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8-31
沈培翠
背景介绍:在区域活动中,美工区里投放了多种不同材料,而幼儿对于折纸的兴趣也比较大。折纸是一种良好的美育也是动手动脑的一种技能教育,能促进孩子的智力。于是针对中班幼儿在美工区中,幼儿是否能看懂折纸示意图,并粘贴添画进行个别化学习与探讨。让幼儿看折纸符号自己学折纸,即在理解各种线、箭头等特别符号含义的基础上,逐步学会看符号折纸,根据自己的想法粘贴添画。
案例描述:
片段一:
A、B两名幼儿各取一张绿色折纸,并在筐里拿了一张示意图。B幼儿看了一眼示意图,动手折好说:“折好了”。这时,A幼儿提醒她小猫的头还没有折,B幼儿又看了示意图,把小猫的头折好。
片段二:
B幼儿取水彩笔开始画小猫的眼睛,A幼儿等着B幼儿画好后,用她的笔开始画。B幼儿开始装饰,拿出一张长方形的纸做底衬,取出双面胶,将小猫的反面贴上胶,粘贴到长方形的纸上,拿出油画棒开始添画小猫的身体。A幼儿画好后把水彩笔放好盖子盖上,拿出一张紫色的长方形纸,取出双面胶贴在小猫的反面,也将小猫粘贴在纸上,老师提醒B幼儿把油画棒放在中间一起用。A幼儿用绿色油画棒添画身体,在紫色纸上面绿色颜色不明显。B幼儿添画了小猫身体,白云、太阳、蝴蝶,A幼儿添画了小朋友放风筝,B幼儿画好后,老师问:你的小猫在干什么?B幼儿说:“小猫看见了花和蝴蝶,小人是小猫的主人。”
案例分析与反思:
纲要中指出:幼儿学习的过程是主动探索的过程。教师要为幼儿创设探索的环境,引导幼儿在玩玩、做做、试试、想想等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动手动脑的能力,鼓励幼儿乐于合作、交流与分享。而在活动中,将小小的方形纸变出不同的形象是折纸的魅力,也是孩子们很喜欢它的原因。对于中班的幼儿来说,抽象思维还没有完全建立,在投放材料折纸示意图应以一定的具体形象,因此对于折纸示意图来说应该以符号来表示,更方便幼儿理解。
在区角游戏中,对于能力强的幼儿,教师给予语言上的提示,更引导能力强的幼儿来教教能力弱的幼儿。这既让不同层次的幼儿都有了动手操作的机会以及体验成功的快乐,也能让幼儿产生互帮互助的良好意识。
1、材料的提供呈现层次性。考虑到幼儿能力层次上的差别,在区角游戏的材料提供上,也应该体现出层次性。例如案例中,可以提供已经有折痕的纸张,让能力弱的幼儿也能够尝试并成功,一步一步地挑战更高的难度;还可以提供一些稍微有点难度的折纸示意图,让能力较强的幼儿自己探索示意图上的线条、箭头等,既满足了中班幼儿的好奇探索精神,也能在直观形象上让幼儿感知折纸形象产生的方法。
2、清晰的图示引导。在折纸游戏中,清晰易懂的图示尤为重要,能够让能力强的幼儿看着图示一步一步照着做,也能够让能力弱的幼儿在教师的提醒下也尝试去做。
3、让折纸和粘贴相结合,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及审美能力。
折纸粘贴画深受幼儿的喜欢,且容易为幼儿所掌握,准备好背景底衬,幼儿经过自己构思,把折好的作品粘贴上,在添画一些适合的背景即可。对于中班幼儿来说,折纸粘贴画就应该以折纸作品为主,而添画为辅。比如,折好各种鱼、龟等粘贴海底世界,添画一些水草等;用房子、大树、小鸟、蝴蝶、小兔和蝗虫等组合粘贴一幅美丽的风景画。还可以利用折纸粘贴故事情节画面。比如,粘贴《猫和老鼠》、《龟兔赛跑》等有利于幼儿加深对故事情节的理解和掌握,同时,引导幼儿根据自己的作品进行讲述画面内容,又提高了幼儿的表达能力。它既发展了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又培养了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审美能力。
在案例中,幼儿在折出小猫的基础上,进行平面粘贴,画面会呈现半立体状,大胆尝试运用学过的绘画方法,使用不同的画画工具,加上自己的已知经验添画出不同形态的小猫,小猫在哪里,在做什么,构成了一幅可爱的小猫画,幼儿在操作中也比较感兴趣。同样这种方法可以促使幼儿园折纸教学的延伸和发展,比较适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幼儿会对这样的画面粘贴产生浓厚的兴趣,在做做玩玩中增强了创造美的能力,这样还会有利于幼儿保存折纸作品。
综上所述,折紙活动在幼儿园的手工教学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它将为幼儿手和脑的进一步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同时也是开发幼儿智力的好方法。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