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8-31
田晓君
:推行以培养“具有较好专业基础知识、有一定理论水平和动手能力、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中心的素质教育,是计算机教育工作者面临的一项历史使命和新的挑战。本文从计算机教学实践出发,从更新教育观念、创设新的学习环境、推行问题式教学模式、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训练思维方式和加强技能培养六个方面阐述了在教学中如何对学生进行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为引导学生灵活掌握基础理论、动手解决实际问题和应用能力等教育目的提供了新的思路。
计算机 教育 技能 创新 培养
课堂教学是获取知识和技能的主要阵地,应当成为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摇篮。
而通过计算机教学创设问题的情境,不仅可以引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而且还可通过变化的界面刺激学生大脑的兴奋区,為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创造有利的条件,一改以往那种被动教学沉闷的局面。在教学实践中,我们还体会到,根据课程内容,可以灵活的制作PPT和FLASH甚至Web页。把现代新型技术引入计算机教学中不仅可加大教学的密度,节省时间,而且能根据教学需求将其内容动态地加以分解、组合,生动地再现事物发生、发展的过程,使抽象的讲授形象化,既有利于突破教学的重点、难点,亦可拓宽思维空间,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帮助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
问题式教学模式把学习设置到复杂的、有意义的问题环境中,学习者通过互相合作来解决这些问题,发现隐含于问题背后的科学知识,形成解决问题的技能和自主学习的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知”。可见,营造 "疑" 与 "思" 的良好情境,用疑问开启学生创造思维的欲望,是培养创新能力的重要方法。在教学中,应克服扼杀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教学行为,注意挖掘教材内容中潜在的教育因素,采取问题式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创设宽松、民主、和谐;平等、富于创新精神和激励学生动手的教学情境。要遵循教育教学的规律设计出针对性、启发性较强的问题,点燃学生求异思维的火花。对于在回答疑难问题时出现的不同主张和见解要 “沙里淘金” ,肯定其中的合理成份。要改变教师 “一言堂” 或唱 “独角戏” 的老方法,还学生以自我学习和钻研的时间与空间,鼓励学生敢于标新立异、独辟蹊径,敢于质疑发问、想象猜测,敢于打破常规、不拘一格。在教学中,结合实际需要,提出一些同学常见的、熟悉的问题让大家设计程序解决,编辑一些同学易出错的程序和函数,让学生自己对这些程序进行分析,找出其中的错误,进一步完善程序的功能并讨论多种实现的方法,从而开启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
知识的获取和能力的培养密不可分,能力的体现是知识获取的最终体现。没有积极主动的学习,就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动手能力。我们要创设各种机会,鼓励学生去主动参与,把他们智慧的火花尽量激发出来。在课堂中,由于时间有限,倾向于训练基本功,掌握基本操作,而课外则可以让学生们自由发挥,教师要有意识的加以引导,把课堂上所学的内容延伸到课外,把课外这个第二课堂变得生动活泼,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得课外成为课内所学知识有益的巩固、补充,从而促进课堂教与学,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在教学方法上使用讲授、案例分析、演示辅导、实验室实操训练、归纳总结和课后练习、讨论等方式,使用启发式、讨论式、师生互动等形式。针对不同的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根据不同专业课知识结构的特点,在课堂上注重处理好难点与重点、概念与应用、经典与现代的关系,做到精讲多练、边讲边练、讲练结合。以“必需、够用、有上升空间”为度,经常选择实用性、趣味性、有典型特色的教学实例,展开分析讨论,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加强技能实训,增强专业课学习的兴趣。
发散思维是指根据已有信息,从不同角度、不同方向思考问题,从多方面寻求多样性答案的一种思维形式,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为走出传统教学中 "重求同,忽视求异,重集中思维训练,忽视发散思维训练" 的泥滩,教师应转变教学观念,砸碎应试教育的模式和框架,克服单纯传授知识的倾向,注重顺向思维、逆向思维、多向思维各种训练,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批判性和创新性。具体来讲,就是要通过挖掘教材中能一题多解、一法多用、一题多变的教学内容,来引导学生的思维朝多种方向扩散,提出各种设想、多种解答。如在讲授《计算机应用技术》Windows 的目录操作和文件目录属性的设置后,可故意将学生以往建立的文件拷贝到一个隐含的目录中,学生上机时便发现自己的文件 “不见了”,纷纷提出为什么?此时再适时引导学生进行分析、讨论,他们便可能找出“被删除、被更名、被设置为隐含属性、被复制到其它目录中后再删除源文件”等多种答案。教师再对他们的想法给予进一步分析,肯定其正确的方面,通过这样的学习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对知识面的扩展。
参考文献:
1、阎立钦:《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创新人才》 《教育研究》1999/7
2、何克抗:《论现代教育技术与教育深化改革》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