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8-31
林英洙 韩冬梅
“广大中小学教师是否能真正成为“卓越教师”关键还在于加强自身的各项修炼。正所谓“外因通过内因发生作用”,广大中小学教师只有把握好外部的有利条件,发扬努力、勤奋、刻苦、奋发等的上进精神,并通过自身的学习、研修、磨练、实践才能最终走向“卓越教师”之路。”———王后雄
在寒假里,有幸学习了王后雄老师《成为卓越教师的十项修炼》之讲座,收获颇多,感触颇深。王老师用平铺直白的语言,生动鲜活的事例,给我们指引出了如何“修炼”的“登天”之路。按照王老师指引的路走下去,“修仙登天”的前景是明朗的、清晰的。那么我们应该如何修炼呢?下面,谈谈笔者的个人浅见。
一、以学生为中心来设计教与学
从学生的思维、心理、学情来设计,而不是从老师的主观臆想来讲授。这很重要。这也是我们常说的“激发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等等。“主动性”是一个人心中跳动的火焰。它不需要别人来告诉自己做什么。它完全是内在驱动的,它让人把一组程序,一个系统或者一件产品做的比以前更好。例如许多学生都迷恋上网,迷恋网络游戏。网络和网络游戏可不是老师和家长强加给学生的任务,甚至老师和家长们极力阻止他们上网、玩网络游戏。但他们从内心当中想去玩,玩上之后又要想如何才能玩得更好,所以他们整天就在思考,尽可能地收集与所玩游戏想关的知识,自己悄悄地在报刊亭、书店看书,甚至用有限的零用钱把书买回来学习。
那么如何建立良好的、正能量的主动性呢?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一句话:“儿童是怀着要学好的真诚愿望来上学的,这点愿望好比是一点明亮的火花……但这点火花是微弱的,毫无保护的,因此,也最容易熄灭。”所以,保护这点火花不被熄灭就成为教师职责的一部分。在让学生进行学习活动时有明确具体的目标,使学生清楚地意识到自己进行学习活动的目的,从而大大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主动性。设置良好的情境,可以使学生产生一种心理上的期待感,形成问题探索的强烈热情。
二、以学生为中心而主动走近学生,主动去发现学生们的“正确”、以宽容去接受他们的失误
教师要在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都要关注学生的闪光点,发现他们的正确之处,而不是总以挑剔的目光去审视学生可能出现的错误。如果把学生与知识当做原来互不相识的两个人,而教师作为中间人来互相介绍认识。那么教师不要让学生对知识产生“高冷感”,使学生觉得知识孤高冷傲、不可接近。尽可能地让不会说话、不会交流的知识“活化”过来,让知识具有“生命”,让知识更具有“亲和力”。
在这个修炼环节,记住:不能把学生的错误放大,而打击学生的自尊心和学习欲望。
三、以学生为中心而优选教与学的方法
一节课的内容是基本固定的,而教师讲授这节课的方式却是多种多样的。与就是“法无定法”。教师要结合自己学生的学情,去选择最适合他们的学法,从而指导教师选择最适合的教法。
教师要认识到每个学生的差异性,因材施教。根据教与学的效果及反馈诊断,不断改变教与学方法。“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应得到不同的发展”。学生在学习上是有差异,这种差异是客观存在的。
四、关注全体学生,更关注学习困难生
课堂上教师的目光要更多地放在角落里的学生,通过教师的动作、目光、合适的语言,不断的改变在课堂上处于“不利”地位的学生的处境,唤醒他们或者将欲入睡或者已沉入睡眠的意识。利用为他们设计的几个问题,去赞赏他们,鼓励他们,改变他们在课堂上的不利地位,直到最后内化为他们自己想要改变自己。给他们弥补的机会,给他们同样的阳光。同时要弄清造成他们学习困难的原因是什么:智力、学习动机、原有知识,这三者中缺失的是什么。除了智力缺失之外,后二者,我们要有一定的办法去加以改變的。
这里要注意:只有教师的“奖惩”符合学生心理需要,学生才能产生行为动机,只有学生反复获得自我满足后,才能增强自信心,确立行为信念,选择符合规范的行为。如果学生认为教师的表扬是虚假的,或能导致他脱离集体,尽管教师想激励学生进步,学生也会不买账,而做出不良反映;如果学生认为教师的批评是恶意的、跟他过不去,或能丧失他在集体中的地位,尽管教师出于“恨铁不成钢”,学生也不会理解,必然产生抵抗情绪,或 反抗行为。可见认为“较多地对学生优点或错误做出反映是好意”,未必妥当。因为学生会因教师的批评成为消极目标,也会因教师的表扬使学生成为众矢之的。
五、要学会反思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指的是一味读书而不思考,就会因为不能深刻理解书本的意义而不能合理有效利用书本的知识,甚至会陷入迷茫。而如果一味空想而不去进行实实在在地学习和钻研,则终究是沙上建塔,一无所得。这也告诫我们只有把学习和思考结合起来,才能学到切实有用的知识,否则就会收效甚微。“一日三省吾身”。每次课上完,教师都要想一想这节课有什么地方值得继承,有什么地方需要改进,有什么地方是失败的。批改完前一天作业之时,得到最近考试成绩之时,总会有失色之处。此时,我们不能把失败的地方归咎于学生,“这个问题我讲了N遍,学生还不会”之类的唠叼就不要再说了。
结束语:“道可道,非常道”,《成为卓越教师的十项修炼》是王大师的道。我们可以借鉴,但不一定要完全模仿。我想,只要我们有者强烈的责任感,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以更强的使命感,投入比别人更多的心血去设计我们教学,去了解我们的学生,用更艺术的方式去表扬和批评我们的学生,那么我们也会在前人的路途上,开拓出自己的修炼之路。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