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8-31
黄俊奇
数学素质是智力素质的一个重要因素,而思维能力是智力素质的核心,它参与并支配其他一切智力活动。因此,提高学生数学素质的关键,是发展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如何发展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他们的数学素质呢?
一、加强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引发学生的思维
思维的特点是能够透过事物的现象,间接地、概括地反映一类事物的本质和事物间的规律性联系。而数学知识的显著特点是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及严密的逻辑性,知识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环环紧扣,新知识往往是旧知识的延伸和发展。针对以上二者的特点,教学时,先复习与新知识联系密切的旧知识,再在新旧知识的衔接点上提出问题,
引导启发学生的思维,沿着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不断发展和提高,从而完成新知识的内化。
二、加强动手操作,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思维
(1)加强动手操作,激发学生的思维。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切断了动作和思维之间的联系,思维就得不到发展。”所以,教学中,让学生动手操作,调动起手、眼、口脑等多种器官共同参与,容易激发学生积极思考,从中发现问题,提出疑问。
但是加强动手操作,也要注意及时抽象概括,并用完整准确的语言表达出来。因为,语言是思维的工具,又是思维的结果。在操作和抽象概括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语言表达的训练,能更有效地发展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教师可以通过问答形式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数学语言的综合表達能力。使学生在操作、思考、分析、综合中,真正理解所学知识。。
(2)创设教学情境,激发思维。思维源于“疑”,“疑”源于好奇心和兴趣。而好奇心和兴趣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学生实际,努力创设新颖奇特的科学的教学情境,为学生提供足够的思维空间,使大脑处于兴奋状态,激发学生思维的发展。如教师在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后,创设一个情境:把3个白球,4个红球,2个花球放在一个集合圈里,让学生观察并说出白球占总个数的几分之几?然后在圈里添上一个花球,这时白球占总数的几分之
几?接着又把一个花球换成白球,这时白球占总数的几分之几?学生在这种充满游戏性的情境中领悟到部分与整体的关系,变化与发展的关系,同时,思维的敏捷性和灵活性都得到了主动发展。
三、联系生活实际,促进学生的思维
知识和经验是思维的前提和基础。教学本身是抽象的,但数学是来源于生活实际的。所以,联系生活实际进行教学,是符合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的,能够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思维;同时,联系生活实际,又能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思维能力。这既是实现教学目标的客观需要,又是促进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素质的
重要途径。教学时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使学生看到所学的内容与发生在自己周围的事物有相类似的特征,从而清除暂时的思维障碍,使思维通畅无阻。
四、实行课堂辩论,发展学生的思维
课堂辩论是让学生在对某一知识或问题的理解上各抒已见,互相批判和反驳,从而达成共识。这里所需要的批判力和反驳力都是论证力,而论证力是一种高级的思维能力。教学时,为学生提供辩论的内容,让他们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运用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判断、推理等思维方法,自由争辩,把知识的联系和区别等用准确的语言表达出来,使学生的论证能力不断提高。尤其是差生的思维能力,提高的幅度会更大。
五、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创造性思维的原义是创造活动中的一种思维。我们这里所说的创造性思维,只是培养学生在学习知识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时的创新求异的思维能力,使他们的思维具有独创性、新颖性、突破性、发散性等特点,为以后具备创造活动思维奠定基础。创新求异的思维,是多种思维的结晶,是小学生思维发展的较高境界。所以教学中必须重视并注意培养。首先,要保护好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即当学生表现出不同的见解时,教师要仔细分析,哪怕是错误的,也要在表扬鼓励的前提下再否定;正确的独到的见解要大力表扬。其次,要让学生在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中,发展创造性思维。
综上所述,素质的核心是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能使学生的整体文化素质得到提高,产生深刻而持久的影响。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