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8-31
【摘 要】南京市江北新区浦园路幼儿园在“秘密探究课程”园本课程建设过程中,努力建构“写满秘密的世界”,通过打造以儿童为主体的参差多态的学习环境和情境,关注儿童学习方式与情境的整合,关注儿童的身心发展,关注儿童的能力提升;努力建构“充盈幸福的村落”,让每一位师生在自然生态、温馨独立的校园中互动、交往,以各种姿态自由、愉快、无限地生长。
【关键词】幼儿园;儿童;秘密探究课程;教师团队建设
【中图分类号】G451【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005-6009(2021)14-0039-05
【作者简介】龚敏,南京市江北新区浦园路幼儿园(南京,210012)园长,高级教师。
罗素曾说过:“须知参差多态,乃是幸福的本源。”从现实意义和教育意蕴出发,对“参差多态”有三种理解,即:世界的丰富性、探究的多样性、成长的多态性。教师和儿童只有对世界充满好奇心,更多触及“参差多态”,才能更多地了解世界,获得幸福感。自1997年起,我们南京市江北新区浦园路幼儿园就将“秘密探究课程”确立为幼儿园园本课程,把“追随儿童、丰富经验、探索世界”作为课程建设总目标,从课程理念、课程内容、课程实施及课程评价等方面坚持不懈进行研究。这个过程中,我们努力建构“写满秘密的世界”,通过打造以儿童为主体的参差多态的学习环境和情境,关注儿童学习方式与情境的整合,关注儿童的身心发展,关注儿童的能力提升;努力建构“充盈幸福的村落”,让每一位师生在自然生态、温馨独立的校园中互动、交往,以各种姿态自由、愉快、无限地生长。
一、读懂秘密:遇见世界的丰富性
“秘密”原指不为人知也不想让人知的事情,而我们幼儿园是把“秘密”当作一个动词来对待,它是指儿童不断探索与思考、追问与回答的过程,是教师不断努力促进儿童发展的过程,也是幼儿园不断通过环境、资源、时间、空间、课程等为儿童学习与生活提供有力支撑的过程。保护儿童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才能帮助儿童更好地遇见世界、拥抱世界。这意味着教师要读懂儿童,了解儿童的兴趣与需要、行为与表现;要读懂自己,明晰自己的职责与能力;要读懂世界,善于发掘和利用有效资源。
1.启迪智慧,建立学习共同体。
“书籍乃世人积累智慧之长明灯。”作为“读书人”的教师更离不开书籍的浸润、引领与启迪。“思可睿读书社”是我园积极打造的学习共同体视域下的教师阅读群体,名字中的“思”代表反思,“可”代表可能性,“睿”代表智慧地运用。读书社以“读懂儿童”为追求,积极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通过好书共分享、同读一本书等阅读活动,带领教师带着困惑走进阅读世界,带着反思走向教学实践,努力成为儿童成长道路上的“揭秘人”。
基于“开放、整合”的阅读理念,思可睿读书社开辟了“图书漂流区”,在这里,每一位教师都是好书共享活动的发起者。她们借助书签、标注、日记等多种形式,简洁地记录下自己对于书中某一句话或某一段文字的想法、疑问,并写下对其他教师问题的解答。教师们得以跨越时间、空间的界限,围绕书中的精彩语句,联系现实生活中儿童的具体行为发散思维,让思想激烈地碰撞,把阅读不断推向深处。
基于“交流、吸纳”的阅读理念,思可睿读书社定期开展“同读一本书”活动。一是教师与教师同读,主要通过“确定话题”“表达观点”“回味收获”等环节,围绕书中某个精彩片段,进行辨析与讨论。二是教师与儿童同讀,主要通过选取有价值的图书,以“我读你听”“我问你答”“你说我猜”“你演我看”等形式倾听儿童的声音,观察儿童的表现,走进儿童的心灵世界。
2.连接经验,分享成长“微故事”。
教育经验不仅需要积累,更需要不断整合。我园的管理文化以故事分享的方式运行,彰显着真实性、情境性、探究性、反思性和生长性。我们倡导每一位教师把零散经验系统化、个别经验典型化,在主题故事会中进行分享交流,让听故事和讲故事的人实现有效的经验连接,从而不断地读懂自我、调整自我、发展自我。
我们的主题故事会分为三种类型。一是管理故事会,由园领导主持,每月开展一次,通过讲述“秘密与教师相遇”的故事,引领教师在发现儿童的过程中发现自己、塑造自己,不断提升自己的观察分析能力、创设环境能力、活动组织能力和课程评价能力等。二是课程故事会,每学期开展一次,每次以一个班级为讲述的主体,可由一人讲述,也可由该班级两位教师共同讲述,通过分享“秘密探究课程故事”,展现教师遭遇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帮助教师促进自身教育经验的积累和教育观念的更新。三是成长故事会,每年开展一次,全体教师参与讲述,通过讲述“课程:幸福成长故事”,帮助教师在思考和感悟中进一步剖析自己,促进教师自主成长。
