人来说最大的优势就是少了很多生存和经济上的压力。一方面,在校期间住宿和饮食的开销都很低,另一方面,团队成员都是学生,也降低了不少人力成本,所以在这个时间选择创业,启动成本更低。

任慈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在校期间有过的两次创业经历都和人力运营相关。第一次是成立代理团队,承包学生聚餐和出游等活动的场地预订,之后他又成立了校园外卖项目“红领巾外卖”—这两个项目的主要运营人员都是在校生。“当时很多同学都想加入我们,兼职做一些工作,有的人一个月能拿到四五百元的辛苦费,做得好还有提成,但大多数人是没有‘底薪的。”任慈回忆道。

另一方面,即便创业失败,学生往往也没有太大的损失,“如果是个已经工作的人,放弃年薪30万元的工作来创业,那么就已经产生了30万元的沉没成本。”黄超做了个对比。

体力和创造力的高峰

学生时期往往有更多的体力和精力投入到创业项目中。“开咖啡店的时候,每天从早到晚都在想创业的事情,时间晚了就直接睡店里,那段时间觉得特别充实。”在孙凌看来,如今自己多了更多的经验和更辽阔的视野,但已经很难再有大学创业时的充实和兴奋感,“结婚以后,肯定还要考虑小孩等更多家庭方面的事情,工作起来不会再像大学创业时那么纯粹。”

和体力相对应的,还有年轻人不被约束的创造力。大学的生活环境较为开放,学生更容易会有很多天马行空的想法,“人的思维往往会伴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封闭,所以学生可能会有很多创新的、突破性的想法。”黄超说道。

更懂校方和学生的需求

据孙凌观察,在校大学生创业项目大概可以分为3类:一类是技术类创新,通常与个人的专业研究方向相关;第二类是与传媒广告相关,比如成立传媒公司制作内容,以及承接一些品牌的校园推广工作;第三类是校园生活服务类,比如帮取快递、送外卖、开寝室便利店等。

从应用场景来看,许多在校生的创业项目都会从满足某个校园需求开始。清华大学MBA专业的王竞便是如此,目前他正运营着一家自动咖啡售卖机公司“易咖啡”,售卖机的铺设场景多为大学校园,“虽然社会上有很多公司都在做这个业务,但我们除了技术层面的优势,还更懂学校的需求。”

此外,如果一个创业团队全部由在校生组成,这种单一的组织基因也会造成群体决策视野有限。“一个团队需要有一些不同观点、资源和能力的人在一起,而不是说大家都是一种类型的人,比如都是没有社会经验的大学生,或者都是做技术的、都是做市场推广的。”黄超解释道。但学生的交际圈很有限,要找到有社会经验的人加入自己的项目并不容易,此外,由于年龄和阅历的限制,如何说服和管理比自己年龄大、经验丰富的员工加入公司,这些对在校创业者来说都是一个挑战。

你承受得了失败吗?

“有时候创业就像谈恋爱,你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金钱,而创业失败就像分手一样,投入越大,挫败感就越强。”黄超说道。

一方面,学生时期创业本身的经验和资金能力薄弱,创业失败的概率相对更大,有的人会因此丧失就业的信心,还有的人在经历了创业的“波澜壮阔”后,就业的心态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做校园招聘时,我们发现有这么一类学生,企业对他们是又喜欢又不喜欢,那就是有创业经历的毕业生。”据孙凌观察,这些学生一方面有较为丰富的实践能力和领导力,但他们往往不愿意进入一个公司从基层做起,并且无法适应公司的规章制度。

“有创业想法的人往往都是不甘于现状的,创业的时候,自己有绝对的控制权,手下至少还有几名员工,但是上班以后要按时打卡,要做一些不喜欢的琐事,他们会一下子接受不了。”孙凌说道。此外,很多有创业经历的毕业生会本着“到公司学习”的目的应聘,他们可能在工作一段时间后会辞职再创业,因此用人单位可能对这群学生的稳定性有所顾虑。

心理落差可能是创业背景的毕业生最需要调整的。孙凌观察到,由于近几年做O2O、P2P的公司非常多,企业为了开拓校园市场会花很多钱用于推广,这让许多承接校园推广业务的学生挣了钱,但也过早提高了他们对于收入的心理预期。“有的学生接一些散活,月入就能过万,再让他毕业后做一个月五六千的工作,他会觉得没有意义,但实际上他挣的那些推广收入中有很大的泡沫。”

C不管成功还是失败,你会有哪些收获?

总的来讲,创业是对一个人的技能、资源、人力素质等能力的一次综合检验,能让人在短期内迅速检验自己的水平,并激发自主学习的潜能。据孙凌介绍,作为一个90后,他是智联招聘总监级别中年龄最小的,他认为正是从学生时代开始的连续创业经历,弥补了他在就业和晋升时的年龄差距。“创业会锻炼一个人查找信息的能力,积累团队管理的能力和與人沟通的经验,迫使你不断思考和复盘。”孙凌认为这些技能在职场中依然有效,且能为提升个人竞争力加分。

从商业的角度来看,大学生的创新热情为商业世界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可能你在校期间想到了一个模式,虽然没有能力把它落地,但是别的企业从你的提案中受到了启发,可能这个想法会推动整个行业效率的提升。”黄超说道。在他看来,很多知名创业者会在大学期间就尝试创业,即使当时没有成功,创业精神仍会在未来伴随着他。“所以在校创业经历更像是一次人生的历练,让优秀的创业者在早期就有机会崭露头角,比如饿了么、ofo等项目,都是从在校创业做起的,虽然这些项目是凤毛麟角,毕竟创业本身就是一件失败率极高的事。”

另外,企业对创新人才的需求也很迫切。“尤其是互联网公司,有的公司并不不介意你能在职多久,只要你的创造力能够给公司的业务带来创新。”黄超说道。因此,有创业经历的大学生在人才市场依然有自己独特的优势。

“创业本身就是少数人的人生选择,成功概率比较高的年龄往往在30岁到35岁呈正态分布。”黄超认为,无论成功还是失败,能有一些创业经历多少都是一个加分项,是一次自我的提升,“多一些积累和实践,总不是件坏事。”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