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4-24
不止一个朋友在闲谈中感叹过,生而为人,会面对诸多不平之事—如果说有哪些为数不多的场合会让人产生不平等的感受,那一定包括问诊就医的某些时刻。这类感叹通常会引发在场者的共鸣。
望不到头的挂号或候诊队伍,摩肩接踵的走廊,急诊室忙乱的景象,你和医生面谈的短短几分钟里有其他病人冲进诊室,预约数周等待一个检查……更不要说那些为稀缺的医疗资源整夜排队的重症患者及家属。这些再熟悉不过的情景正是我们身边公立医院的日常,它们总是在细节里挑战个人的尊严。
和这些景象同步出现的,是近年来成为社会热点的医患矛盾。一个无可回避的现实是,不均衡的医疗资源,乃至僵化的管理体系,早已无法满足人们对健康的日渐渴求,两者的矛盾凸现出来,倘若处理不当,很可能反过来阻碍社会的高速发展。
当然,这个矛盾首先是社会高速发展的一个必然结果。物质贫乏的年代,人们所享受的医疗体验并不会更好,只是当时的大城市没有像现在这样聚集如此多的资源及人口,问题不那么突出,更关键的是人们对于医疗服务的意识尚未建立起来。
覆盖中国广袤城乡的现代医疗卫生体系是从1978年開始搭建的,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们对医生,或者说医院的基本诉求在于治愈病症。这种急迫的基本需求,促使公立医院体系迅速膨胀。
成果的确是显著的。今年2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其中卫生和社会服务方面的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年末全国共有99.5万个医疗卫生机构。正是这个庞大的体系支撑起基础医疗的重任。无形中,人们也对医疗机构的数量和规模给予了过高关注。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大部分病症的治疗效果都有了显著提升。可以说,关注到就医过程中那些不直接影响治疗效果却很关键的种种体验,关注到医疗机构的性质及管理能力,是这几年才发生的变化。
事实上,先于人们视角与意识的转变,医疗体系自身早已开始谋变。改革开放之初确立的公立医院是中国医疗服务体系的主体,在2006年启动的中国新医改中,它被确定为最关键也最艰难的一环。此后十几年,与公立医院性质不同的民营医院进入了高速发展期。据统计,仅2017年,公立医院就同比减少1000家左右,相反,民营医院的数量增长了约2000家。
与此同时,部分公立医院转为民营医院的进程也在继续。2015年,中央财政曾批复补助资金111.24亿元用于推进公立医院改革。
其实,医疗体系的转型是个长期的进程,民营医院和公立医院在人才上有着很强的承袭与衔接关系。但作为中国医疗服务中的新主角,民营医院在管理理念和机制上较公立医院有更多的自由度,它也因此获得充分的空间来提升服务质量。发生在艰涩的医疗领域的变化,引起了我们的兴趣,我们将最新一期封面故事的位置给了它。
变化的不只是医院本身,人们关于商业保险的态度都悄然转变了。聪明的公司一定从中嗅到了机会。但要让更多的人感受到更好的就医体验,仍是一个缓慢而艰巨的过程—我们的封面仅仅写了开头。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