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8-31
刘艳玲
【摘要】目前,城市化的发展已经从原来的单纯人口迁移向人口大规模迁移过渡,并伴随着结构转型和升级。因此,开展科学的城乡规划是十分必要的。相关研究表明,一定程度的城市化的发展将逐步向郊区化的方向发展。郊区发展到相应阶段后,将极大地促进城市化的发展和建设。城市、县城及乡镇的规划与管理是城镇化建设的三个部分, 而村庄的规划与管理则是乡村建设的重点, 总的来说, 新型城镇化与城乡规划相辅相成, 有着紧密联系。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城乡规划;建设
1、新型城镇化的概述
2012年12月党中央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提出了“新型城镇化”的城乡发展理念。打破了以往传统城镇化发展的思路, 生态文明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被引入到了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整个过程中, 在城乡规划建设的整个过程中, 人们越来越注重城市、乡镇以及乡村三者之间的关系, 在一定程度上确保了城市、乡镇、乡村能够和谐、可持续的发展。当党中央提出新型城镇化理念时, 社会各界都高度的重视, 对于新型城镇化规划发展模式来说, 必须坚持“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经济高效、社会和谐、城乡协调发展、互促互进”。此外,有效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推动农村人口向城市人口转变,也是新的城镇化进程的最重要组成部分。在新的城镇化规划和发展进程中,还要体现集约、低碳、绿色等特点。它也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和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
2、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城镇规划存在的问题
2.1 城乡规划监督管理体系不完善
城乡规划监督管理体系不完善,是城乡规划建设中的主要问题。没有严格的质量监督管理制度,难以在建设项目竣工后达到预期的发展效果,也难以缩短城乡建设项目的运营期限,这也阻碍了农村经济发展的进程。加大了后期管理和项目推进的难度,提高了城乡规划建设资金总额和资金投入,城乡规划专项工程质量管理不规范,而且没有严格的规章制度来要求检查和批准的过程。同样,审批标准不明确,一些质量和功能不完善的项目不能及时审批。这样,在规划建设过程中容易出现质量和运行问题,降低城乡规划的质量水平,而且不利于农村设施和服务能力的迅速提高和人民的经济实力;行政部门的管理意识不足,没有对城乡规划的任务进行全面的研究和执行,而且各级工作协调不及时,缺乏沟通交流,使得城乡规划的实际工作水平低下。这种不完善的城乡规划监督体制制约着国民经济的发展。
2.2城鄉规划体制不健全
低级政府部门基础职能低, 没有调控城乡规划的权利与手段, 使得城乡规划的基层工作落实不到位, 影响城镇、农村的综合发展, 城乡规划也便失去了自身的价值, 不能有效的、横向的打开应用市场, 降低了城乡规划实施的重要性;公众对城乡规划缺乏认识, 缺乏积极的参与度, 而基层宣传工作不全面, 无法有效的提高公众的参与度与积极性, 不利于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与幸福感。
2.3 城乡规划目的、原则不明确
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农业技术在农村的应用相对落后,发展缓慢。为了提高城市化的比重,进行了城市规划。但正因为如此,提出城乡规划任务的思路不明确,制约了城乡规划的有序运行,不利于城乡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降低土地和人力资源的利用率。城乡规划的建设和编制缺乏先进的理论支撑,农村没有明确的绿色可持续发展原则。农村经济建设大多是经验积累的结果,没有科学的指导和合理的分析,就不会有多方面的有机结合,扩大了农村土地资源的应用范围,优化了资源配置,更好地利用农村土地、人力和物质能源。如果不能根据我国城市经济发展和市场发展的需要,开展具有特色的城乡规划建设工作,城乡规划工作进展缓慢,基本信息不足,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还会遇到更多的困难和障碍,这将对促进城乡规划取得突出成果产生影响。而且,盲目的城乡建设和不全面规划的城市扩张,会加速资源的消耗,不利于城镇和农村的发展。原则不明确, 不能按照一定条件、情况合理调控资源, 阻碍了城镇、农村的整体发展, 急需解决与处理。
3、创新城镇化与城乡规划建设的有效措施
3.1 配套体制改革
面对新城市化发展模式与传统发展模式的诸多差异,在新的城镇化建设过程中,经济和市场运行机制必须面临一些障碍。同时还涉及户籍管理、土地使用、财税机制、创新发展等诸多问题。这些问题单靠城乡规划是难以解决的。在编制城乡规划时,有必要更多地注意这些问题。规划的内容要适应城市化的新趋势,提出一些基本可行的解决办法。通过立法及其他手段, 将这些方案转变为更具影响力的法律、法规。从过去的注重单项问题的解决转变为户籍、保障、土地、就业等多种问题的集中解决, 开展综合配套的体制改革。
3.2 建立多规融合推进机制。
为有效保证城市化进程,建立多监管一体化促进机制尤为重要。在建立多监管一体化促进机制的过程中,制定了相应的管理体制,以保证城乡规划建设的顺利进行。对于城乡规划建设人员,采取合理的空间战略,不仅能有效保障全区城乡规划建设的改善,而且能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率,从根本上保证城乡规划体系的更好实施。
根据相关研究表明, 通过建立合理的多规融合推进机制, 能够促进城镇快速发展。城乡规划周期为20年, 城、镇、乡中的负责人员需要结合其实际发展规律, 以乡村规划点带动城镇规划面, 以城镇规划建设面带动城市发展线, 形成有效的点面线综合规划体系。同时制定合理的推进机制, 在保证城镇规划建设工作顺利进行的基础之上, 建立相应的协同机制。另外, 城镇规划人员需要结合各项制度的实际实施情况, 不断规范相关标准, 完善各项管理体制。
为了保证多规融合推进机制得到更好的构建, 相关工作人员需要以城镇规划建设为基础, 合理规划城镇土地, 合理保护历史文化区域。随着农村人口数量的不断减少, 工作人员需要结合国民经济的实际发展情况, 认真落实各项政策, 并做好相应的产业布局工作, 保证新型城镇化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
3.3加强新农村建设力度。
由于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规划者和建设者需要结合农业的发展,加强新农村建设,确保城乡协调发展,并不断缩小城乡差距。在这一过程中,要做好员工的整顿工作,合理改善农民的生活环境,提高农民的满意度。城市规划和建设人员需要根据农民的实际情况,在满足农业需要的基础上,合理布局,建立合理的管理体制。除此之外, 不断改进农村编制制度, 提高农民的城乡规划意识, 让农民充分认识到城乡规划制度的重要性。对于农民来说, 通过不断推进新农村建设, 能够有效保证城镇化制度得到更好的实施, 不断提高农民们的经济收入。城镇规划建设人员在实际工作当中, 需要结合当地农村的经济发展情况, 制定合理的城镇规划建设制度, 做好相应的组织工作, 确定好规划之后, 需要进行政务公开工作, 从根本上保证城乡规划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
结语:
总之,建设新型城镇化是一项复杂、系统、长期的任务,不可能一蹴而就。它需要考虑经济、文化、基础设施、工业和人口等许多方面。计划的布局一旦确定,后期将难以改变。我国不同地区的城市发展存在显著差异。因此,城乡规划的难度较大。在新型城镇化建设政策指导下,要坚持以人为本、适应地方需要的城乡规划方针,打造具有特色、完整、功能齐全、发展潜力的新型城镇。
参考文献:
[1]李永洁.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广东城乡规划改革探索[J].南方建筑,2017,2(04):4-8.
[2]赵丹,何永.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生态导向的城乡规划变革初探[J].城市发展研究,2018 (07).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