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8-31
何昕娅
【摘要】由于我国水环境污染、水资源匮乏等现象愈发严重,对城市生态环境与水文特征造成冲击并降低城市对灾害的抵抗能力和调节能力。为解决该情况提出了名为“海绵城市”的雨洪管理体系,为改善水环境、内涝、水资源短缺等现象提供切实有效的方法。
【关键词】海绵城市;LID;雨洪管理体系;防洪排涝
由于我国生态环境污染、水资源匮乏等现象愈发严重,不断地对城市原有的生态环境与水文特征造成冲击和压力并降低城市对灾害的抵抗能力和调节能力。为解决该情况,党的“十八大”报告中要求将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1]。在这个环境下,《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市建设司2014年工作要点》中提出:“督促各地加快雨污分流改造,提高城市排水防涝水平,大力推行低影响开发建设模式,加快研究建设海绵型城市的政策措施”;同年编写《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 2015年,产生首批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名单;同年发布《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2016年,第二批海绵城市试点城市出台。海绵城市这一理论已成为引导我国雨洪管理的新手段新方法,为切实改善城市水生态环境问题提供推力。
1、海绵城市的概念
1.1国外海绵城市的研究
早在20世纪70年代,大批发达国家例如美国、英国、德国等,将目光对准了如何处理城市内涝和暴雨径流污染等问题上,经过大量的研究和实践,出现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城市雨洪管理的理论体系和指导措施,包括最佳管理措施(BMPs)、低影响开发(LID)、绿色基础设施(GI)、城市可持续排水系统(SUDS)以及水敏感城市设计(WSUD)。20世纪70年代,由美国和加拿大首先提出了采用BMPs控制城市雨洪污染[2],并发展为可以控制降雨径流水量和水质的措施;此后基于BMPs的“LID”理念在北美和新西兰广泛推广,作为一种利用分散的、小尺度上的径流控制技术,使得场地中自然水文状况达到平衡状态的新型暴雨控制管理体系[3]。从过去的仅通过排水管网将雨水排入最近的受纳水体或灰色基础设施从而降低径流峰值和峰值流量的传统方式转为变为将雨水作为资源,尽可能将其保存下来进行可持续利用[4]。此外,澳大利亚广泛使用的“WSUD”和英国的“SUDS”也都是与LID類似的雨洪管理体系,通过源头控制综合管理雨水。
1.2 海绵城市在中国的发展
相对国外而言,我国的雨洪管理体系起步晚也较为落后,而且我国还存在气候变化不确定性高、洪水内涝风险较大、水体污染较为严重、水资源缺乏、硬化地面以及灰色建筑较多等现象。这使得急需一套符合我国国情的雨洪管理体系,而“海绵城市”正是立足于该情况提出的理论[5]。
海绵早年是澳大利亚学者描述城市对周边人口的一种吸附现象,而后很多学者将这一概念比喻为城市与雨洪调蓄能力之间的关系,随着我国大量学者对国外的雨洪管理技术学习并对我国的雨洪问题探讨,于2012年低碳城市发展与技术论坛首次提出 “海绵城市”的概念,之后2014年颁布《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正式定义 “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不仅要求城市能够弹性应对灾害与危机,城市改造前后保持水文条件不发生变化,同时也需要将雨水资源化,实现雨水的可持续利用[6]。
2、海绵城市建设的实践
我国的海绵城市是通过将雨水资源化等方式解决城市内涝、水污染防治等水环境问题,将雨水传统的“直排”模式转变为“渗、滞、蓄、净、用、排”模式,分别从源头、中途和末端对雨水进行控制并且保持开发前后水文特征不变,在正常的气候条件下,典型“海绵城市”可以截留80%以上的雨水[7]。
在我国众多海绵城市试点城市中,厦门将马銮湾片区作为试点片区,分别采用了改新造绿色屋顶,建设下凹式绿地、人工湿地及调蓄池,保护、恢复和改造区内水域、湿地,河道整治,雨污管网改造等方式对减少源头径流、降低雨洪峰值、缓解水资源短缺等。而深圳市通过将道路与人行道雨水汇入生物滞留设施进行滞蓄,在补充地下水的同时削减径流峰值流量和年径流污染物 [8];同时最大限度保护现有的河流、湖泊等水生态敏感区,维持城市开发前的自然水文特征。另一试点城市萍乡市则因地制宜地提出城市防洪排涝解决办法,采取了“上截—中蓄—下排”的治理思路,将湖泊湿地统一调度,在汛期中发挥调蓄作用,同时城区道路海绵化改造,就地吸纳部分地表降水,从而解决城市内涝等问题[9]。
结语:
虽然海绵城市的概念和实践已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在水资源可持续发展、污染控制、内涝洪水控制等方面有一定经验,但依旧需要通过实践不断探索符合国情的海绵城市政策法规、规范、标准、评测体系、技术做法、管理体系,这项工作也将成为推进海绵城市发展的主要工作。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试行)》的通知.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2]Xia J, Zhang Y Y, Xiong L H.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of the Sponge City construction related to urban water issues in China. Science China, 2017(4):54-60.
[3]张园,于冰沁,车生泉.中国特色海绵城市的新兴趋势与实践研究.绿色基础设施和低冲击开发的比较及融合[J].中国园林,2014(3):49-53.
[4]Ahiablame L M, Engel B A, Chaubey I. Effectiveness of Low Impact Development Practices: Literature Review and Suggestions for Future Research. Water, Air & Soil Pollution, 2012, 223(7):4253-4273.
[5]俞孔坚,李迪华,袁弘,等.“海绵城市”理论与实践[J].城市规划,2015:26-36.
[6]杨阳,林广思.[建筑施工中深基坑支护的施工技术与管理分析6]海绵城市概念与思想[J].南方建筑,2015(3),59-64.
[7]吴丹洁,詹圣泽,李友华,等.中国特色海绵城市的新兴趋势与实践研究[J].中国软科学,2016(1):79-97.
[8]温木发.海绵型市政道路规划设计的探讨——深圳光明公园路[J].中国高新区,2017(03):57.
[9]叶华林.海绵城市建设的“萍乡答卷”—萍乡市海绵城市试点建设的做法和成效[J].老区建设,2018(1):45-49.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