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实践路径探究

时间:2024-08-31

王雨晨

关键词: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实践路径

现阶段,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是高校开展教育活动的新方向,符合现今大学生学习以及情感需求,能够有效培育大学生的爱国之情。因此,高校就要将课程思政融入大学英语教学中,以此提升大学生的思想水平,使大学生成为新时代优秀的思政人才。

一、营造良好的思政环境

在开展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活动的时候,要着重强化校风、学风的建设。这是营造良好思政环境的关键因素,进而将院校文化氛围体现出。并且,校风具有导向性,能够将教师以及大学生间的精神状态呈现出。所以,校风对思政环境营造有着较为直接的影响,进而借助校风推动课程思政更好地开展。另外,强化学风以及校风的建设,能将教师与大学生的思维想法统一到一起,促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因此就要将课程思政元素渗透在校风学风中,具体措施如下:首先,就能在教室、阅览室以及寝室等公共场所张贴与课程思政相关的宣传语;其次,高校可定期组织与课程思政相关的英语演讲竞赛、英文文艺汇演等活动,促使大学生在各种活动中领悟出课程思政所蕴含的价值。因此,只有将课程思政元素融入高校生活各个方面,在潜移默化中培育大学生的思政素养,进而有效提升大学生英语课程思政的质量。

二、强化思政资源的建设

要想提升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质量,就要不断地强化课程思政资源建设。具体措施如下:首先,合理挑选英语教材,大学英语属于语言类课程,具备相应的特殊性,在选择教材时为了保障英语的纯正性,往往会倾向选择在西方国家的原版篇目。由于文化与语言有着较为密切的联系,长此以往,大学生就会忽视中华文化的学习。对此,高校就应从多个角度合理审视英语教材,选取与中华文化相适应的英文教材,这样不能促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还能有效培育大学生的思政素养。其次,要深度发掘英语教材中所蕴含的课程思政元素,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就能借助英语教材来夯实大学生的英语知识,并培育大学生的英语技能进而为磨炼大学生心智、思政素养的提升提供必备的素材,此外,教师还要合理应用隐性课程思政资源,这样便能在潜移默化中将价值引领与知识导向有机融合。最后,还要补充中华文化资源,重视中华文化的输入以及输出,在教育体系中,英语属于第二语言学习,不仅肩负语言传输职责,还能实现文化间的传递,为跨文化交流活动提供相应的媒介。进而辅助大学生明确中西方文化之间存在的差异性,引导大学生用正确眼光审视文化间的差异,进而有效培育大学生的跨文化沟通能力。因此,高校就要不断地强化思政资源的建设,并与大学生的语言认知能力相结合,进而有效补充与中华文化相关的素材,以此强化大学生对中华文化、人文精神的认知,最终提升大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自信心。

三、提升教师思政教育能力

教师是开展教育活动的核心因素,如果高校想要有效推进课程思政在大学英语中开展,就要著重提升教师开展思政教育的能力。从某种角度来说,课程思政在大学英语中的教育质量,和教师的育人能力以及思政素养有着较为密切的联系,教师除了重视英语知识以及英语技能,还应强化自身的思政认知,提升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只有这样才能提升课程思政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质量,进而实现课程思政的育人目标。具体如下:首先,教师应当坚持马克思主义发展立场,坚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进而提升自身的道德品质以及思政素养。随着全球化进程不断地加深,多元化文化思潮不断地涌入,西方理念也逐渐渗透在大学生的思想中,弱化了大学生对中华文化的重视。因此,教师在开展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时,应充分考虑西方文化带来的冲击,必须积极向党靠近,和党维持一致高度,明确主导自身意识的马克思主义。只有教师在面对中西文化差异时做出科学、正确、合理的价值判断,明确我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信念,才可引导大学生形成极为强烈的自豪感与爱国情怀,培育大学生正确三观,使得思政教育在英语课程开展中得到基础保障。

四、结语

总而言之,在大学英语中开展思政教育时,能够有效提升英语教学的质量,强化大学英语的育人价值。对此,高校便能从营造良好的思政环境,强化思政资源的建设,提升教师思政教育能力着手,在提升大学生学习英语知识的效果同时,还能将大学英语的育人功能充分发挥出,提升大学生的思政素养,进而为社会培育出大量的高素养人才。

参考文献:

[1]吴婧.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实践路径研究[J].校园英语,2021(36):45-46.

[2]赵旋.“课程思政”视域下大学英语教学实践路径探究[J].现代英语,2020(08):40-42.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