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高校艺术类专业课程思政教学路径研究

时间:2024-08-31

摘要:基于艺术创作与艺术生自身特点,教学中需要挖掘艺术类专业具有思政底蕴的教学资源,通过把握教师、教材、评价体系等维度,研究课程思政的生成路径,为“德艺双馨”型人才培养服务。

关键词:艺术类专业;课程思政;路径

“课程思政”最早是由上海市教委提出,逐渐被高校接纳,并成为高校在课程建设中开展思政育人的“课程观”和人才培养目标。课程思政建设是保证高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前提,是全方位育人实效性的必然选择。在高校艺术类学生教育过程中,“课程思政”不仅是他们个人素养培养的基础,也是他们重塑艺术追求、实现艺术社会价值的关键。科学建构课程思政体系,完善教学方法和實施手段,建构起思政教育与艺术培养有机结合体系,最终实现培养具有高尚道德情操的艺术生的教学目的。

一、课程思政的价值追求

2020年教育部颁布《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这些战略举措描绘了专业课程教学的价值引领的蓝图,并明确了课程思政建设的针对性。艺术类专业课程思政,就是充分挖掘专业课中符合规律性、目的性、必然性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精神元素之价值选择,提炼艺术类专业中蕴含的思政元素,系统、深入研究教学内容的供给,通过创新教育教学手段,整合课程思政教学资源,以完成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的实践活动;通过建立和完善课程思政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真正实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具体艺术类专业知识的教育中去,形成与思政课同向同行,达成协同效应,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全方位育人功能。

艺术类专业课程思政不同于传统的思政课,(即《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他是建立在思政课程价值本源的基础之上,利用一定的价值观念、道德规范、政治观点来进行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有纪律的教育实践,使其参加者养成具有一定的思想品德和道德素养,进而完成社会实践活动。这显然不是增减一门或几门课程所能达到或完成的教学实践活动。它需要建立在现代社会核心价值观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我们的政治教育,使之符合当前国情和国家长远发展,成为民族复兴事业的继承者。用科学的唯物主义哲学思想引导艺术生进行艺术创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约束他们的生活,使之创作符合精神审美,思想道德符合社会规范。

二、艺术类大学生的特点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立统一

从艺术角度看,艺术资源是对艺术创作、研究、欣赏、传承、教育等活动,具有可用性的、物质或非物质的、历史的或现实的一种素材。艺术往往是偶然性的创造,创造者散漫性、不受约束的思想,追求个性中不乏追求不符合常理的艺术个性,形成蔑视一切社会规则的怪癖,与社会道德、习俗、价值观相冲突,出现格格不入的行为。这就造成了追求艺术个性与遵守必要的社会规则和常理的矛盾,并成为艺术类思政课教学亟待解决的难题之一。为发展艺术突出于个性的张扬,会造成思政课教学难以有序进行;将个性圈囿于社会化、同质化的规范里,艺术个性就会失去生存的土壤。因此,艺术类大学生中思政教育必须充分考虑尊重艺术个性的必要性,不尊重艺术生的艺术个性,思政课教学内涵就难以被艺术生领会,这也是艺术类专业思政课与其他专业的明显区别。尊重艺术生的艺术个性,就必须把握艺术生的特点,引导他们正确的认识艺术个性,把艺术个性与怪癖、蔑视一切社会规则的不良行为和思想区分开来,培养他们养成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艺术思想。

艺术类人才的培养不仅要有过硬的专业素养和艺术水准,更要有一定高度的艺术内涵和价值追求,这种内涵体现在人的精神追求和价值沉淀,就是反映艺术类人才的思想品德、道德情操和理想信念的逻辑体系,是高校培养德艺双馨的艺术类人才的归宿。以立德树人为根本方向的课程思政,要挖掘艺术类专业课中的教育资源,将专业课程的知识目标与思政教育核心要义及内在机理有机、有效地结合起来,达到一种学理和思政价值的培育与输送,专注学生的能力培养和价值塑造,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价值启发和实践遵循体系。

