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浅谈幼儿入园焦虑原因、策略及行为表现

时间:2024-08-31

陈美玲

【摘要】:入园焦虑是指由入园导致的生活规律及周围环境的转变给幼儿造成的心里负担,分离焦虑则是指幼儿与其依恋对象分离时出现的极度焦虑反应,如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或者别的亲近者或抚养者。这种现象在刚入园时尤为突出,它会影响幼儿身心发展,会给幼儿的身心健康造成负面影响。要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和家长须紧密配合。用他们喜欢的形式开展教育活动,使之尽快克服分离焦虑,适应幼儿园,融入幼儿园生活。

【关键词】:入园焦虑、分离焦虑、幼儿

一、 幼儿入园焦虑产生的原因

(一)心理发展方面的原因

对2~3岁的幼儿而言,最需要的是安全的需要和满足的需要,如果父母不能满足他们的需要时就会产生焦虑,从来没离开过父母或亲人的身边,也没离开熟悉的环境和照料者,突然让一些陌生人陪着吃饭、游戏、睡觉,这很容易让孩子产生分离焦虑。

(二)家庭的原因

1、家庭教养方面的原因

幼儿的焦虑产生与幼儿心理发展特点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孩子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焦虑是和家庭教育息息相关的,,现在独门独户的房子较多,邻里之间缺乏交往,幼儿之间相互联系的机会越来越少,导致幼儿适应能力下降,还有祖辈的过分溺爱,隔代教育存在很大问题,老人在教育孩子方面较差,使幼儿过分依恋家长、依赖家长,幼儿入园后的分离焦虑就更加严重。因此,到了陌生环境,难以适应,易产生压力感。

2、家长也焦虑的原因

新生入园不仅仅是幼儿感到不适应,家长也是如此,家长担心孩子在幼儿园的一切,送完孩子后心神不宁,恋恋不舍,在教室外面或是操场逗留,宝贝是否一直在哭,是否被其他小朋友欺负,是否尿湿裤子,是否吃饱饭菜等等。家长的不安情绪会感染幼儿,让分离焦虑越发严重。

(三)幼儿园及教师方面的原因

幼儿园环境布置非常重要,它会影响幼儿压力感的产生,宽敞、温馨、颜色鲜艳的装饰、各种丰富的区角游戏能缓解幼儿入园的焦虑,开学初期专门为小班家长开一次家长会,帮助幼儿顺利度过焦虑期,教师在幼儿入园前进行家访,请家长带幼儿来园参观,先适应熟悉幼儿园生活,教师指导家长正确、有效的教育方法,这样家长的不安情绪也会减少。

二、幼儿入园焦虑的行为表现

(一)自理能力差

自理能力较差的表现为幼儿经常尿湿裤子,不会穿鞋子、袜子,不会自己解大小便,唾沫鼻涕出来不会擦,不会将玩具送回家等。生活自理能力,就是自己具备照顾自己的能力,它是一个人具备的最基本的生活技能,也是幼儿学会生活的基础。

【案例2】:皓皓来园时两岁零7个月,哭闹了一两周,在地上打滚,钻桌子,自理能力非常差,经常把尿尿到身上,大便解到身上,鼻涕出来了也不会用纸擦,不会穿鞋,上厕所不会脱、提裤子,喝奶要拿到他的手上,习惯也差得很,经常动手打人,没有礼貌。经常推同伴,打同伴,吐唾沫在同伴身上。家长有点过度放任孩子,满足他的无理需求,什么都是大人代劳,导致他什么都不会,各方面能力越来越差。多次和家长交流效果都不是很好。

(二)依赖性强

所谓依赖性强,就是依靠父母或家人的时间过长,离开家人后就会大声哭闹和挣扎,焦虑情绪不能在其他人的陪伴下得到缓解。长期都是父母或爷爷奶奶在身边,对他们产生依赖,一旦发现他们不在身边,就会焦虑或惊慌失措到处寻找。

【案例1】:“不哭了,爸爸妈妈很快就来接你了。”这是入园时,老师对博文说得最多的一句话,但他依然不停地哭着,嘴里一直重复一句话:“我要妈妈,我要爸爸”,从第一天来园的大哭大闹,到了第二天了就抓着爸爸妈妈的手不放,不肯下地,老师费了很多功夫才将他带入教室,这样的情况持续了差不多一个月,博文特别依赖爸爸妈妈,每天送来几乎是抱着来,抱着走的,不肯在園吃午饭,就一个劲儿的哭,耐心哄他,抱他,都是哭,最后只好妥协给家长打电话,他才停止哭声。后来几次和家长交流情况,采取各种有效措施,才慢慢适应幼儿园的生活,来园不再哭闹,但依赖性还是特别强,只要老师一离开就会大哭,或是追着出来看老师走了没有。

