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于“教育爱”中彼此成就

时间:2024-08-31

余颖

当疫情中“停课不停学”的教育行动遇到浩瀚汹涌的网络媒介与教育资源时,作为教师的我们,于突围“技术盲”“互动难”的困境中,忽然发现似乎“全民皆可为网师”,蓦然惊觉“传道授业解惑”已非教师的“独门绝技”了。

如此“本领恐慌”倒逼着我们追问:师者,于努力实现“立德树人”使命中的独特性与专业性究竟在哪里?

比照人与其他物种的不同,展望“未来已来”的人工智能以及呼之将至的“几乎任何领域中比最聪明的人类大脑聪明很多”的超人工智能,可以让我们更清楚地看到人的社会属性与精神生命的独特意义。

“教学即交往”“教育学首先是关系学”,这些观点告诉我们:育人目标导向下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建构与互动,尤其是师生关系的建构,是最为体现教师专业尊严与教育效益的关键。

而作为“一股巨大教育力量”的师生关系,是以爱为灵魂的。

育人视角下的“教育爱”是真实、理智与平等的,它意味着尊重儿童的身心特点,理解儿童发展的阶段性、顺序性、不平衡性,以对儿童的移情之心,站在儿童的角度思考问题,走进儿童的心灵世界。当然,“教育爱”也应是温暖、包容与慈祥的,因为“六七岁到十一二岁的小学生正是身心迅速发展的时期,个性逐渐形成的时期,他们需要母亲般的温暖和爱抚,他们需要欢乐的环境,轻松活泼的气氛,他们应该得到和谐的协调的发展……”(斯霞語)。故此,在父母长辈亲情之爱基础上了解儿童、保护儿童、全心全意为儿童发展的教育之爱,才是成就全面发展、个性鲜明、健康活泼的“完整的儿童”的“沃土”。

“热爱学生是最大的师德”,这就意味着“教育爱”不只是技术层面的,更是具有精神性的人文价值。它是一种稳定而平和的心境,兼具温柔与激情,散发着人性的纯净与慈祥,对儿童的一言一行表现出高度的敏感性与感受力。教师对教育的执着不仅出于责任感,也出于兴趣和热爱。这份对“教育爱”的情感是教师最强烈而持久的内驱力,因之方有对教育的执迷,方有着眼于儿童的当下与未来的教育自觉,方有对“理解儿童、支持学习”的策略、方法与细节的反复琢磨,方有迭代创新、追求教育智慧的“永远在路上”的坚持。可见,“教育爱”作为一种内蕴丰富而淳厚的复合性素质,成为教师人性美善之爱、职业道德之爱、公民责任之爱的综合,它既保障着教师专业化的道德方向,又提高着教师的教育效能和内在品质。

努力培育以爱为核心的师生关系,在尊重、赏识、支持的生态环境中相互依存、彼此信任,实现教与学在爱的方式、策略和环境中完整而和谐的统一,在“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的美好互动中丰盈彼此、成就彼此,我想,这正是教师这一职业尊严与生命价值之所在吧。

(作者系南京师范大学附属小学校长,江苏省特级教师)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