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校长在推动学校变革中的主体作用

时间:2024-08-31

赵炳红

《变革学校——一位中学校长的口述史》一书由南京外国语学校仙林分校(以下简称“南外仙林分校”)原校长钱铁锋口述,经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齐学红教授访谈整理,于2020年7月正式出版。该书通过对钱校长的口述访谈,从校长生活史的考察中,透视学校变革的发展变化历程,揭示了校长在学校变革中主体作用的发挥。从“教育力与教育关系”的理论命题中提出“顺其自然”的校训,到学校“三项中心工作”的付诸实践,该书为我们呈现了一个“教育家办学”的典范,为理解中国基础教育改革提供了一个独特视角。笔者作为南外仙林分校学校变革历史的见证者,深为钱校长的主体变革精神、极具创新性的办学实践、作为教育家的实践智慧所敬佩。其中,感触颇深的主要有以下三点。

积极探索、乐于创新的校长素养

南京外国语学校仙林分校是2002年创办的一所民办学校。这所学校的发展历史本身就是一部不断改革创新的历史,进而走出了一条“南外仙林之路”。主要源于以钱校长为首的领导团队所独有的精神风貌、学识底蕴、思维方式、观念形态,以及长期积累形成的实践品质。“学校变革”的背后彰显了学校领导团队的主体精神和对教育规律的把握。

“变革”即“创新”,它体现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对社会发展趋势的敏锐性以及对青少年未来发展要求的全面把握。作为一所民办学校,钱校长不仅要将南京外国语学校的办学宗旨发扬光大,还要根据民办学校的特质与社会发展的需要,以国际化的视野进行全方位的创新实践。变革学校所需要的积极探索、乐于创新的校长素养,可以追溯到钱校长的个人生活史。钱校长曾任南京外国语学校的副校长,经历过下乡知青、工厂实践的生活磨炼,在改革开放背景下来到江苏教育学院(现更名为江苏第二师范学院)专攻教育学等系列专著,长期钻研辩证唯物主义哲学理论等,使他得以将博览群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形成了对教育改革的整体性思维和广阔视野,得以站在教育内外部系统中思考基础教育改革的宏观及微观问题,进而孕育出“教育必须改革”的强烈愿望以及对学校教育的新构想。20世纪90年代中期,钱校长经过反复思考,决定走出“南外”的公办教育体制,追求自己的教育理念,先后到苏州、浙江等地創办民办学校,进行了一系列的大胆改革和创新。

在南外仙林分校的办学历史上,钱校长得以全面实现了他对民办学校改革的整体构想:从物态文化、机制文化(包含制度建设、机构建设、行为建设等)到精神文化(包含学科建设、活动建设、教学建设、评价建设等)。其中,钱校长的哲学底蕴是南外仙林分校得以“与时俱进”全面发展的灵魂。“顺其自然”的校训以石刻的形式竖立在学校门口,提醒全校师生及家长时刻铭记,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都要尊重科学,按客观规律办事,这样才能将教育理想转化成现实。

“教育力与教育关系”理论命题的提出

南外仙林分校开办之初就将“顺其自然”即尊重客观规律的哲学思维镶嵌在师生的思维底蕴中,成为建构优质学校文化的奠基石。如何将这一哲学原理渗透在学校教育的每一个领域及环节之中?钱校长进而提出了“教育力与教育关系”的理论命题。教育力与教育关系两者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的活学活用。教育力是教育功能与成果的显现,教育关系则是学校教育中各要素的系统思维架构。教育关系的优化有助于学校教育目标的实现,即教育力的提升。

“三项中心工作”的构建

基于科学世界观及其方法论,根据民办学校教育特质提出的“三项中心工作”,即“理想教育,课堂教学改革,班级管理体制改革”,成为实现教育力与教育关系协调发展的切入点和突破口。其中,理想教育是学校教育的灵魂,是促进学生主动成长并逐渐达成教育目标的内在动力。理想教育必须要有相应的教育内容和指导机制,这就要结合学校另外两项中心工作:课堂教学改革和班级管理体制改革。

课堂教学改革是对学生进行理想教育的基本载体,除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素养之外,还促进学生确立人生理想目标。课堂教学是促进学生拓展认知领域、多元智能与相关实践相结合的主阵地,通过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进而将其转化为学生的“知”“情”“意”“行”“能”等心理成长要素,形成主体性人格。而要达成这样的整体教育目标,课堂教学必须不断改革、提升与优化。

班级作为青少年社会化与个性化发展的重要场所,对青少年素质的完善与提升至关重要,以班级教育小组集体负责制为核心开展班级管理体制改革,除了可以有效配置班级人力资源之外,还是班主任与任课教师、学生乃至家长合作建构优质班级文化的沃土,也是学校、班级教育关系构建的具体体现。

在“三项中心工作”中,理想教育是学校一切工作的核心,旨在引领学生树立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个人理想,这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动力系统。课堂教学改革与优化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平台和基石,班级管理体制改革是教育力与教育关系得以实现的重要载体。三者有机统一,构成了学校变革的三大支柱。

总之,南外仙林分校在短短十几年的发展历史中,创生“教育力与教育关系”理论命题,所构建的学校“三项中心工作”形成独具特色的“南外仙林经验”,成为南京市、江苏省乃至全国民办学校的一面旗帜,对于改变当下愈演愈烈的“应试主义”为基础的教育生态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其中,基于全员育人环境营造和班级教育关系重组的班级管理体制改革的成功经验,已经在镇江市润州区全面推广并取得显著成效,成为这项改革的科学性、普遍性的有力佐证。

(作者单位: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所)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