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8-31
葛宇杰
摘要: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是基础也是难点。计算能力贯穿学生整个数学学习生涯,对于学生的数学水平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数学教师应当立足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规律以及心理特征,全方位优化数学教学过程,有针对性、计划性地组织学生开展计算训练,从而全面激发学生的计算兴趣,帮助其掌握科学合理的计算方法,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进而不断提升他们的计算能力。本文以几何图形体积计算为例,针对如何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提出几点浅薄的意见,以供各位同仁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计算能力;几何体积
计算问题是普遍存在于小学生数学学习过程中的一个共性问题,审题不仔细,多符号少符号,运算法则和公式记混、记不清,运算思维不清晰、不灵活,这些都是影响学生计算效率的关键因素。计算能力对于学生未来的数学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数学教师应当注重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加强对学生计算水平的锤炼,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和方法,以提升数学教学有效性。
一、巧妙激趣,为计算助力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一种内在的驱动力,是唤醒学生学习动机的主要因子。从本质特性上来说,数学计算略显粗糙、乏味以及机械,在笔者看来,数学最难的并非是抽象复杂的定理以及性质,最难的是数学基础的巩固。
计算能力是基础,却也是学生经常出错误的领域。将数学教学内容分为代数计算、几何计算以及实际应用等多个部分,不难看出,计算是维系数学教学这几大版块正常开展的关键因素,由于其过于繁琐和枯燥,一方面会磨蚀学生的兴趣,另一方面也会助长学生的惰性心理,滋生马虎和粗心的坏习惯。
因为内心的不重视,也就遗留了大量计算方面的细节问题。其实归根结底,还是对计算兴趣不足的原因。
“如何有效降低计算过程的枯燥感,提升计算过程的趣味感”这也是笔者经常思考的一个问题。笔者认为,想要让计算过程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就必须立足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征以及兴趣爱好,多在计算环节、计算内容上下一些“功夫”。
如,下面这道几何题:
“现有一张长40厘米,宽20厘米的长方形铁皮,请你用它做一只深是5厘米的长方形无盖铁皮盒,它的容积是多少?”
这是一道比较典型的几何题,主要考验的是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基础计算水平。那么如何将这一平常、枯燥的例题解析,转变成一次充满趣味的数学计算呢?
笔者建议教师可以从习题本身入手,巧妙转化成一种趣味的解题方式:
如,可以对原题意进行同义词替换,将题意转化成“小明家有一张长40米、宽20米的长方形彩虹布,现在小明家想用这张布料围起一个高5米的彩虹屋,请问这个彩虹屋的空间体积是多少?”
将题意转化成学生感兴趣的生活类话题,这也大大提升了学生的计算兴趣,也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潜能,提升了他们空间想象力。有效的转化题意,转变教学形式,教无定法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二、因材施教,分层次开展计算训练
每个小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他们在智力水平、思维方式等方面都有很大的不同,这也导致他们在计算效率以及计算水平也有很大的不同,因此,想要提高全体学生的计算水平,就必须考虑学生的个性差异,分层次开展计算训练。在带领学生开展习题训练的时候,针对不同的学生,开展不同的计算训练,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在自己能力范围内完成相应的计算训练,从而全面提升学生计算水平。
例题:
“一个长方体所有棱长的和是96cm,长、宽、高的比是3:2:1,它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
在带领学生解析这道例题的过程中,笔者设计了以下教学环节:
1.结合最近数学考试的成绩以及学生的课堂表现,将学生进行合理的分层,分成A、B、C三个层次,即优等生、中等生和次等生;
2.改变原题目的条件,直接将该长方体的长、宽、高标识出来,即12厘米、8厘米、4厘米;3.要求处于C层次的次等生利用给出的长、宽、高,求出该长方体的体积;
4.要求A、B层次的优等生、中等生在不改变题目的基础上去求该长方体的体积,;
5.主要監督C层次学生的计算成果,待该部分学生全部计算正确之后,再要求其按照原题目去计算长方体的体积;
……
有层次的开展数学计算,转变题意或者分解题意的难度,让C层次的学生开展一些简单的计算,逐步监督其完成基础的计算训练,最后,再让其接触较难的计算,旨在帮助学生巩固计算基础,使他们循序渐进的发展;直接让A、B层次的学生去开展较难的计算训练,重点锤炼学生的思维,全面提升学生数学水平的提升。
三、铁杵成针,细致打磨学生的计算习惯
其实习惯就是一种无形的力量,无形中就让学生掌握了良好的计算方式、养成了良好的计算思维。计算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会算、快算以及善算,那么又该如何达到这一目标呢?笔者在训练过程中采用“计算四步走”的方式来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
一是看。看就是审题,看的是条件、数字,审的是解题思路。提醒学生在审题的过程中,要看清楚条件对应的数字,看清楚数字之间的关联。如,“长方体的长是宽、高的两倍”“长方体的长、宽、高的比例是5∶4∶3”;审题时要明白条件与条件之间的联系,如“一个长与宽相等都为10厘米,高是15厘米的长方体油箱,现往里面加食用油……”,就要了解所加入的食用油的形态也是一个底面积为正方形的长方体(正方体);
二是思。计算几何图形的体积时,要想清楚计算的顺序,如是否知道几何图形所要用的长、宽、高?该几何图形是否是规则图形(是否有切割),不规则图形,又该先求出什么?是否要先求出添加部分的体积或者被切割部分的体积?引导学生在计算之前,先不要着急落笔,必须经过多层思考,弄清楚运算顺序再进行计算。
三是写。在列式的时候,一定要保证书写整洁、字体工整,有条理、一丝不苟,将思路完美呈现在本子上;
四是查。列式计算,得到结果之后,最重要的就是检查工作。检查也是学生最容易疏忽的一个工作,多年教学实践,笔者发现有的学生计算水平低,并非智力水平不够,而是过于粗心、马虎,没有做完题检查题的意识,没有养成科学系统的检查习惯。笔者建议,在解析立体几何体积题的时候,可以采用“倒查”的方式来开展:
首先,检查数字、符号、公式是否正确;
接着,检查思路是否正确;
最后,以计算结果为条件,反面去推算原始条件;
“倒查”是一种高效的检查方式,不仅能检查计算的准确性,也能锻炼学生的思维,使其更灵活、多变,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计算效率,也发展了学生的思维水平,一举两得。
总之,培养学生的计算水平并非一蹴而就的过程,本文以解析立体几何体积为例进行了多方阐述,仅是笔者的粗鄙见解,旨在抛砖引玉,望广大同仁批评指正。在此,笔者呼吁广大同仁,注重从小就培养学生的计算水平,帮助学生打好数学这一基础一环,从而为他们学习更高层次的数学知识奠定扎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J]. 王晓燕. 学周刊. 2020(01)
[2]浅谈数学计算技能的训练[J]. 雷永英. 小学教学参考. 2019(36)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