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谈谈如何激发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时间:2024-08-31

梁应祖

摘要: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当学生对一件事情有兴趣之后,他就愿意去学习,愿意花费时间去研究。小学语文学习也是这样,只有把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起来,才能够让学生乐于学习语文。当学生拥有了这样的心理倾向之后,就会从被动学习者成为主动学习者,这不仅对学生培养良好学习习惯具有巨大作用,还能够让学生真正做到有意识地接受学习。

关键词:小学语文;学习兴趣;有效策略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语文学习兴趣很难培养,多因死记硬背而造成消极的学习心态。但学习兴趣又是一种必不可少的持续性学习动力,所以有必要深入探究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怎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语文学习兴趣的客观表现

(一)学而生趣,先于课前

很多小学语文教师以为自己的课堂教学设计有误,学生才对语文知识索然无趣。实际上,学生形成语文学习兴趣先于课前,而后才是课堂之上。经验丰富的语文教师可以发现,预习较好的学生课堂表现更为积极。这是因为在学生认知层面上已经对所学知识产生了初步理解,学生潜意识想验证自己的预习设想和猜测。所以,真正充满语文知识学习兴趣的学生在课前预习阶段的表现更为积极。

(二)学有乐趣,发于课堂

小学生的自我表现欲还是很高的,这是一种学习兴趣的本能,促使学生在课堂上积极表现自己对语文知识的理解,希望得到老师和其他同学的认可。但这种表现欲能否持之以恒,还要看在课堂上是否能够充满愉快的学习体验。学生感受到课堂发言、课堂互动、课堂知识积累等多方面的乐趣之后,学习语文知识的興趣度也会随着增加,而且会将这种快乐的学习情绪传递出去,形成良好的课堂氛围,促进全班整体学习兴趣的积极发展。

(三)学而知趣,见于课后

产生学习兴趣并非小学语文课堂的最终目的,从学习认知维度来看,对语文知识最为根本的学习兴趣表现在于课后。学习兴趣较高的学生,对于课上未能通晓和记忆深刻的知识点会主动完成课后复习。在课后能够主动总结所学知识点、挖掘语文知识难点、以及将课上知识点进行巩固和深入,都可以认为是一种良好的语文学习兴趣表现。所以,先于课前的是因预习而产生的学习兴趣,鸣于课堂的是基于表现欲而形成的语文学习兴趣氛围,最终却要见于课后的学而知趣的行为表现。

二、激发小学生学习语文兴趣的有效策略

(一)利用课前导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小学语文的课文难度并不是很大,多以写人的文章和语言类故事为主。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的时候,可以巧妙设置一些导语,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通过这些导语,小学生可以迅速进入学习状态,教师还可以通过导语将新旧知识联系起来,增加新知识的意义,同时帮同学们巩固之前学过的知识。教师对于导语的设计,要依据学习内容进行调整,可以是与学习内容有关的一个故事或者现实生活中的一个小例子,还可以介绍所要学习的文章发生的背景,作家的生平。教师在对导语进行讲述的时候,要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来进行讲述,发挥语言的魅力,将小学生带入到导语讲述的情景之中,这样,小学生的注意力就被吸引过来了,小学生对文章的兴趣也更加的浓郁,很想知道接下来到底发生来了什么。

例如,在学习课文《春夏秋冬》时,教师可以介绍当下的季节,并询问小学生,这个季节有什么特点,除了这个季节还有别的季节吗?在得到小学生的回答后,教师可以继续详细介绍四季,让小学生了解不同的季节的特点,体会季节的流转与更替。在学习《梅花魂》时,教师可以先介绍梅花的习性和特点,要特别突出梅花在冬季开放,能够傲立雪中,这就是梅花的品格,也是梅花的精神,之后,就可以自然过渡到文章的学习之中。

(二)通过学习难点激发学生学习欲望

教学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双边互动的活动,设置疑难环节可以增加师生之间的互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兴趣。教师向小学生提出一些有难度的问题,可以让小学生积极去寻求问题的解答,找到问题的答案,即使找不到答案,也能够发现学习的乐趣与探索的快乐。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对小学生积极地进行引导,鼓励小学生去发现,同时要允许小学生犯错误,不要因为学生的一些小错误就批评学生。

例如,在学习《猜字谜》时,教师可以找一些有难度的字谜让学生来猜,学生可以自由发言,按照自己的理解来解字谜,之后教师再公布正确答案,老师还可以教给学生一些解字谜的方法。学生猜对了字谜之后,会有更高的成就感,探索欲望也被充分激发了出来。在有了探索欲望之后,学生也更愿意去探索其他的事物,在语文的海洋之中遨游。对于本来探索欲望就很强的学生,我们也要保护他们的探索欲望,让他们自由地去探索,这能够充分发挥他们的优势,激发他们的潜能,实现各方面的全面发展。

三、引导学生利用主体地位进行学习

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突出强调了要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这也是对传统教育的改变。传统教育更突出教师的主导作用,课堂以教师为中心,教师也并不重视学生的兴趣、需要、生活,学生对于教师所说的不能提出质疑。落实新课改的理念之后,教师在教学中将采用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更加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将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更好地结合起来。要做到这些,教师就要转变教育观念,将自身的位置摆正,与学生平等对话,从学生的学习情况入手,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有效开展各项教学工作。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做学生学习的引导者,给学生自主探索的时间,教学要留有余地,让学生自己去探索问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例如,学习《荷叶圆圆》时,教师可以先让同学们用自己的方式将荷叶呈现出来,同学们可以通过画画、拍照、手工等各种方式来表现荷叶,在正式上课时,可以让学生去分享自己展现荷叶时的想法。这可以让学生更多参与到课程中来,不仅提升他们的学习兴趣,还可以增强学生思维的发散性,发展创造性思维。另外,小学语文课堂还可以开展各种综合实践活动,这可以扩展语文学习的实践和空间,将语文学习与生活更好地联系起来。

三、结语

综上所述,语文学习兴趣的客观表现是学而生趣、乐趣、知趣,且体现在课前、课上、课后。本文分析了小学语文课堂学而无趣的根本原因可知,无智苦学、无果利学、无问向学,均为学生对语文知识具有无趣感的关键因素。建议小学语文教师通过课前预设趣味问题来引发自学乐趣,在课中构建趣味辩题来创造互动乐趣,再通过课后深入趣味命题,帮助学生形成反思乐趣。

参考文献

[1]刘贤闻.启动学导机制丰富学习体验——小学语文“学导课堂”构建教学探索[J].小学教学研究,2021(5):50—51.

[2]陈秋.巧设方法,学趣兼得——关于小学写作教学的几点思考[J].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2020(9):23—25.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