饱含情感、彰显智慧的成长“微故事”讲述,为教师营造了宽松、民主、信任、互助的良好心理环境,形成了一个“精神共同体”,体现了一种积极、健康的教师文化。
3.借力引智,成就发展幸福力。
作为教师,成长是我们幸福的源泉。当我们感受到与儿童一起成长的喜悦,听到自己生命拔节的声音,才能把普普通通的每一天变得有滋有味,才能真正品味出教育生活的幸福。在秘密探究课程的研究中,教师们常常遇到困惑与不解,为了保持教师的工作热情和积极心态,我们会通过“借力引智”的方式帮助教师明晰方向,获得成长。一是导师引领。我们根据教师的工作需要,把导师分为三个层级:顶层为理论研究者,由科研专家、大学教授组成,主要引领教师的教育理念和专业发展方向;中层为实践研究者,由教研员、名师组成,主要引领教师的课程设计与课程实施;第三层为学习合作者,由幼儿园领导班子、中层和骨干教师组成,在与教师相互研讨、观摩、合作、分享中完成一定的任务。二是职业引领。我们根据课程实施的需要,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发挥相关领域专业人员的作用,如警察、医生、科研人员、博物馆工作人员、非遗传承人等,帮助教师和儿童拓展思维、开阔眼界。
专家学者、教研名师、专业人员的一路陪伴和指引,让我们的教师和儿童接触了多样化的事物,感受到生命的多样性和世界的丰富性,获得了更多经验,迅速生长。
二、设计秘密:呈现探究的多样性
我们的秘密探究课程提倡把探究作为儿童学习的重要方式,从增强儿童的学习力和成长力出发,关注课程环境、课程内容、课程评价的设计;倡导环境设计自然化、儿童化、教育化,内容设计游戏化、生活化、经验化,评价设计综合化、多元化、科学化,为儿童的深度探究提供更多可能,鼓励他们用多种方式表现表达探究的过程和结果。
1.设计生动而深度的课程环境。
环境是幼儿园课程的根基,环境的状态会影响儿童学习的状态。我们的环境创设主要关注三个方面:一是生态环境,以自然和谐的状态为导向,通过创设沙水区、花树果树区、种植饲养区等,帮助儿童在观察、操作、摆弄、实验中,潜移默化地明白人与动植物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形成“天人合一”的生态意识。二是游戏环境,以自主开放为核心导向,通过创设工作坊、建构室、科技馆、探秘屋等,满足儿童爱玩的天性,帮助儿童在设计、交往、合作、探索中,激发兴趣和信心,激活想象和创造。三是学习环境,以解决问题为核心导向,通过创设班级学习域、户外体验场、社区生活圈,打破学科边界、场域边界,融合教与学,让教师和儿童共同生活、学习和探究,在反思、调整、归纳中提升综合素养。
我们的课程环境为儿童提供了不同材料与活动,既关注了情境的内涵,也关注了情境的外延,更关注了儿童的学习经验和学习方式,以多元、多层次的情境,满足儿童多维探究的需求,让儿童有亲历性、体验性、完整性的参与,让学习真正发生。
2.设计合理而开放的课程内容。
儿童是完整的人,不仅要重视其认知能力的发展,更应注重其良好性格、情感态度、社交能力的形成。为此,我们一直在努力寻求能让儿童经历和感受到美好世界、美好生活的合理而开放的课程内容。
秘密探究课程突显丰富有趣。如其中的“系列性探究活动”,根据儿童的兴趣、问题,师幼共同商定有价值的内容,并围绕这一内容设计若干个相互间有联系、循序渐进、层层深入的探究活动。活动内容关注纵向和横向两条线索,纵向是根据小、中、大班不同年龄段儿童的身心发展、能力水平等,尝试探索同一事物或现象;横向是在同一主题的探究中,教师根据相同年龄段儿童的不同兴趣、经验、需求,开发适合本班孩子发展的活动。
秘密探究课程是与儿童周围的社会生活相联系的。如其中的“主题式探究活动”是从儿童发展的整体性出发,利用生活中的事物和资源、问题和机遇,在观察分析儿童的内在需求和个别差异基础上进行设计的。活动内容关注领域、环境、资源的相互渗透和有机整合,使儿童从被动地学习到主动地参与、融入,使儿童的学习更加整体化、生活化、主体化。
秘密探究课程是与儿童的经验相联系的。如其中的“班本化探究活动”更加注重课程的个性化、自主性与实效性。教师将本班孩子的生活感受、知识经验、兴趣爱好和能力发展作为活动设计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用生成性的眼光对待教育过程中的变化,随时改变预先的课程设计,从孩子关注的事物、话题入手,引领孩子共同寻找课程线索,使课程的内涵日益丰富。
3.设计综合而多元的课程评价。
我们的教师团队注重对儿童课程学习过程中探究意识、探究能力、探究品质的评价,积极探索综合、多元、科学的评价方法。
