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8-31
刘雅婧
摘要:面对当前“互联网+”的新形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机遇和挑战接踵而至,辅导员需要调整自己的角色定位,转变工作思路,充分利用互联网的特点和优势,创新工作方式方法,提高工作能力和思想政治教育水平,认真做好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关键词:互联网+;高校辅导员;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互联网的普及率不断攀升。近几年来,国内“互联网+”理念的提出,既是时代发展的必然,也是社会进步的体现。“互联网+”就是“互联网+各个传统行业”,但这并不是简单的两者相加,而是让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进行深度融合,实现“1+1>2”的目的。在教育领域,尤其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面,“互联网+”的提出,势必会对辅导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产生深远影响。
一、“互联网+”模式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必然性
互联网对大学生这一年轻群体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从学习到生活,从认知到社交,互联网已经逐渐成为大学生的一件必备工具。2004年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文件中指出,“主动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要利用校园网为大学生学习、生活提供服务,对大学生进行教育和引导,不断拓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渠道和空间”。因此,利用互联网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既是创新工作模式,又是“互联网+”与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相结合的现实需要。
(一)“互联网+”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机遇
1.互联网能够提供丰富的信息资源。很显然,相对于电视、报纸、广播等传统媒体,互联网有着庞大的数据和丰富的信息资源,互联网数据更新速度快,通过互联网查找数据更准确、更便捷。因此,互联网中丰富的信息数据必然会成为高校辅导员工作的重要抓手,辅导员需要根据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需要,通过互联网来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进而传授给学生最新、最准确的内容。
2.互联网能促使辅导员与大学生更便捷的沟通和交流。辅导员开展日常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大多倾向于通过面谈的形式,通过这种方式虽然能够准确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心理状况,但是这对于学生事务工作繁多的辅导员来说,面谈工作的效率是很低的。而通过互联网平台,学生没有了来自外部的压力,能够在互联网平台上更容易、更轻松地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辅导员通过互联网可以随时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并及时予以引导,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再受限于时间和地点的约束。
3.互联网使教育资源共享成为可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不仅是高校的责任,也是政府、社会和家庭共同的责任。“互联网+”的提出,使高校与社会各界之间的教育资源共享成为可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再局限于高校内部,而是通过互联网扩展到了社会层面,促进了各高校之间的交流和学习。这不仅体现了思想政治教育手段的多样性,也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打开了新的思路。
(二)“互联网+”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挑战
1.互联网的多元化增加了大学生信息选择的复杂性。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为大学生提供了庞杂而未经筛选的信息,多元的互联网文化环境和不同的思想不断冲击着学生的传统伦理道德和价值观念,这对学生的成长会产生负面影响,如个人主义、利己主义、实用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与主流的道德意识形态发生冲突。而大学生的价值观念在无形之中也会受到一定的影响,一些道德失范行为开始在网络上显现,如网络言行随意放纵、网络价值观念模糊等不断冲击着大学生的价值取向。
2.互联网的隐匿性弱化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信息反馈。大学生正处于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如何引導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关键。互联网虽然具有很多优势,但其隐匿性的缺陷也是不容忽视的。首先,互联网潜隐着纷繁复杂的政治环境。一些极端主义者凭借先进的信息通信技术,通过互联网大肆宣传负面社会观念的思想,诸如个人极端英雄主义等,这很容易影响广大青年学生的价值观念。其次,互联网的隐匿性在给了广大学生充分自由的同时,也削弱了广大学生的法律意识、社会道德和责任意识。最后,互联网的隐匿性也为辅导员准确掌握学生的思想和心理动态带来了不小的困难。在非控的互联网环境下,很多不负责任的言论无法追查,很多缺乏社会道德的言语无从查证。
3.互联网的便捷性导致部分学生上网成瘾,个别出现社交障碍。社会心理学家认为,现实生活的人际交往对人类个体社会化进展起着重要的作用。沉迷于互联网的大学生缺乏必要的现实生活中的人际交往,他们把网络当成情感寄托,个别学生把网游、网购、网上交友等作为校园生活的主旋律。并且,很多电脑软件越来越智能,在智能化帮助学生解决各种问题的同时,也弱化了大学生独立思考、辨别是非的能力。网络的便捷看似好处颇多,其实加大了辅导员对大学生监管的力度和难度,辅导员需要认真处理好网上和网下思想政治教育关系,使二者相互补充。
二、高校辅导员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角色定位