(三)交往能力和规则意识薄弱

交往是人类生存的一种基本需要,是人们彼此之间交换意见、传达思想、表达感情和需要的一种交流过程。规则是我们日常生活、学习、工作中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和准则,它保证了人们社会生活、工作、行为的有序和规范。2~3岁的幼儿不愿意共同合作、分享玩具和自己的东西,太自我了,我行我素,自己想当然。

【案例3】建豪小朋友语言表达不是很清楚,个子比较小,身体比较瘦弱,但精力非常旺盛,每次搭火车排队都要插队,随意到处跑,不然就大哭,喜欢把别人推倒,推了还大声笑,也不要别人牵他的衣服,老师发玩具,他把所有的玩具全部拿走,不分给其他同伴,有时抢同伴的玩具和吃食。老师批评他他就使劲哭,完全没有规则意识,也不懂得和同伴友好相处。这样的孩子在我们班有很多,他们以自己为中心,不懂得交往、分享,当成人不答应或不满足他的要求时,他就会大声哭闹以此发泄自己不满的情绪。

三、缓解入园焦虑策略,帮助幼儿创设良好的心理环境

1、热爱、关心幼儿,营造温馨和谐的班级气氛

爱是老师的“心理底色”,关爱每一个幼儿是老师的基本职责和伟大使命,用爱心为幼儿营造出温馨、和谐的班级气氛,让身处其中的每一个幼儿感受到集体的温暖,使幼儿产生安全、愉快、积极的情感与心理状态。“幼儿园像我家,老师爱我我爱她,老师说我好宝宝,我说老师像妈妈。”老师应该以博爱的胸怀,关心爱护每一个幼儿,每个孩子都需要爱的滋润,要给他们真挚的爱,以亲切的心态平等的对待他们,以温和的语言引导他们。正如教育家巴特尔所指出的: “爱和信任是一种伟大而神奇的力量,教师载有爱和信任的眼光,哪怕是仅仅投向学生的一瞥,幼儿的心灵也会感光显影,映出美丽的图像……”作为老师,只有以自己的真情唤醒幼儿爱的情感,以爱心点亮孩子的心灯,才能为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创设良好的心理环境。

2、尊重幼儿、满足幼儿的合理需求

老师要懂得幼儿的需要和心理,适时适地满足他们合理的需要,让他们获得心理上的满足,才能让幼儿身心愉悦地在幼儿园生活,如,刚入园时会出现“追人现象”,喜欢跟着老师跑,老师走到哪?就跟到哪?这是由于幼儿对家中亲人的依恋感很自然地迁移到老师身上,反映了幼儿对爱的需要和追求,他们非常渴望得到老师的爱,更需要老师温柔的目光、亲切的话语、亲昵的动作,获得安全感、信任感和满足感。

3、多欣赏、多赞美、多了解幼儿

每一个幼儿都是一幅美丽的画,是一道美丽的风景,我们要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幼儿,发现他们的闪光点,看到他们的长处、优点,做个有心人,多关注幼儿的一切,多了解他们,走进他们的世界,多了解、多观察、多欣赏、多谈心、多赞美。幼儿在这样的氛围下会健康快乐的成长。

4、宽容、理解、玩乐

幼儿易冲动,情感外显,常常因情绪波动引发过激行为,一块饼干、一个玩具都会引起纷争,所以老师要以宽容之心,包容孩子,接受孩子,引导孩子。我国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过:“小孩生来就是好动的,是以游戏为生命的。”玩乐是幼儿的天性,孩子玩高兴了就什么都忘了。所以老师要多组织一些游戏,做一些让幼儿感兴趣的事情,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爱好,提供新颖、有趣的材料和玩具,在这个充满童趣又好玩的世界里,转移了孩子们的注意力,也缓解了他们的分离焦虑情况。

缓解新生幼儿入园焦虑、分离焦虑是需要幼儿园和家庭的共同配合,只有达到了良好的家园共育才能有更好的效果。老师要像妈妈一样的关心爱护孩子,孩子才能体会到幼儿园里的快乐,家长也要积极配合,采取策略,帮助孩子度过入园焦虑阶段, 家园同步、持之以恒,共同塑造幼儿良好行为,让幼儿健康快乐地成长。

参考文献:

[1]《教育科学》2003年 第6期 56-57页 共2页

[2]《幼儿园保教创新探索》幼儿入园焦虑的行为表现、原因及对策分析  魏晓燕

[3]高级保育员(2版)教材

[4]王秀丽.缓解托班幼儿入园初期分离焦虑的尝试[J].东方宝宝:保育与教育,2019(9)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