三、艺术类专业课程思政的实现路径

要将艺术类大学生培养成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为谁培养?其本质在整个培养体系的建构过程中,全方位育人是培养目标,立德树人是其培养和发展的根本。坚持与时俱进,因时而进,持续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是其持续发展手段。在实施过程中,关键在教师,基础在教材,评价体系是根本保障。

(一)教师是关键

教书育人,教师是关键。教师的天职是传道,其后是授业解惑。牢固树立为人,为师,为学的“大先生”意识。把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内在规律与专业课的核心要义有机结合,提高育人本领,强化思政教育亲和力和特殊性,满足艺术思想教育、自我成长、求知欲的多样需求,保持与专业类课程同向同行,形成强大的协同效应。

常言道“师以德配位”,教师要修身立德,行为养德。坚持学术自由和坚守学术规范的一致性。既要保持艺术类专业课程的目标价值,又要体现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底色。这就迫切要求教师具备“德”和“行”的统一。深耕专业知识,专研教学手段与实施方法的创新,将思政教育融入专业课程教学全过程,授业不忘传道之职责,教师之天职也。

(二)教材是基础

对于思政课应该“教什么”与教学中“怎样教”的本质问题,教材的选择与建设情况是最好的诠释,因为通过好的教材才能得以有效体现教育内涵和价值本源。教材是全方位育人,培养人才的重要依托和指向。如何建设课程,特别是专业核心课程的价值需求与思政功能的深入融合,教材是坚实的基础。要全面调集各种优势因素,统筹强势资源整合,切实提高教材建设水平,采用国家认可,行业推崇,具有国际有竞争力和具有学科话语权的一系列高水平的国家统编教材。同时,要把握好教材体系建设与学科体系创新,学术体系坚守,在教学与育人话语体系等维度上下功夫,为筑牢筑实课程思政的实效性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科学的评价体系是保障

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教”和“学”的效果与质量的评价,需要建构一个科学、严谨、符合教学目的的评价体系,这个评价体系是课程思政教学运行中考量的关键。思政课是一个润物无声的长期的教育路径,来定性课程思政育人效果和功能的手段和方法必须是严谨和科学的。其一就是教师传授知识的质量,即“教”的质量;其二就是考核学生“学”的效果。建立以对比评价、典型性评价、关键指标评价等评价元素为指向的多维度体系,来达到对课程思政实效性的有效考量,形成一整套科学的,凸显课程思政实效性的评价体系。坚持教育内容和对象评价以及教育方法和指标相结合,以课堂教学改革过程和专注教师课程育人为主体进行突破,在教学管理和课程变革中深入挖掘,体现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内在逻辑,多视角检测,多维度评价,定位关键指标,力争做到公平评价。体现“扎扎实实守底线,旗帜鲜明抓典型,避免搞人人过关,轰轰烈烈走过场的形式主义花架子”。《纲要》指出,人才培养的效果是课程思政评价体系的内在要求。这正是课程思政发展的价值标准和逻辑理路。

课程思政建设可以说任重而道远,而艺术教育和艺术人才的培养,离不开思政课的引导、规范和约束,两者之间有效、紧密地契合是历史的时代的发展需要,是高校艺术生教育的根本指向。在国际视野指引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去育人,去建构课程思政学术语言和话语体系,通过积极探索,来解决课程思政的时代课题、教学难题、发展问题,最终完成思政课所承载的育人使命,完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

参考文献:

[1]邱伟光.论课程思政的内在规定与实施重点[J].思想理论教育,2018(8).

[2]邱仁富.“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的理论阐释[J].思想教育研究,2018(4).

[3]闵辉.课程思政与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育人功能[J].思想理论教育,2017(7).

[4]陆道坤.课程思政推行中若干核心问题及解决思路[J].思想理论教育,2018(3).

[5]赵继伟.关于“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辩證关系的思考[J].思想政治课研究,2018(5).

[6]徐蓉.深刻认识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价值目标[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20(5).

[7]巩茹敏,霍跃.构建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效应的新审视[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21(2).

基金资助:吉林省教育学会“十四五”教育科学课题“高校艺术类专业课程思政教学路径研究(课题编号:G214992)”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周德贺(1981-),男,汉族,吉林长春市人,硕士,长春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师,主要研究方向:艺术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