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轨道交通地下工程的防水技术探讨

时间:2024-08-31

李浩

【摘要】轨道交通工程是一项多专业、多学科的系统性工程,是改善城市交通状况、方便市民出行的民生工程,同时也是展示城市经济发展水平、体现城市竞争力的名片。轨道交通已进入全面建设阶段,充分总结已建及在建轨道交通建设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积极运用到后续轨道交通线路建设中,必将进一步提高轨道交通建设质量,提升地轨道交通建设水平,并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城市建设助力。鉴于此,本文主要分析轨道交通地下工程的防水技术。

【关键词】轨道交通;地下工程;防水技术

【中图分类号】U231

【文献标识码】A

1、轨道交通地下工程防水技术的价值

轨道交通地下工程的建设中防水工程是检验质量的重要方面,目前国内城市轨道交通地下工程防水措施严重不足,存在诸多问题。安全、使用性能和寿命是建筑的属性,也是最基本的要求,从这三个因素上都要求地下防水措施具备突出的效果。地下水渗透会发生在建筑多个位置,包括有地下室、地板、墙体等,渗漏会严重危害到地下基础建筑的安全和稳定。如果地下防水工程不达标,就会影响到整个项目的安全,例如地下环境渗透导致的空气潮湿,对建筑地下的金属类结构造成侵蚀,尤其是起到承重作用的钢筋类材料会大大降低其强度。由此可见,加强地下水防水处理是轨道交通的关键环节,既是保障轨道交通质量的需要,也是满足用户需求的基本条件。因此,施工和设计单位应重视防水处理,尤其是地基和地下室重要的位置,要把好质量关卡,落实防水措施。

2、确定结构防水等级以及标准

地下车站主体及机电设备集中区、出人口、风亭等,防水等级为1级。不允许渗水,结构表面不应有水渍。

连接通道等附属的结构防水级别为二级,结构顶板部位不允许存在滴漏,其它结构部位也不许出现漏水现象,结构的表面可有少量湿渍,但渗漏湿渍总面积不得大于防水施工总面积的2/1000,结构的任何部位100m2防水面积上的水渍痕迹不得超过3处,并且单个水渍痕迹的最大面积0.2m2。结构任何100m2防水面积水渍量<0.15i/m2d。

3、轨道交通地下工程的防水技术

3.1顶板防水层

(1)不得在雨、雾、雪天气、五级风以上的天气,及施工环境温度<5℃或者>35℃:实施:C6涂膜固化前如出现降雨现象,应当对已进行防水处理部位及时做好保护工作。(2)涂膜防水层需得涂抹均匀、不得出现裂痕及掉皮、鼓泡、露胎体和皱皮等缺陷。涂膜防水层与基层间应当粘结牢固,不得有空鼓、砂眼、脱层等现象。(3)涂膜交接部位应当涂抹均匀,涂抹重合部位>5cm。(4)墙面涂料防水层成膜后应及时施作保护层,固定点数应≥4點/m2。进行关键的防水工程,根据地下室情况合理选择卷材,并在使用前进行质量检测,铺设卷材时应确保其均匀性和平整性,这需要施工人员严格操作,且拥有较高的施工技术和水平,保护层的施工建议采用钢筋混凝土效果最佳。

3.2柔性防水层施工工艺

(1)如果实际采取“外防内贴”法进行防水层施工,应该采取空铺、点粘、条粘或机械固定等几种方法来对防水卷材进行铺设,以此来有效避免防水内部结构与围护结构产生差异沉降后造成防水层出现损坏。

(2)通常会使用直接过渡或间接过渡来进行侧墙防水层之间的过渡构造施工,如图 1 所示。

(3)防水材料材质以及细部构造差异会使得防水加强层施工方法出现差异。具体施工方法如下:①防水层铺设之前首先要完成阴阳角加强层施工,防水卷材施工采取“外防内贴”的情况下,必须在完成防水层铺设后再进行防水加强层施工。②针对施工缝防水加强层,要将其设置在现浇混凝土结构和防水层之间,具体如图2 所示。③要充分保障变形缝防水加强层材料延伸率不能超过 300%,而且还要保证防水材料能够与现浇混凝土结构实现良好粘贴。

3.3细部构造防水

(1)桩头部位

由于过渡部位柔性全包防水层施工难度大,因此通常会采取刚柔过渡方法来强化防水施工。现浇混凝土结构底板与桩身实际产生的沉降差异非常小,因此必须针对桩头保证其刚性防水施工质量,同时要针对刚、柔防水层严格进行过渡密封处理。

(2)施工缝

中埋式钢边橡胶止水带、中埋式钢板止水带、遇水膨胀腻子条等是当前轨道交通地下工程施工缝防水施工中应用比较广泛的几种防水材料。针对施工缝制定防水方案的时候,要与土建施工和施工缝具体位置进行充分结合,这样才能让施工难度得到有效控制,并有效保障防水质量。

(3)变形缝和诱导缝

变形缝和诱导缝防水方案选择性比较小。目前针对轨道交通的变形缝以及诱导缝主要使用是密封胶、防水加强层、中埋式钢边橡胶止水带等组合方式。在大量的实践应用中发现,柔性防水层、中埋式止水带是目前针对变形缝以及诱导缝主要能发挥良好防水效果的施工方式,而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外贴式止水带以及密封胶嵌缝的实际防水效果并不理想,在一些城市轨道交通防水工程中的变形缝以及诱导缝施工过程中外贴式止水带的应用已经逐渐被取代。

结语:

随着国内各大城市的经济发展,市民对便捷、快速的交通需求不断提高,使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的数量和规模不断扩大,而混凝土结构以良好的可模性、耐久性、耐火性等特点,成为轨道交通建设中最常见的一种受力结构形式,质量好坏直接决定了工程的质量和使用年限。但由于混凝土结构自重大、抗拉强度低,施工过程中稍有不慎即可导致裂缝产生,不仅影响结构的观感质量和整体质量,而且对人身安全构成潜在威胁,对施工企业也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由此可见,本文的研究也就显得十分有意义。

参考文献:

[1]徐理.轨道交通地下工程防水技术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9(30):150.

[2]黄史良.轨道交通地下工程防水技术分析[J].居业,2019(04):100.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