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8-31
李建华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教育学就是人学,就是关系学。人是教育的核心,情绪是师生的日常,师生之间的交流看起来是有关教与学的对话,实质上是情绪的联结。列夫·托尔斯泰认为:“学校精神,就是教师在教学中不以绝对权力的态度、恢复秩序的手段为基础,而是以改变对儿童的态度、改变教学和教育过程本身为基础,最后在班上确立普遍的友善、同情、亲切和关怀的气氛。”以“改变对儿童的态度”为首要前提而确立的“普遍的友善、同情、亲切和关怀的气氛”的学校精神其实是教师情绪劳动的结晶。
教师是生活的热爱者、职业的意愿者。爱是教育的灵魂,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好教师要用爱培育爱,通过真情、真心、真诚拉近同学生的距离,滋润学生的心田;把自己的温暖和情感傾注到每一个学生身上,用欣赏增强学生的信心,用信任树立学生的自尊。顾明远先生在谈到教师的修炼时特别强调“意愿”:“因为教师的职业不同于其他的职业,只有教师的职业面对的是生动活泼、正在成长的儿童,教师的任务是要塑造生命、塑造灵魂,传播人类文化。”诚然,只有热爱生活、有强烈意愿的教师,才会有积极、饱满、持久的情绪,并会把这样的情绪传递出去,运用到教育教学中;只有自己具有丰富的精神生命,才可能带给学生丰富的精神生命;只有对学生精神生活有细致入微和知轻知重的洞察力,才会有真正的教育。
教师的情绪本身就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在校园中,教师的喜怒哀乐关乎着教育,孩子的酸甜苦辣关乎着成长。教育要给学生一张宁静而温暖的书桌,给生命一个滋润而饱满的童年,让教育被温柔以待,让学生被慈善以怀,我们要看见学生的模样、接住学生的忧伤、捧起学生的欢畅。苏联著名教育家阿莫纳什维利认为:“笑声是一个重要的教育问题。儿童清脆的笑声将给我们的课堂增添光辉,笑声不仅可以促进认识过程,而且它本身也是认识的方式和成果之一。笑声,这是表达欢乐的感受的鲜明形式。”“谁爱儿童的叽叽喳喳声,谁就愿意从事教育工作;而谁爱儿童的叽叽喳喳声已经爱得入迷,谁就能获得自己的职业的幸福。”解读好情绪、利用好情绪、关照好情绪,教师的情绪劳动才能够创造丰富的教育价值。
教师要带着情绪劳动走向未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一起重新构想我们的未来:为教育打造新的社会契约》报告中指出,学习在人工智能时代生存,读、写和算是所有教育体系的三大基本支柱,现在,必须在此基础上再增加三个:同理心、创造力和批判性思维。这三项技能的学习原本通常是在学校以外,但如今人工智能已经成为我们社会的一部分,因此必须将它们纳入学校课程。教师,是带着学生走向未来的人。未来,即便是最出色的算法也无法取代教育工作者的社交和情感技能,包括其人性、同理心和对学生的关注,这些品质将是未来教师的核心能力。
(作者系河南省郑州高新区艾瑞德学校校长)E60CAF5D-47D4-475F-A363-CDF854E2471C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