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8-31
摘要:中华传统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古诗词是我国古代文学艺术殿堂的瑰宝,古诗词教学,对于传承传统文化,提高文学素养;提升审美能力,培养人文情怀;发展思辨能力,增进语言表达等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方面都有重大意义。将李吉林情境教学理论运用于古诗词教学中,可以调动学生主动性,激发学习兴趣,减轻与文本、作者之间的时空隔阂;基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语文经验创设情境,对于学生语言、思维、审美和文化四个方面的核心素养的提升也能起到积极作用。
关键词:李吉林情境教学;初中古诗词;策略研究
一、李吉林情境教学理论概述
李吉林老师将外语教学中的情景教学移植到小学语文教学中,吸收脑科学和心理学的科学理论,并结合古代文论“意境说”,提出“情境教学”,不仅对情境教学的特点、原则、理论依据、基本原理、创设途径进行系统的阐述,她还在实际教学中构建了情境教学、情境教育、情境课程这样一套整体、完善的情境教学理论体系,开创了我国在情境教学方面的新局面。
李吉林老师解释强调了情境教学对学生语言构建、思维发展、审美提升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等方面的积极作用,概括出情境教学的四个特点:“形真”“情切”“意远”“寓理其中”;总结出情境教学的四个原则:“诱发主动性”“强化感受性”“着眼创造性”“渗透教育性”“贯穿实践性”。通过大量的情境教学的有效教学实例,从中总结出了一系列的教学策略,形成了由情境教学到情境教育,再到情境课程的一体的理论体系,为后人对情境教学进行研究提供了丰厚的理论支撑和实践依据。因此,在古诗词情境教学中把李吉林老师的情境教学作为教学实践层面的理论依据,具有很强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二、初中古诗情境教学现状分析
随着语文教学改革的不断发展,李吉林情境教学被广泛运用在初中古诗词教学实践中,取得了许多教学成果,同时也存在相关的问题。
(一)情境创设僵化老套
现在不少语文教师在创设情境时,过于依赖教参以及参考名师课例,而缺少教师自身对古诗词文本的思考。古诗词情境创设中,教师应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以及具体的学情,有选择、有针对性地创设出有利于教学开展、促进学生理解的情境。
(二)情境创设想象不足
古诗词中所描绘的内容时空跨度较大,而初中生的生活阅历较不足,不少教师在创设古诗词情境时,就会选择利用多媒体形式,如图片、音乐、视频等,将古诗词的内容直观的呈现在学生的面前。这样的情境创设方式的确有助于學生对古诗词的理解,但是却忽略了古诗词对学生思考力及想象力的提高的作用。过多的多媒体教学难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情境创设架空脱离文本
在古诗词情境创设中,首先应该关注的就是文本。从文本出发进行情境创设,进而帮助学生拉近与文本的距离,促进学生对文本的理解。
在古诗词教学中,教师在情境创设的过程中会考虑诸多因素,例如教学方法、教学对象、教学内容等。在这些因素中,首先要考虑的就是教学内容,而教学内容的核心应是文本。但是许多教师却忽略了文本的重要性,转而将大部分精力放在文本以外的东西上。这样的脱离文本的现象最终导致课堂教学热闹有余,却效率不足。
(四)情境创设功能片面
李吉林情境教学法对于学生的语言、思维、审美、文化等四个方面的核心素养的提升有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古诗词情境教学的不同教学环节中创设不同的教学情境,有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以及课堂教学目标的实现。
然而,在古诗词教学中,大部分教师只在导入环节使用情境教学法,在其他的教学环节使用较少。并且片面的将情境教学法的功能定位在调动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等方面,而忽略了其他的功能。如果能够全面使用情境教学法,有助于多元化教学目标的实现,同时,也能充分体现出情境教学法的优越性。
三、古诗词情境教学方法的运用策略
(一)创设情境,深入文本学习
学生深入文本进行学习,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才能落到实处。在古诗词教学中,引导学生深入文本既是核心任务也是一项基础任务。创设有效情境,更有益于学生深入文本有效学习。
1.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语文课堂上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是课堂教学开展的关键因素之一。在古诗词教学中,由于诗词内容晦涩难懂,加之年代久远,学生难免觉得课堂教学枯燥无味,产生厌学的心理。教师如果能够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创设出贴近生活的真实情境,并引导学生进入情境中,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有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得课堂教学事半功倍。
2.创设情境,促进文本理解
对文本内容的正确理解,是进行古诗词鉴赏的基础。因此,学生对文本的正确理解,是古诗词教学中的一项重要任务。由于时空差异,学生要正确深入的理解古诗词存在一定的难度。但是,如果教师能够找到正确的方法,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也能事半功倍。在古诗词的教学中,教师如果能根据文本内容创设真实具体的教学情境,将文本与情境有机结合在一起,并引导学生进入到情境中,充分利用感官调动想象力,深入情境之中,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就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3.创设情境,指导语言赏析
古诗词是语言艺术的典范,语言分析是古诗词学习的第一步。学生语言能力提升的重要手段之一就是对含蓄、凝练的语言进行赏析,从中感受到古诗词独特的意境、韵味和美感。生动形象、含蓄委婉的古诗词语言中蕴含着作者的情思以及人生哲理,通过语言赏析,学生能够感受到古诗词的精妙之处。面对意蕴丰富的古诗词,要让学生学有所获,对语言进行升入的赏析,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教师要积极利用各种资源和手段,创设出符合文本内容、贴合学生学情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语言赏析,从而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
