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8-31
摘要:有效的课堂必须是师生互动的课堂。课堂是教师教学能力的窗口,也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场所,学生是课堂教学中的主体,教师只是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
关键词:有效课堂;互动;探索
有效的课堂必须是师生互动的课堂。课堂是教师教学能力的窗口,也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场所,学生是课堂教学中的主体,教师只是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
教师和学生都是课堂教学的主人,师生的互动关系是一种平等、理解、双向的关系。随着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多媒体教学的广泛应用,给现代课堂教学带来了一次革命性的机遇,特别是多媒体辅助教学能给学生提供形象生动的感情材料,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率.新课程标准的目标就是让学生从课堂教学中体验到平等、民主、尊重、信任、理解、宽容与关爱,同时受到激励、鞭策、感化和指导,形成积极的、丰富的人生态度与情感。
这就要求教师必须调整过去教学中的主导角色,变为对学生进行引导。要求教师通过网络学习、终身学习来优化自身的知识系统,不断掌握最新学术动态,才能使自己的教学内容不落伍于学生,使自己在教学中更具有主动和优势,才能教会学生学习,引仅学生探索,使学生具有终生学习的思想。还要求教师在教学括动中通过面对面的交流及时捕捉学生的变化,引导学生思考问题,消除障碍,使学习过程更为愉快,学习欲望更为强烈。这样的课堂不仅能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还能提高学生善于思考的深度、广度和频度,更重要的是能通过课堂教学达到掌握知识、培养能力和方法、进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
实现真正的有效课堂,实现师生互动,“以人为本”,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必须不断加强教学模式研究的创新和素质教育的深化,在教学实践中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
通过学习动机的测验不难发现,学生的学习动机水平是不一样的。学习动机水平低的学生对自己的学习结果的期望值比较低,对学习也比较容易满足。学习动机水平高的学生对自己的学习结果的期望值比较高,对学习不太容易满足。因此,动机水平不一样的学生,对自己学习结果的期望值和对学习的满足也是不一样的。学生对学习的满足依赖于所获得的激励同期望结果的一致性,所以我们要对不同动机水平的学生给予不同层次的激励,这就是分层激励法。分层激励法的前提是正确理解学生的个体差异。人的发展中必定会出现个体差异问题,而传统的师生互动方式不能解决这个问题,没有创设因人而异的教学方式,无法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分层激励法将试图解决这个问题,以适应不同学生的需要。教师要对教材的难度和学生的学习能力非常了解,教师要给不同的学生分配不同难度的学习任务,这样才能做到“因人而异”,才能真正贯彻“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思想;教师还要掌握有效的激励措施,当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后,教师要给予他相应的表扬或鼓励,而这种激励措施应该是系统化的,也就是说在一个学生的发展过程中,他受到的激励和他的发展进程是相符的、和他的发展程度是相符的。当他进步时获得的表扬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要恰如其分。
“问题探究法”是指当要学习的问题确定之后,教师给予学生适当的指导、引导、帮助,让学生自己解决问题,在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可以不断学到新知识,解决问题的策略、方法、技能、信心等,实现自身价值,最终达到培养学习动机的目的。确切的说,问题导向式的互动方式是探究型学习,因为它符合探究型学习的含义和特征。探究是多层面的活动,包括观察;提出问题;通过浏览书籍和其他信息资源发现什么是已经知道的结论,制定调查研究计划;根据实验证据对已有的结论做出评价;用工具收集、分析、解释数据;提出解答,解释和预测;以及交流结果。探究要求确定假设,进行批判的和逻辑的思考,并且考虑其他可以替代的解释。简单的说,探究是“求索知識或信息特别是求真的活动;是搜寻、研究、调查、检验的活动;是提问和质疑的活动。”
以上就是我关于课堂互动教学的一点探索,在今后的教学中,在全面了解“互动”教学理论的基础上,不断积累教学经验,在实践中努力探索,探究出更多更好的既合乎新课程理念,又实际可行的教学方法,以实际行动迎接课改给我们带来的新挑战!我也还要一如既往地探索下去,走出一条因材施教的教学之路。
谭金旭 黑龙江省泰来县第三中学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