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基于智慧校园的个性化学习环境改革探索

时间:2024-08-31

何敏静

基金项目:2019年度肇庆市社科规划项目(19YB-03)、2017年度肇庆学院质量工程及教学改革项目(zlgc201776)

摘要:介绍了个性化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利用智慧校园建设在高校的发展,充分发挥校园信息化在个性化发展中的促进驱动作用,并结合目前校园和个性化学习建设情况,促进个性化学习改革发展。

关键词:个性化学习;智慧校园;建设

个性化学习是指以学生个性差异为基础,强调学习过程要针对学生个性特点和发展潜能而采取恰当的方法、手段、内容、起点、进程、评价方式等,使学生各方面获得充分、自由、和谐发展,以促进学生个体发展为目标的学习模式。[1]与传统教育相比,个性化学习教育的智慧化程度更加高,更加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目前智慧校园建设在高校发展速度加快,随着移动技术、物联网及数字校园等新型信息技术在校园的应用,个性化学习与校园信息化建设开始相互相成,互相促进发展。深入推进“智慧校园”建设,充分发挥校园信息化在个性化发展中的促进驱动作用。

1.开展个性化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个性化教学不仅仅按照教学计划对学生进行教学活动,同时通过信息化技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在保证学生有效地学习的同时,根据学生学习的特点和进度,有针对性地解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难点,同时根据教学的目的、内容及学生的特点来选择适合的信息化教学方法。

个性化教学顺应学习的认识规律,循序渐进,而不是拔苗助长,在思考性和创造性方面要求更高,是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强化,通过“智慧校园”建设,依托实体校园教育活动,可以更加发挥个性化教学,让每一个学生拥有更多机会去充分探索自我,主动规划学习。同时,在培养学生角度,也可以实现按需实施教。

个性化学习评价体系是一个比较复杂的体系,和传统的学习评价相比,个性化学习评价体系的建立既要遵循教育发展的规律,又要融合信息化技术发展,须以学生学习为中心,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理论与实践结合,让学生在必要的知识前提下自我探索的一种学习方式,因此评价标准要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的实际情况,并根据学习的情况调整和引导学生个性化学习朝培养目的发展,另外促进个性化教育的基础设施和个性化学习资源的建设。

2.个性化学习建设遇到的问题

(1)目前个性化学习理论还没很好地应用到高校教育的实践中,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在制定合理的教学策略时一般不会根据学生的需要和特点来考虑。建构主义理论[2]认为学习是一个积极主动的行为,而传统的教学没有给与学生较为充裕的思考和实践空间,欠缺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发挥和调动学习自主能到性,

(2)教师对个性化学习有不同的理解,加上本身的个性化学习的教学理念的差异,在建立学生与教学资源的联系上会设计出不同的组织学习方式,再者,对个性化学习可能形成僵化的学习规定,造成学习障碍,缺乏灵活性和自主性,这不利于个性化学习实践推讲和发展创新。

(3)个性化教育要求关注每个学生的学习特征,而每个学生就个体而言在学习能力上有一定的差异,因此不容易实现由针对性的教学和为学生提供最为适合的学习指导。

教育的发展创新须着眼智慧校园建设,目前,有些高校只是建成数字校园,而不是智慧校园,数字校园只是搭建信息平台,校园智慧化须将教育融合在一起,个性化教育和智慧校园可以互相促进,随着智慧校园的建设,信息化资源的应用,个性化教育和学习在方方面面逐步融合。

3.个性化教育智慧校园建设

个性化学习平台的建立主要体现在:教育教学资源的整合,统一的学生信息化管理及教师教学服务三大块。

教育教学资源基于校园数字化建设的应用体系,使得学生和教师能快速、准确地获取学习和教学过程中所需的信息,通过两者的集成和融合来实现教学资源获取、共享和服务,解决了资源分散、资源重复和获取资源效率低问题。在使用这些资源的同时,建立起教育资源目录,推送到同一个学习方向的学生,让学生在自我学习过程中可以参考使用,提高了资源利用率。

在学生管理和学习评测方面,通过学习个性化信息管理平台,一方面学生在该平台可以在线地与教师进行学习的交流,平台为学生营造个性化学习环境,实时和非实时与教师进行学习交流,根据实际有方向性地提升专业能力,同时管理平台支持学生合作式探究,在同一学习方向的学生可以通过该平台展现自己的学习过程,并在互相学习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并及时和指导教师进行反馈。另一方面,教师可以看到学生的学习进度,并根据学习进度做出适当的指引,并根据学习的方向给出最优的学习资源作为参考,让学生的学习更有针对性和有效性。

4.考核方式的改革

个性化学习的教学质量评价和学生学习管理 ,整合了各类优质的教育资源,通过个性化教育服务平台和数字校园,可以实现教与学,教与教,学与学的互动,智慧校园个性化学习采用教师评价和结果考核两种评价方式。一方面落实好信息技术教师在智慧校园使用方面的培训,加强智能化学习环境建设,让评价策略的选择和个性化资源为学生提供学习指导。另一方面结果评价考核要打破学科界限,落实跨学科的科技创新教育,让学生更自主根据自身的实际来学习。

参考文献

[1]孟祥宇,全江涛.在线学习的方法与实践[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7.

[2]凌淑莉.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行动导向教学探究[J].西部学刊,2021(05):51-54.

[3]陈桂龙.智慧校園  提升教育核心素养[J].中国建设信息化,2021(13):38-40.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