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8-31
冯亚莉 程亚敏 曹中艳
基金项目:河南省教育厅教学质量工程项目“天然药物认知与创新实践一流本科课程”(证书编号:豫教[2021]21989)成果
摘要:基础有机化学是高等院校化学化工及相关专业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程,传统的授课方式以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及性质为主线,强调专业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其育人功能。授课教师在有机化学教学过程中应采取有效策略,深度挖掘课程专业知识与思政元素的融入点,构建专业育人与思政育人的协同效应。本文结合有机化学的教学内容和课程特点,探索了将思政元素融入课程教学的方法举措,通过化学史引领、社会生产生活中化学热点问题分析以及“课程思政”考核体系设置等方法,实现教书与育人相互促进,以达到全方位育人的目的。
关键词:有机化学;课程思政;思政元素;全方位育人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大学阶段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复杂的社会环境极大影响着大学生价值理念的形成,新时代下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势在必行。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了思想政治教育不仅是思想政治课程本身的任务,每一位高校教师要利用好课堂教学,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使专业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本文从大学基础有机化学课程特点出发,深入挖掘有机化学课程各章节内容中的思政元素与专业知识的融合点,探索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思政教育的教学方法,构建有机化学教育教学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格局[2]。
1 有机化学课程特点
作为高等院校四大基础化学之一,基础有机化学的研究领域极为广泛,是关乎化学化工、环境、材料、医药等專业学生相关基础知识与能力水平的重要课程。该课程是研究有机化合物的来源、制备、结构、性质、应用以及相关理论的科学,其研究对象种类多、数量大、性质各异、结构复杂,反应机理晦涩难懂,学生普遍反映学习难度大,学习热情不高[3]。实际上,笔者在教授本门课程时,深感有机化学教学内容蕴含着丰富的课程思政元素,这为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可能性和可行性[4]。授课教师在有机化学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其各章节内容特点,恰当充分地融入思想政治教育,通过课程思政的开展和实施,有效地活跃课堂氛围,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形成学生主动探索的内驱力,同时潜移默化地塑造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促进学生思想品质的提高和职业素养的提升,最终实现人才的全面培养。
2 有机化学课程实施“课程思政”方法探索
有机化学课程开展课程思政,并不是“思政说教”,简单机械地在授课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而是要根据有机化学课程的学时安排和自身特点,深入发掘思政元素,把课程思政元素落到实处,在讲授有机化学专业知识的同时,提升课堂的效率与品质。因此,教师要按照教学大纲将特定的知识点讲透彻的前提下,深度挖掘能体现有机化学专业特色的具有说服力和感染力的思政元素案例,如通过有机化学史全过程引领,引入科学家名人案例,联系实际生活分析化学热点问题,并设置合理的考核方案等。
2.1化学史引领,深挖有机化学课程思政元素融入点
化学学科是在蜿蜒曲折中前进发展起来的,就有机化学而言,其发展史就是一部人类不断自我超越的历史,前辈化学家们孜孜不倦追求科学的精神是青年学子学习的榜样。专业教师授课时要通过对学生的讲授,启发学生的思考与共鸣,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将体现辩证唯物主义、科学素养和创新意识、责任感与使命感、家国情怀等融入到有机化学课程教学大纲、教案、课堂等教学的各个环节。教师以热门事件作为融入点,可以激发学生对这一部分内容的学习兴趣,同时在授课过程中要教育学生,科学研究必须严谨深入,一丝不苟,不能急功近利,更不能弄虚作假。