互联网的普及和便捷,决定了高校辅导员应该将互联网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阵地。因此,高校辅导员需要在互联网中找准定位,扮演好合适的角色,来强化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一)做一名合格的信息收集者
高校辅导员在互联网上与学生一样,就是一名普通的网民,其在网络中的身份与学生的地位是对等的,这为辅导员的工作提供了便利。首先,辅导员需要通过一些常用的社交平台,收集信息,发掘意见,第一时间了解学生的观点、想法和态度[3],找准思想政治教育的突破口;其次,辅导员要以朋友的身份,与学生深入交流,针对学生关心的问题,要积极参与讨论,做好舆论的良性引导工作;最后,辅导员要主动出击,学会甄别信息,针对一些不适合在互联网上发布的信息,要用发站内信等形式,与信息发布者联系,通过网络做好沟通教育工作。
(二)做一名用心的服务者
高校辅导员的职责决定了其不仅仅是一名教育管理者,更是一名服务者。首先,作为一名服务者,辅导员需要掌握网络基本技术和计算机基本知识,同时还需要具有较强的网络交往能力,以此来妥善解决大学生在互联网平台中出现的诸多问题;其次,辅导员的工作性质决定了要事无巨细,要谨小慎微,互联网平台中出现的很多大学生的问题是辅导员个人解决不了的,这就需要辅导员认真整理、归纳有效信息,通过相关部门,求助相关人员来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最后,辅导员还要针对出现的问题,及时做出回复和解答,以此来澄清事实,引导良好舆论。
(三)做一名教育的主导者
高校辅导员在互联网平台上,除了要做好服务、收集好信息之外,还要认真落实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质性工作,对于硬性的要求要严格落实到位。首先,辅导员要积极引导学生建立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志愿精神等专题版面,通过挖掘身边的典型事例来传播正能量。对于网络中不可避免的一些敏感和棘手问题,要及时与主题版面的负责人沟通,清除片面的不良信息,积极引导话题的讨论方向。其次,辅导员要做好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与现实教育的沟通和衔接,这就要求辅导员既要在教室、宿舍等现实环境中,也要在互联网的虚拟环境中与学生进行真诚的互动,充分利用时间和空间进行教育和引导。最后,辅导员还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更新教育观念,主动适应环境变化给工作带来的影响,充分利用互联网等新媒体,紧跟青年学生的思想动态。
三、高校辅导员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工作特点分析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从国内学者的第一次提出到现在,已经有十几年的时间,大学生作为一个庞大的网络用户群体,高校辅导员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方式和特点必须要紧跟时代的步伐,充分利用互联网,发挥互联网的作用,才能切实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
(一)创新性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不同于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除了需要基本的硬件设施以外,创新的思维和手段才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创新是当今时代的重要主题之一,而高校辅导员更需要有创新的意识,才能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做细做实。例如,辅导员可以以班级为单位,建立讨论组、群等,以朋友的身份推送学生身边的好人好事等弘扬正能量的消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是非价值观念;同时,可以利用相关平台发布关于学风建设、宿舍管理、学生文化活动等方面的内容,让学生第一时间了解学校各项工作的最新动态;同时,辅导员还要适当地更新自己的言语措辞,用一些网络词汇,做一名传递正能量的“段子手”,这样既能引起学生的关注,又能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二)时效性
互联网最突出的特点便是时效性,而高校辅导员对大学生进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也必须要充分运用互联网的这一突出特点。首先,网络监控是高校监督和了解学生思想动态的重要手段,辅导员只有将教育管理深入到學生当中,才能及时发现误导学生的不良言论、搬弄是非的各种评论,在第一时间进行处理,防患于未然。其次,辅导员在了解了学生的思想、情绪和诉求之后,可以多途径地进行教育和疏导,而互联网不失为一项最具时效,学生易于接受的教育载体。辅导员作为信息的提供者和引导者,有义务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话机制中发挥引导作用,在与学生的交流中引导学生向着积极的、健康的方向发展[4],以此来加强与学生的交流,在与学生的网络互动中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三)实效性
辅导员利用互联网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不仅仅要有时效性,更要有实效性。学生利益无小事,辅导员要高度重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首先,辅导员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上面的优质教育资源,创新教育形式和手段,结合所带专业班级的实际情况,推进班级管理、宿舍文化建设等。其次,实效性要求辅导员做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能浮于表面,要身下心下,多做雪中送炭的实事,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比如,在学生的学习方面,可以通过网络社交媒体搭建学生与任课老师的交流平台,实现学生线上线下即时学习;在学生的生活方面,辅导员可以通过向学生推送学校各职能部门的公众号等信息反馈平台,辅助做好学校各职能部门的学生工作。
总之,在“互联网+”的时代,加强和改进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作为高校辅导员,需要不断学习,更新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观念,充分利用互联网带来的有利条件,切实提高互联网的运用能力,努力把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付金凤,江锡顺.浅析高校辅导员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J].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15(2):99-100.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