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融教学于生活

时间:2024-08-31

周丽

摘要:陶行知先生提出“生活即教育”,他所推崇强调的是供给人生需要的教育。学科教学,不能仅仅锢囿于书本,只有与生活结合,才能彰显生机活力。突如其来的疫情,延迟了开学。然而停课不停学,当下,在“众志成城、防疫抗疫”大背景下,更应激发每个学生去发现生活中的真善美,感动于生活中的义无反顾、执著逆行,振奋昂扬“抗疫”精神。在古诗文教学中,更应充分挖掘古诗文中的“真善美”,与生活相融,滋养学生,鼓舞奋发。

关键字:生活教育,古诗文教学,抗疫精神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陶行知先生“生活即教育”理论中指出: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必需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

语文学科教学,要充分挖掘文本中的精髓、实质,与生活、实际相协互融。共同促进学生的长远发展。

课例设计的缘由:

停课不停学,沸沸扬扬的线上教育,学生在家继续自觉地学习,是学生在这特殊时期独特“抗疫行为”。如何能让学生在学习中能耐得住寂寞,学得出效果,在这特殊时期磨炼他们的意志品质呢?语文学科的德育指引功能将发挥积极作用,语文学科是通过一篇篇文质兼美的文章来彰美启智的。联系当前疫情,挑选适宜的文本,在教学中联系实际,让学生在学习课本知识的同时关注社会、关注社会积极正能量的事件人物,不断在潜移默化中成长自我。古诗文蕴意丰富,言简意赅却又耐人寻味,更易激发联想想象,疫情当前,学习古诗文,由古诗文的意境联系现实处境,与诗人感同身受、与诗情共鸣、感悟当下,提升素养。

课例设计目标:

1.结合当前眾志成城,抗击疫情的大背景,要激发学生去发现生活中的真善美

2.充分挖掘学科中的“真善美”,滋养学生内心,鼓舞奋发

3.在古诗文情理的品读中,提炼精髓,感化学生。

课例教学过程:

一.导入

时值2、3月“小雨如酥”“草色迷蒙”“绿柳才黄”的早春时节,天渐暖,越发向往到户外舒活舒活筋骨、抖擞抖擞精神,通过呈现一幅幅在校园朗朗读书、在公园胜日寻芳、在商场逛玩餐饮的寻常生活场景,引发共鸣,激发对外界生活的向往、对回归课堂的渴盼……然而,这一场突如其来的全国范围蔓延的疫情,扰乱了我们正常的生活秩序。

今天就让我们在古诗文的学习中汲取养分、丰盈精神,以我们的方式,对抗这肆虐无情但又终将溃不成军、仓惶逃散的疫情吧。

二.学习《约客》:感受淡泊,享受幽独

约客

南宋 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整首诗写诗人等待客人,但客人终未赴约一事。他一直等到过了夜半,邀约的客人还没来。夜半是十二时辰里的第一个时辰,从午夜23时至1时,也是一天的最后时刻。可见,诗人等待时间之久,等待的执着,可是最终客人还未来,其内心怅惘、无奈不言而喻。

在等待时,诗人被屋外梅雨时节的雨声、长满青草的池塘边的阵阵蛙声吸引了。

诗人边看着景,边做着敲打棋子的动作,“闲敲棋子落灯花”,这句的核心是“闲”,在无聊孤寂中,我们也能感受到诗人的一份悠闲,一份自我派遣的豁达。诗人追求的即是一种淡泊、隐逸的情怀。他能忍受并享受着孤寂。从诗人的那份 “闲”意中,我们似乎能领悟:只要心境淡泊,则不论何时何地都能体会“幽独”的欢欣!

一份恬淡、从容、镇静、慎独是无论遇到生活中大大小小的事,必须秉持的健康良好的心态。

三.学习《登飞来峰》:高瞻远瞩,无畏阻碍

登飞来峰

北宋   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shēng。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教学中围绕两个问题展开:

1.这首诗展现了诗人的抱负和气魄,你感受到了吗?结合诗句谈谈。

诗中展现初涉宦海的诗人内心的宏伟抱负和不凡气魄。 “闻说/鸡鸣/见日升”,用典,流露诗人心怀像那只天鸡一样要一鸣惊人、一呼百应、成为众人之首的愿望。画龙点睛的最后两句,诗人有意倒装,更是强调了自己“身在最高层”,隐喻了自己要站在政治上的最高决策层的心声,他勇往直前地追寻着自己的目标,全然不畏惧追寻过程中的重重障碍。最终当上了宰相,实现自己试图变法“矫世变俗”的愿望。可见,一个人有着远大的目标是多么重要啊!

这首诗“不畏”、“最高层”,豪壮之语,透露着坚定、自信。“不畏艰险,坚定目标”是非常宝贵的品质。一次又一次,逆行前行的英雄们,他们就如同青年王安石那般英勇无畏、满腔斗志。

四.学习《游山西村》:乐观探索,静候转机

游山西村

南宋  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tún。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设疑:领悟文中蕴含的哲思,结合现实疫情,谈谈你的启发。

陆游此次的游历,完全是无意游览,令他惊喜万分。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堪称妙笔,蕴含着深刻的哲理:要坚定信念,乐观前行,不断探索,转机往往在不经意间出现。

“走过去,生命像花儿一样开放,走下去,天上太阳正晴!”我们要不懈坚持,坚定信心,乐观前行!

五.学习《木兰诗》:义无反顾,荣归故里

1.谈谈民歌中木兰的形象。

《木兰诗》木兰孝亲忠国的巾帼英雄形象深入人心,她是征战时的女英雄,谨小慎微,十多年的征战中既能注意保护自己,未暴露身份,又能屡立战功。她淡泊名利,拒绝封赏,辞官回乡,选择平静普通的生活。她的家国情怀,实属让人佩服称赞。

2.在这次战“疫”中,你又认识了哪些新时代活生生的木兰呢?

疫情就是命令,白衣就是战袍,敬畏生命,大爱无疆江北医院消化内科医生夏思思(以身殉职);

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为不浪费防护服,不敢喝水、不敢上厕所,查点晕倒在病房。父亲患癌症住院,却无暇亲自照顾,这是大冶市人民医院感染科医生曹慧。

郭琴、张美玲、肖思孟、朱海秀;

……

生活是教育的不竭动力,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融入生活实际,学生更能深切地领会诗歌,让相隔久远的诗情变得越发动人、生动。教学中勾连生活,激励着孩子们在现实中践行诗情,提升品质修养。

参考文献

[1]陶行知.陶行知文集(修订本)[M].江苏教育出版社,2008. 354~362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