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小学德育工作中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的策略分析

时间:2024-08-31

摘要: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是认识发展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有时候行为习惯的好坏直接会影响人的一生。小学阶段是培养和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关键时期,教师必须发挥积极的带头和引导作用。在教育改革的要求下,学校德育工作展开越来越顺利。由于良好习惯的养成绝对不是一天两天就可以,它需要长时间从细节方面规范学生的行为。而且,行为习惯一旦成型,在成长过程中一定会有行为习惯的痕迹,人自然会按照这种行为方式去完成所有事情。本文主要根据党建德育工作中需要改进的部分进行分析,为此提出相关行为习惯养成策略。

关键词:小学;德育工作;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策略分析

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其自身各方面的素质和能力都没有成长起来,许多行为习惯也需要改变。尤其是对于一些自制力较差的学生,如果在小学阶段得不到很好的培养和行为养成,一些错误的行为习惯就会伴随其生活,以至于影响健康成长。就需要学校对学生进行系统的德育教育,为小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做出正确有效的指导。而对于教师群体,在德育工作的进行过程中,必須要从学习和生活的各个细节方面,对学生的行为习惯进行观察和监督,要着手于学生的言行举止,对其行为进行纠正和规范。

一、强化认识,达成教育共识

首先,教师应该及时与家长形成联系网络,帮助家长充分认识到学生行为养成的关键性,这样才能够有助于学生对自身进行有效规范和改变[1]。有研究表明,一个人在成才中受到智力因素的影响占有25%,而其他部分是非智力因素的占比。这也可以明显地看出,后天习惯的养成对个人的成才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在小学阶段对小学生的行为习惯做出严格要求,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帮助学生今后顺利成长。在学校德育工作建设过程中,教师首先需要帮助学生意识到哪些属于良好学习习惯的范围,而哪些习惯是学生阶段不可以触及的。

二、重视教学内容

从学生学习层面分析,良好行为习惯养成能力进一步促进学生学习能力和成绩的提高。所谓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就需要学生认真对待学习内容,做好课前预习、课后复习。因为,预习能够更好地发现课堂课程中的重点和难点,也能够将更多精力放在自己不擅长的地方。在明确听课重点之后,学生会将课堂精力集中在这些知识学习上,也大大提高了课堂学习效率,避免注意力不集中影响知识的学习[2]。因此,为了避免一些自制力较差的学生不认真听课现象出现,教师必须要做好教案设计,并且通过此来调控课堂节奏,有侧重点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能够更加自觉地融入到课堂,也能够通过此来规范其行为。

三、加强管理,树立班风

在小学阶段,教师必须强调班集体的整体意识,因为班级氛围的好会直接会影响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和学习成绩的进步。在班级范围内,班级整体的道德水平和行为习惯养成应该具有整体性,也需要班级内每个学生提高重视程度[3]。因此,教师需要在班级德育工作范围内积极对班风进行建设和规范,如果班级内出现一些严重违反规定的行为,教师需要严厉指出并且做好规范指导。由于小学生的自制力不是很强,在这种不规范的班级氛围内,学生之间也会互相产生一定影响,继而之间影响学生的健康发展,这也体现出教师进行班级管理的关键性。教师通过一些合理有效的方法,能够避免这种情况出现,从而建立起积极向上的竞争态度,也有利于班级内形成互帮互助、互相关心的状态。

四、树立榜样进行正确引导

榜样的力量是伟大的,教师在德育工作开展的过程中,需要充分挖掘榜样的示范作用。首先,教师应该及时规范自身的行为,为学生树立正确的榜样。因为学生阶段,学生行为习惯养成主要是在学校范围内进行,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也会帮助学生不自觉地对教师的行为习惯进行学习和规范。因此,教师要规范个人的行为举止,为学生做出正确的示范。其次,教师需要积极联动家长,通过家访或者家长会的形式与家长形成互动,积极从家长那里获得最为真实的学生信息,家长在这个过程中也要尤其重视自身行为的规范,从而才能够形成对学生的全方面监督和管理[4]。

五、加强习惯的训练

人的行为绝对不是通过暂时的纠正和批评改正的,而从经验来讲,习惯的养成必须经过长期的强化和训练,最后内化为自己的习惯,而运用于日常的行为过程中。也就是说,在行为习惯教育和规范过程中,只对学生进行说教并不是非常有效。教师应该根据学生性格和心理的差异性,积极拓展一些课外实践获得,将课堂中学到的力量知识,转化为行为教育[5]。比如,学校可以成立一些特殊的学生职位“校园文明监督岗”,可以选择少先队的队长作为主要负责人,少先队的其他成员担任日常的监督和管理活动。此外,在教师的支持下,班级还可以成立行为规范小组,帮助一些自制力和学习能力较差的学习端正学习态度,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是非常重要的一项教学任务,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也能够进一步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作为小学教师,自身必须要提高对行为规范的认识,明确其工作开展目标和方面,同时在教师和家长的共同监督下,进一步对学生的行为做好管理和监督。

参考文献:

[1]刘爱香.小学德育工作中应遵循的标准探讨——评《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实施手册》[J].人民教育,2019,22:79.

[2]张媛.杜威的德育模式对我国小学德育工作的启示[J].农家参谋,2020,23:192+235.

[3]陈宗宝.新时代如何做好小学德育工作[J].西部素质教育,2019,522:71-72.

[4]金艳.提高小学德育工作有效性探讨[J].黑龙江科学,2018,917:96-97.

[5]刘晓萍.小学德育工作的现状及对策[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23S1:176-177.

李超 河北省保定市莲池区贺阳外国语学校小学部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