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大学生心理健康朋辈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时间:2024-08-31

陈立春

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培养适应21世纪现代化建设需要的社会主义新人,是我国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之一。近20年来,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开展得可谓如火如荼,高校普遍都设立了心理健康教育机构。然而严峻的事实情况却摆在我们的眼前:面对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多元化和个性化,单靠高校专业心理咨询老师的力量无法及时有效地缓解学生心理咨询需求量大的问题。针对这样的客观事实,为增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我们开展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朋辈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通过几年的研究,取得以下成果。

一、大学生朋辈心理辅导的必要性和可能性的认知

1.大学生在校日常学习生活中遇到问题寻求商量和帮助对象有同班同学、学校教师、家庭亲友等。其中首先会找同伴和亲人商量解决,而找同伴商量解决又显著优于找亲人商量。在日常问题解决寻求的首要对象是同班同学甚或同寝室的同学。

2.大学生日常遇到问题时之所以更多倾向于朋辈求助,其主要原因具体为:第一,因为都是同龄人,有共同的心理需求,有共同语言,能进行良好沟通;第二,同学间在地位权利等方面是平等的关系,能互相理解支持;第三,同学间朝夕相处,彼此了解较多,有一定的情感信任基础,加之空间距离近,方便联系等。

3.大学生在朋辈同学间求助商量解决困扰的内容是有中心主次层次的。依次为:学习工作问题——情绪情感问题——休闲娱乐问题——兴趣爱好问题——人际关系问题——就业择业问题。

综上,同学、学长等朋辈关系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潜在资源,不仅具有可能性,更具有现实需要和需求,高校应重视发掘和发挥朋辈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拓展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途径和方式。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朋辈教育”的基本理念

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朋辈教育资源的开发和运用,不只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途径、方式的拓展,更是心理健康教育思想观念的转变。

1.促进交往。大学生心理健康朋辈教育发挥作用的内在机制,主要依赖于同龄伙伴间平等的直接的交往关系。因此,应努力营造、创建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平台,如支持创建学生多种社团组织,积极开展各项课外活动,组织丰富的社会交往活动等等,为大学生之间的社会交往创造条件,促進交往,奠定大学生心理健康朋辈教育资源充分运用和有效作用的基础。

2.引导互助。大学生朋辈教育资源发挥效益的过程实质是一种互助的过程,是在学生彼此的直接交往过程中,通过观念分享、意识渗透、精神启迪等互助作用实现的。因此,在高校各领域教育活动中,要注意创设适宜的情境,注意把握时机,因势利导发挥大学生朋辈间的互助效能。

3.共同成长。有效发挥朋辈心理教育资源的作用,要以互相尊重为前提,以互相信任为原则,以共同成长为基本宗旨,这正是朋辈之间交往共建、和谐互助、共同成长的理念。因此,朋辈心理健康教育要坚持发展性原则,以积极心理学为引领,弘扬积极健康的思想舆论,为大学生朋辈间的互助成长创造良好的软质环境。

三、大学生心理健康朋辈教育实践模式

1.构建立体网络,完善朋辈教育管理体系。在学校层面,设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作为领导组织机构,负责全校心理健康健康教育的计划、指导和管理工作;在院系层面,设立大学生心理健康辅导组,作为具体实施机构,负责管理、实施本院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在班级层面,设立心理委员1-2名,负责本班同学的心理健康知识普及和心理健康自我维护的指导工作。如此“立体网络”的建立,使朋辈教育工作及统一管理,又渗透于各个层面,有助于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的全面覆盖,确保大学生心理问题、心理危机的及时发现、及时干预。

2.做好选拔和培养,提高朋辈教育影响力。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如何使潜在的朋辈教育资源发挥其特有的教育作用,前提就是做好朋辈辅导员的开发和培养。

首先心理健康教育管理者,应注意在学生群体中,借助于活动,有目的有意识地进行观察、发现、选拔那些有积极的思维方式,具有爱心、乐于助人等良好人格特质的学生,作为朋辈心理健康教育的可能资源,吸纳到大学生心理健康协会或青春健康同伴社组织中,或发展成为班级心理委员等,成为朋辈教育辅导员。其次,对选拔的大学生朋辈心理健康教育辅导员还要进行初步的培训,如通过讲座和主题沙龙活动,普及基本的心理健康理论知识;通过团体训练活动,培养体验、感悟、分享的能力,培养良好个性品质等,使作为朋辈辅导员的学生个体具有一定的心理学理论知识,初步掌握一定的心理辅导技能,以更有效地发挥影响互助作用。

3. 创设互助平台,拓展朋辈教育途径。朋辈教育作用的内在机制,主要依赖于同龄伙伴间平等的直接的交往关系,通过观念分享、意识渗透、精神启迪等互助作用实现教育影响。我们通过组建大学生青春健康“俱乐部”,建立朋辈心理辅导活动室,建立大学生心语网站和微信社交群,创建青春健康画廊,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朋辈教育”系列主题活动等,多方面营造、创建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平台,促进交往,奠定大学生心理健康朋辈教育影响的外部条件。

4. 开展丰富活动,提高朋辈教育的实效性。心理健康教育能否取得实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主体是否产生真切的体验以及体验的程度,这就需要借助于活动载体,只有在活动中通过亲身的心理历程才能产生深刻的情绪情感体验。因此,要充分利用学校环境条件,从大学生心理发展实际需求出发,营造、开展丰富健康的能让学生亲身经历的体验活动,促使其去体悟、深思和探究,促进大学生主体心理品质和心理能力的有效提高,实现身心和谐健康发展。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