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4-24
吴洋洋
因其全球化程度和在构建人类未来生活方式上的创造,我们把今年的“年度公司”给了亚马逊—一家美国技术大公司。
按说,这个位置应该留给一家中国公司。2016年之前的确如此:2013年,小米凭着用互联网改造手机产业链的创造性拿走该名次;2014年,我们把这个称号给了在生意巅峰主动革自己命的万科;2015年,原本只在B2B领域打拼的华为成功孵化出了荣耀这个消费品牌,因此,当年的年度公司花落华为。
但之后,我们就很难再挑选出一家值得被推选到这个位置的中国公司了。
最终2016年的“年度公司”我们选了滴滴出行,在完成与对手最残酷也是最耗费资源的厮杀之后,它成了中国在“共享经济”这个概念之下估值最高的非上市技术公司—而当时我们对“共享经济”依然怀有憧憬。
今年年底滴滴出行却已进入《第一财经周刊》“失意大公司”的榜单,这个转变其实并不让人意外。一家早期依靠大量补贴来完成市场圈地的公司,从精细化运营的角度,它的业务逻辑可以说至今并没有完成市场验证。
继制造业之后,互联网的规模经济再次充分利用了人口红利。占据头部位置的阿里巴巴和腾讯因此都曾是年度公司的候选者。
2017年,这两家公司的市值都创了新高。双11结束后,阿里巴巴的市值一度飙升至近4900亿美元,较2017年年初增长99%,直逼亚马逊的5700亿美元。腾讯也不示弱,其市值曾在进入12月之后跨过了5000亿美元,超过Facebook,一度成为全球市值第五的公司。
业务方面,两家公司都成功开辟了新战场:用大数据指导全渠道销售决策的“新零售”和随时随地都可以玩的手机游戏。新战略给这两个赚钱机器注入了燃力不错的新动力,就第三季度而言,阿里巴巴和腾讯的净利润同比增长分别达到了146%和69%。
然而“如何成为一家受人尊敬的公司”这个问题的答案,并非只有利润和市值。
2017年,互联网大公司之间的竞争已经从上个阶段的流量战争全面转向了数据战争,在这个过程中,“用户”这个词又被这些公司集体丢在了脑后。
9月,包括新浪微博、知乎、今日头条在内的互联网公司都在更新App时发布“用户协议”,协议规定:未经平台事先书面许可,用户不得自行授权任何第三方使用其内容。而作为运营方,这些互联网公司声称自己有权将用户数据用于广告经营等生意。面对这种与个人信息所有权相关的“霸王”条款,用户却必须点击“同意”才可以继续使用其App。
毫不否认,我们已经生活在全球最“数字化”的新世界:我们可以用手机买咖啡,也可以用它买菜、买车票,可以用它预约出租车,还可以用它打开街边的自行车或是在下班的路上就订好晚餐需要的食材,到家时就能收到。中国内地城市的无现金支付水平远超纽约、硅谷、东京、中国香港等任何经济发达城市,贝索斯的亚马逊公司还在试验的无人零售店在中国也已部分变成了现实,但这些服务的提供者并没有让用户感觉到安全。
让人感觉不安全的不是少数人控制着大量数据,而是这此少数人如何获取和使用数据。
事实上,新浪微博、微信们的所谓用户协议只是一次告知。在此之前,这些互联网公司早就做着协议中所说的数据生意:搜集你在什么地方跟谁聊了天、在线上线下分别买了什么东西、结账时你在什么地方……然后把这些数据打包卖给广告客户。12月13日,奇虎360旗下的水滴直播被爆在公共场合安装摄像头,并将拍摄到的内容在其平台上直播。
这些无视用户隐私和尊严的做法短期内不一定会损害公司们的利润,就像“红黄蓝事件”发生后,家长们依然会将孩子送去其幼儿园就读,而携程在机票预订业务中设置了诸多捆绑交叉销售的“陷阱”却仍有大量消费者会通过它来订票—因为用户别无选择。但是绑架消费者获得的生意只会是暂时的胜利,一旦有替代品牌出现,消费者就会转移。
对规模的盲目追求也会侵蚀这些中国大公司的成长 性。
2017年异军突起的今日头条自称有7亿用户量,几乎要取代百度,与阿里巴巴和腾讯组成新的三巨头组合—ATJ。它也曾是年度公司的候选者,不过在考量了它在未来的竞争力以及企业回饋社会的基本责任感这些因素之后,我们将其排除在外 了。
作为一家基于算法而非编辑原则分发信息的公司,今日头条所谓的算法目前不过是将用户的过往浏览行为打上标签,再将符合标签的内容推送给用户。这种归纳逻辑令用户只能不断重复过往经验,而非拓宽视野。
谁都知道大数据、人工智能是未来,但几乎没有中国大公司对神经科学、脑科学等基础领域做出投资,它们关心的重心都还停留在前端的数据应用层面—哪怕对数据的理解是错误的。
迷恋规模,对未来投资不足,很快就会令这类公司遭遇用户体验瓶颈。事实上,在2017年失意的中国公司多数都因盲目追求规模而栽了跟头。为了做大公司,万达、海航先后陷入“跨国大采购”所带来的资金链危机。在这种对未来投资的缺位,今日头条与上述几家公司没有多大不同。
从市值和用户数量的角度,很多中国公司都具备了全球公司的规模,真正能成为全球化公司的却几乎为零—这里所说的全球化不是简单地等同于把货铺到全球各个市场,更意味着产品品牌在全球品牌面前都要有竞争力。全球购时代,这个要求不仅不过分,而且已是必须。因为所谓的“消费升级”,说到底就是消费者有了更大的选货范围,同样的钱,他们当然愿意为那些品质更好的产品买单。
消费者对好产品的需求旺盛,能满足这种需求的中国公司却不多。它们要么规模尚小,要么创新不足。做网上零售的网易严选倒是迅速崛起,但它通过从各大知名品牌那里截流供应商并推出相似产品所获得的发展空间,让人有足够的理由感到担心:在消费完其他品牌花多年时间攒下的产品模型后,它的下一轮产品会来自哪里?
盲目追求规模而没有核心竞争力,这样的公司终究是脆弱的,眼下拥有的垄断地位对它们的未来于事无补。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