课程思政的另一个目标是要培养青年学子的文化自信。尽管近代化学学科的发展与重大成就主要来自西方,但是我们毕竟有过光辉灿烂的文明与曾经高度发达的科技水平,这是让我们值得骄傲的。通过课程思政的开展,介绍我国化学发展史的一些名人事迹,使学生了解当代中国科学家对有机化学学科的贡献,可以提高青年学子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如学习醛酮这一部分内容时,授课教师可以结合知识点向学生介绍毕生致力于有机化学研究的黄鸣龙。他在抗日战争时期和新中国成立后,先后两次冲破层层险阻回到祖国,为我国有机化学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黄鸣龙经过多次尝试,改进了将芳基酮转化成芳基烷烃的还原方法,极大地提高了反应产率,促使工业大规模生产变得可行。由于黄鸣龙所做的创新性突破,这个反应也被称作沃尔夫-基斯内尔-黄鸣龙反应(Wolff-Kishner-Huang Reaction),已被编入各国有机化学教科书,成为合成方法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也是教科书首例以中国人名字命名的反应,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中国有机化学家的声誉和国际影响力。
学生们普遍反映,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合理安排时间介绍一些化学史及名人案例,会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增强学习动力和文化自信。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恰当地选取思政素材,力求使引入的思政元素能与基础有机化学教学主题相互呼应,深度融合,部分教学章节的思政元素如表1所示。
2.2 化学热点问题分析,培养学生人文情怀
化学是一门实践的科学,高校的化学课程尤其是有机化学课程,更要关注与人类社会密切相关的化学热点问题。作为新时代的高校教师,我们必须保持与时俱进,不断将新知识新理论融入到现有的有机化学课程中去。例如,2020年全球爆发了灾难,前已经成为了全人类需要共同面对的常态化问题。以此全社会极度关注的热点问题,授课教师可以将与抗击相关的知识点融入有机化学课堂中:用于治疗肺炎的几种热门药物多是含氮化合物以及杂环化合物,如磷酸氯喹、羟氯喹和瑞德西韦等[5];各类口罩的熔喷层、纺粘层均由聚丙烯PP材料构成;可以有效灭活用的消毒液主要成分乙醇是醇酚醚章节的典型化合物,另外要对同学们强调,饮酒不能预防,青年学子要用科学知识武装头脑,自觉抵御各类流行性谣言。通过讲授这些内容,可以提高同学们对有机化学课程学习的兴趣,让学生们能够在课程学习中认识到有机化学知识对于社会生产生活的重要性,极大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新意识。
2.3 “课程思政”考核体系的合理实施,提高教学成效
作为对师生教学和学习的检验,考核是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目前,有机化学课程的考核基本以平时成绩与期末考试来综合评定,其中期末考试为主,平时成绩所占比例较小,且主要以作业与考勤为依据,很少涉及德育方面内容的考核。在课程思政背景下,有机化学课程的考核体系也应该进行相应的丰富与提升,体现立德树人理念与专业课程考核机制的融合。教师要设置合理的“课程思政”考核体系,可以引入多种形式的考核方式,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的考核,加大平时考核的比重,并丰富考核内容。在平时成绩考核中,任课老师可以在授课过程中根据课时和大纲安排,采用组织小组“课题”讨论,布置专题论文的形式,把学生平时的表现,以及讨论课和论文中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纳入考试成绩总评,占总成绩的 30%。对于平时授课老师布置的课程作业与考勤,可占总成绩的 10%,而期末考试的综合试题成绩占总成绩的 50%。通过引入课堂思政讨论及课下撰写小论文的考核形式,可以督导学生主动查阅资料,开拓学生的视野,提升学生的学术能力,带动学生课堂专注度的提升,同时可以引导学生自主思考与有机化学密切相关的社会热点问题,树立远大抱负与理想,从而形成課堂教学与考核的良性互动,推动新时代课程思政背景下人才培养的高度与深度。
3 结语
以上内容是作者于课程思政背景下进行高校有机化学课程教学改革的一些探索。从目前的教学实践来看,效果较为显著,学生整体的学习动力与积极性得到了较大提升,其眼界与思维也更为开阔。有机化学是一门与人类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学科,蕴含着丰富的思政资源,授课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还要保持与时俱进的理念,能恰当充分地将有机化学史、与社会生活息息相关的化学热点问题等与思政元素深度融合,通过潜移默化的课程思政教育的开展,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与人文素养,做到既教书又育人,培养有担当、有朝气、有家国情怀的全面人才。
参考文献:
[1]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 1).
[2]韩国志,刘睿,关建宁.“课程思政”背景下有机化学教学模式探索[J].大学化学,2019,34(11):56-60.
[3]张艳军,周文红,张运良,等.课程思政背景下有机化学教学的探索与研究[J].云南化工,2021,48(07):178-180.
[4]徐丹,尹雪娜,马世坤.基于大学有机化学开展“课程思政”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8(10):30-31.
[5]邢靓,覃姣兰.在有机化学课程中融入肺炎防控知识的教改尝试[J].山东化工,2020,49(23):185-186.
1314501705388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