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的本土化发展

时间:2024-08-31

王馨

摘要:随着我国学生事务工作的增多,研究学生事务管理的本土化发展就显得尤为重要。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的本土化发展要结合我国学生事务发展的环境和现有的资源,探索一条中国特色的高校学生事务管理道路。当前,我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主要有三条思路,提高辅导员学生事务管理能力、健全学生事务管理制度、推动学生事务管理法治化建设。

关键词:学生事务;学生事务管理;本土化发展;辅导员

一、我国高校学生事务的演变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学生管理工作的事务性逐渐显现,学生事务管理开始在中国发展起来,学生事务所包含的内容不断发展壮大,内容更具中国特色。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学生事务逐渐开始区别于以往的思想政治工作,学生工作逐渐区分为思想政治教育与学生事务管理。为适应新形势的发展,国家进行政策调整,在招生、资助、就业、心理咨询等方面出台了新的文件,这些文件拓展了学生事务的内容,随之专门的学生工作处成立,学生事务管理开始步入正轨。

二、我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的内涵

我国学者对学生事务管理概念进行本土化定义。有学者认为,“高校学生事务管理是指高校的专门组织和学生事务管理者依据国家的法律、政策和人才培养目标,在一定的学生事務管理价值观指导下,运用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合理配置资源,提供为促进学生发展所必需的学生事务的组织活动过程”。[1]还有学者在此基础上对学生事务管理的内容进行具体分类。综合学者们的意见,高校学生事务管理是指高校管理部门为大学生在校活动提供服务和帮助,并通过规章制度约束和纠正学生行为的规范性活动。在我国,这种规范性管理活动还承担着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三、关于我国学生事务管理本土化发展的思考

在我国,辅导员拥有教师和管理者双重身份,负责学生事务管理工作的具体落实,同时承担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高校辅导员的职责由最初的思想政治工作,拓展为涉及教育、管理、服务等多个方面,这对辅导员职业发展提出更高要求。当前辅导员不仅要做好学生日常事务管理工作,更要发挥价值引领作用,要探索学生事务管理与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的路径。学生事务管理的本土化发展要学习国外优秀学生事务管理经验,结合我国高校具体情况,走中国特色的学生事务管理道路,以此为基础我认为有以下几条思路。

首先,提高辅导员学生事务管理能力。辅导员是我国学生事务管理的主要承担者,学生事务管理队伍建设就是指辅导员队伍建设,为适应学生事务管理需求,辅导员队伍建设应当兼顾管理能力提升。当前我国辅导员为落实思想理论教育与价值引领主业主责的要求,更注重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能力培养,推动学生事务管理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发展有利于提升辅导员职业能力。我们要建立标准的职业体系及清晰的培训体系,我国辅导员队伍建设培养体系要加强事务性管理能力培养,注重提升管理职能。

其次,健全学生事务管理制度。2017年,教育部印发《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该文件指出在“三全育人”的基础上,构建“十大育人体系”。其中管理育人体系为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的本土化发展指明了方向,高校学生事务管理要与育人相结合。国家有关管理育人的政策和法律法规还不健全,对如何在管理中落实育人并没有给出明确规定。当前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发展要结合国家最近文件精神,制定管理育人的制度体系,将管理育人的具体任务细化到学生事务管理的各个环节。

最后,推动学生事务管理法治化建设。法治化建设既保障了辅导员队伍发展,也规范了辅导员的管理活动,推动学生事务管理朝着体系化、程序化发展,树立学生事务管理权威,更有利于发挥学生事务管理对学生的教育性。我国学生事务管理发展任重道远,学生事务管理法治化建设要加强学校法治建设,增强依法治校的意识,提高辅导员依法治校的自觉性。

参考文献:

[1]储祖旺,蒋洪池.高校学生事务管理概念的演变与本土化[J].高等教育研究,2009,30(02):86-90.

[2]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2017年。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