4.创设情境,激发情感共鸣
“情境教育最大的特点便是,以情激趣,以情启智,以情育人。”古诗词的含蓄委婉的语言中往往蕴含着深刻而浓烈的诗人情感。由于语言和情感之间的矛盾,在古诗词教学中创设一定的情境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深入情境中,真切地体会作者隐藏在古诗词当中的喜怒哀乐和悲欢离合。初中生生活经验较少,生活阅历不足,对于诗歌当中作者所表达的男女思恋之情、家国破碎之感、壮志未酬之叹等情感很难直接体会到。因此,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有意识地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体验诗人的情感,激发情感共鸣。
5.创设情境,连接知识讲授
语文课堂传授的是语文知识,而一篇篇名家名作是知识的载体。在古诗词中含蓄委婉地语言中也蕴藏许多语文知识,比如遣词造句、谋篇布局、表达方式和修辞手法等。但是过去古诗词教学中一个个知识点的讲解与罗列,难免让学生觉得枯燥无味,毫无乐趣可言。但如果教师能够将知识与相应的运用情境相结合起来进行教学,既能让学生兴趣盎然,还能让学生感受到知识的实用与价值,学生也会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当中。
(二)创设情境,深化拓展提高
李吉林指出,“语文情境教学是从情与境,情与辞,情与理,情与全面发展的辩证关系出发,把情感活动和认知活动结合起来的一种教学模式。”在古诗词教学,不仅要提升学生语言、思维、文化、审美等方面的提高,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也要创设情境,促进学生多个方面提升和拓展,实现语文教学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1.创设情境,开展思辨讨论
当今时代是信息爆炸的时代,信息的真假好坏需要辨别,因此,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也是语文教学中至关重要的教学任务。入选高中教材中古诗词,蕴含着丰富的意蕴,可以给学生带来多方面的解读角度,以便学生进行多元化的解读。但是多元化势必也存在一个甄别的问题。教师不能因为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而放任学生对古诗词中所蕴含的哲理和情思的多元化理解中标新立异、哗众取宠。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良好的思辨能力,根据多元化的理解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进入情境中,调动学生的思维,通过不同的视角和立场的观照,对于多元化的解读能够基于文本、作者進行甄别,找出最符合文本和作者原意的解读,这样才能把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落到实处。
2.创设情境,联系生活实际
学生学到的知识只有被充分利用于生活实践中,才会感受到知识的价值及学习的乐趣。所以,在古诗词的教学中,学生之所以感觉到枯燥无用,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学生觉得学习到的知识难以运用在实际生活中。基于这一学情,教师在进行古诗词情境教学时,就要创设相应的具体的运用情境,引导学生在教师创设的交际情境及历史文化情境中运用古诗词去表达自己的审美体验、情感、态度及价值观。最终,学生能够在语言实践中自觉地运用所积累的文化知识,并根据具体的语言情境及对象的不同,文明得体地进行表达与交流。
3.创设情境,扩展想象空间
诗人在进行写作时往往“思接千载,视通万里”,对于诗人这样极具想象力的作品,更要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力,去体会古诗词当中那些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巧思。古诗词语言含蓄委婉却意蕴丰富,而且短短一首古诗词的时空变化也非常大,这就对学生的想象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古诗词的教学中,教师如果能够根据诗词内容创设出贴切的情境,引导学生充分想象,对诗词当中的留白之处进行适当填补,学生对诗歌的理解也会更加深刻和全面,对诗歌中所蕴含的情思和哲理得到更多感悟。
4.创设情境,加强审美体验
“美能激智”“美能发辞”“美能冶情”“美能育德”4。诗歌是语言的艺术,诗人通过语言创造出意境美、音乐美、情感美,这样极具美感的艺术,如果不将其作为好的审美材料,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将是一大憾事。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利用古诗词中的审美元素,创设出教学情境,让学生极具美感的情境中产生美的体验。学生在这样的审美体验中,提高审美情趣,形成审美能力。
5.创设情境,传承中华文化
文化是指人类创造出的物质和精神文明的总和。古诗词作为中国古代文化的载体,学习古诗词的过程也是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过程。因此在古诗词的学习中,不仅要学习古诗词语言等这些外在的东西,也要关注其蕴涵的丰富的古代文化。在古诗词情境教学中,教师要创设各种与学生生活相联系的文化情境,引导学生体会丰富多样的文化现象,吸收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提升文化品味。
参考文献:
[1]李吉林.情境教学实验与研究[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2]李吉林.以真、美、情、思建构中国情境教育[J].社会科学报,2002(05).
[3]李庆明.李吉林与情境教育[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1.
[4]李吉林.情境教育的独特优势及其建构[J].教育研究,2009(03).
作者简介:李文珍(1998-),女,江西赣州人,教育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语文教育。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