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好一朵茉莉花

时间:2024-04-23

缪士毅

夏日炎炎的夜晚,庭院中那几丛茉莉绽开洁白似玉的花蕾,送来缕缕芬芳,不禁让人想起民歌《茉莉花》:“好一朵茉莉花,好一朵茉莉花,满园花开香也香不过它……” 此时,吸吮茉莉清香,哼着《茉莉花》民歌,心旷神怡,暑气渐消。

茉莉,一作“末利”,又名“抹丽”,含有淹没群芳之意,原产波斯湾沿岸的阿拉伯地区和印度等地。在汉代时已引入我国,正如宋代诗人王十朋写道:“茉莉名佳花亦佳,远从佛国到中华。”茉莉,木樨科常绿小灌木,为庭院或温室内常见的盆栽芳香花卉之一,在我國福建、广东、四川、浙江、江苏等地均有栽培,其中尤以苏州、南京、杭州、金华等地为盛。

茉莉,枝繁叶茂,枝条细长,略呈藤本状,翠叶碧绿,色如翡翠,光泽照人。夏秋夜间开小白花,花顶生或腑生,多为白色,也有黄、红、粉、绿等色。尤其是白色的茉莉花,花朵雪白,玉容素净,宛若刻玉雕琼。茉莉盛开时,那娇小洁白的花朵,闪耀在绿叶丛中,比起牡丹的华丽,百合的矜傲,月季的娇艳,显得那么谦逊和淡雅,它只是悄悄地开放,悄悄地飘逸芬芳,悄悄地给人们送去美的享受。

茉莉花,其香醉人,浓郁而不浊,清婉而不浮,又盛开于炎夏,闻之可怡神养性,忘暑解困,给人以幽静凉爽之感,素为人们十分喜爱的著名观赏香花之一,颇受人们青睐,难怪宋代江奎感叹:“他年我若修花史,列作人间第一香。”香为花之魂,诗人赏茉莉花香,构思十分巧妙,如赵福元的《茉莉》诗:“刻玉雕琼作小葩,清姿原不爱铅华。西风偷得余香去,分与秋城无限花。”诗人巧用一个“偷”字、一个“分”字,写出所有秋花散发的芳香,都得之于茉莉。宋代江奎的《茉莉》诗:“虽无艳态惊群目,幸有清香压九秋。应是仙娥宴归去,醉来掉下玉搔头。”诗人把茉莉说成是天上仙娥宴归途中醉后掉下的玉搔头所化成,以致香入辟里,沁人心脾。

茉莉花以其芳香馥郁而成为人们尤其是妇女的宠物,妇女用茉莉作髻花和胸花,以显其玲珑娇态,让人有“倚枕斜簪茉莉花,梦回犹觉鬓边香”的享受。古时,妇女们早起晨妆已罢,摘几朵沾露的茉莉花插在头发上,到了黄昏纳凉时,又把茉莉插在两鬓或佩在衣襟前,所谓“茉莉新堆两鬓鸦”。宋代苏轼被贬广东儋耳(今属海南儋州市)时,见当地女子头上竞簪茉莉,不禁吟道:“暗麝著人簪茉莉,经潮登颊醉槟榔。”明代唐寅的《茉莉》诗:“春困无端压黛眉,梳成松鬓出帘迟。手拈茉莉猩红朵,欲插逢人问可宜?”清代王士禄的“冰雪为容玉作胎,柔情合傍琐窗隈。香从清梦回时觉,花向美人头上开”,道出了妇女将茉莉花当作饰物簪于发髻旁的情景。茉莉花有助于解暑提神。《乾淳岁时记》载:当时宫中避暑,庭内置茉莉花数百盆,以风车鼓风,满庭清凉。难怪人们在夏天时床上挂茉莉花,案几上摆茉莉花,阳台上盆栽茉莉花,厅室装饰点缀茉莉花,香气冉冉,那香随人转,朝夕萦绕左右,颇有“一卉能熏一室香,炎天犹觉玉肌凉”(宋·刘克庄)之感受,烦暑顿消。

茉莉既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又有较高经济价值。花可提取芳香油,是制作香脂、香精和浸膏的重要原料之一。花还可熏茶,制作茉莉花茶,芳香持久,清甜可口。《清稗类钞》介绍了茉莉花点茶:“茉莉花点茶香,以熟水半杯候冷,铺竹纸一层,上穿数孔,日暮,采初开之茉莉花,缀于孔,上用纸封,不令泄气,明晨取花簪之,水香可点茶。”

茉莉花可入药。祖国医学认为,茉莉花性味辛甘、温,具有理气、开郁、辟秽之功用,主治腹痛、结膜炎、疮毒。《本草再新》说茉莉花“能清虚火,去寒积,治疮毒,消疽瘤”。《随息居饮食谱》:认为茉莉花“和中下气,辟秽浊。治下痢腹痛”。

编辑:薛华  icexue0321@163.com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