我们建构了基于儿童多维探究的表现性评价。我们从儿童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探究能力、表达能力、记录表征能力、科学兴趣、自主学习能力等方面研制了《儿童多维探究综合能力评价分析表》,借助量表进行前测和后测。同时,教师还通过作品分析等多种形式对儿童进行评价,让儿童的学习与发展真正“可见”。
我们建构了基于场景建构的形成性评价。我们对应场景建构的阶段将评价划分为设计评价、实施评价和成果评价三个基本阶段,并对每一个阶段中儿童的参与状态、行为表现进行观察记录、深入分析、研讨诊断,以此判断儿童发展的现实水平及需要,不断优化场景建构的环境和材料,改进对儿童的指导方法和策略。
我们建构了基于家园共育的发展性评价。我们通过与儿童谈话交流,引导儿童学会自评;通过成果展示、互动分享,引导儿童学会互评;通过开展家园互动活动,引导家长参与评价;通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让社会也成为评价的主体。该评价不是针对某一个活动,而是持续性的,关注个体的纵向发展。
三、发现秘密:支持成长的多态性
每个儿童都是一个独特的个体,他们不仅对事物充满好奇,本身也藏有“秘密”。儿童的秘密是丰富的、天真的、独特的,教师发现儿童秘密的过程就是教育发生的過程,就是支持儿童成长的过程。我们的教师在实施秘密探究课程中一直努力看见儿童、解读儿童、支持儿童,追随儿童天性自然发展。
1.角色体验,唤醒儿童意识。
有效的学习应从体验开始,进而发表看法,然后进行反思,再总结形成理论,最后将理论应用于实践。我们的角色体验是教师研修的一种方式,采用情境模拟的方法,由教师体验儿童的身份,对真实发生在教育实践中的问题或困难进行模拟或虚拟再现。角色体验一般有三个流程:一是思考,想象自己如果是儿童会怎么想,会用这些材料做什么、怎么做。二是模拟,根据所提供的材料亲身体验、实际操作。三是研讨,共同分析问题、分析儿童,归纳出教学规律,解决教学困惑。
通过角色体验,教师像儿童一样学习,在感知、探索、反思、交流中进一步审视儿童,了解儿童的学习特点和学习方式;进一步审视课程,思考课程设计的合理性、材料选择的适宜性、方法策略使用的有效性等,真正参与到学习中,做学习的主导者,实现主动发现、积极感悟、自我觉醒,朝着专业化的方向发展。
2.思维风暴,生发问题意识。
思维风暴是教师间交流不同观点、碰撞智慧的过程。我们通常以教学实践中的问题解决为导向,在自由、民主、和谐的氛围下促进教师互动研讨,帮助教师提升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在实施秘密探究课程时都会通过思维风暴的方式进行课程审议:一是实施前的分析性审议。以年级组为单位,面向组内教师征集问题后向全园教师发布公告,确定好时间、地点,邀请其他年级组感兴趣的教师参与问题研讨,为课程设计做好铺垫。二是实施中的研讨性审议。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借助有目的的持续性观察,依据儿童参与活动的情况判断课程内容的适切性,及时开展年级组审议,对不适宜的活动进行及时调整,力求让活动更好地支持儿童的学习与发展。三是实施后的反思性审议。教师需要回顾并梳理课程实施中有困惑或有价值的事件,再次进行年级组审议,不断优化园本课程的设计与实施。
思维风暴充分激发了教师们的问题意识,这不仅是一种研修模式的创新,更是一种理念的创新。每一位教师的问题提出都是基于儿童立场,真正做到了把儿童看作儿童,让儿童成为儿童。
3.多维联动,激发主体意识。
多维联动旨在丰富群体间的联系途径,主要是指通过构建不同的群体,促进教师之间的联动,吸引每位教师主动参与,提高教师的学习积极性。一是同盟联动,所谓同盟指开展专业学习的群体,如年级组、学科组、课题组等,主要通过定期开展项目研究、学科教研、课题研究等,帮助教师深化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二是梯队联动,主要通过骨干教师与青年教师间开展师徒结对来发挥骨干教师的“传帮带”作用,促进骨干教师不断学习,帮助青年教师快速成长。三是线下线上联动,线下突显紧密性研讨,教师围绕研讨主题自由组合、主动联系、积极互动;线上突显宽松型研讨,主要借助微信群、QQ群开展答疑解惑、案例分析、思维碰撞等,通过智慧云盘、微信公众号开展资源共享、故事推送等,提高了学习的效率。
幼儿园课程建设是一项长期、复杂的工作,在秘密探究课程建设的过程中,浦园路幼儿园的每一位教师都经历着从无从下手到尝试作为的创造性劳动,体现了一种自我唤醒的成长状态。如何深化秘密探究课程的研究,将是我们未来持续关注的核心问题,我们会不断地实践、创新,让“秘密”在浦园路幼儿园无限地生长,使每一位儿童受益,使每一位教师获得职业幸福感。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