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一平方米’联动助幼扶老计划”

时间:2024-08-31

摘要:“‘一平方米’联动助幼扶老计划”是基于十四五规划纲要中关于“民生福祉”及“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等为研究依据的课题探讨。

关键词:线上线下双联服务、减少“数字鸿沟”、助幼扶老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十四五”期间,我国老年人口将突破3亿,即将从轻度老龄化迈入中度老龄化,与此同时,每千人口拥有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2035年将达到4.5个。

展望未来5年乃至15年,民生福祉是重中之重,这便意味着我国对于养老和婴幼儿的培育上面临巨大压力。怎样使弱势群体跟上时代的发展?怎样有效提升民生福祉的获得感?对此,周弘代表建议,在加快数字化转型发展方面,要普及数字化知识,防止出现新的数字化弱势群体。

本课题计划将围绕如何有效利用线上线下双联服务让老年人逐渐适应“年轻化”“数字化”的时代,减少“数字鸿沟”,从被照顾者到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如何用新奇新颖的方式让孩子,老人得到有效的陪伴与知识普及,采用虚拟影像,互助式的方式打开助幼扶老的新创新。

随着我国对于医疗、养老方面的进一步着墨,顺应人民对高品质生活的期待,老人帮APP,智慧养老系统平台,健康服务业、老年人专用产品、养老设施和护理服务、老年人金融和其他特色服务等快速发展,各类主打养老类的企业随即建立,关乎医疗,保险,健康服务,均显示出较强的市场生命力,这为我们提供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去不断的增强品牌效益,在遵守诚信的基础上,拓宽我们的公信力,赢得大众信赖。

远景规划设想。随着十四五规划的提出,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对于老人和孩童的关爱更显重要,他们正在潜移默化的成为互联网消费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让大众眼中的弱势群体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动力?如何让他们自身获得幸福感,满足感?对此,打造良好的互助式开放平台和真人空间情境下的线下体验教学成为不同于社区保障的新体验模式,新发展可能。

利用线上线下双联服务让老年人逐渐适应“年轻化”“数字化”的时代,以减少年轻人与老年人之间的“数字鸿沟”,使他们从被照顾者到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引擎,逐步融入互联网+的新时代。用新,奇,特的创新方式让孩子得到有效的陪伴与知识普及,逐渐建立有关弱势群体的全国性可信赖品牌,在线上线下都能得到值得信任的互助体验式服务。

组织学习项目运营的相关概念;

对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强化员工对项目理念的理解,完善项目管理控制体系,重视项目领导技巧,加强风险防范规划,注重项目經验总结。

实施开展线上线下双联服务建设;

建立网站,设计分栏,可大概分为虚拟陪伴式服务,数字化简易教学课程,真人表演式体验等多功能的适合弱势群体的较综合智能服务性板块。建立线下实体服务店,有针对性的对孩子的安全意识,简单的医疗知识等进行真人演绎培养,对老人的“家教式”智能教学辅导,店面及上门服务等。

完善项目包装设计,规划售后保障机制;

专业人员对网站及线下店面塑形,打造整体形象,对客户的需求在工作范围内得到合理的满足,针对售后问题制定相关的解决方案,进行定期的培训总结。

项目宣传体验,展阅活动;

在保证线上线下正常运行的情况下,对团队整体进行宣传,吸引资金的投入,扩大服务对象范围,让项目得到更多关注与认可。

“‘一平方米’联动助幼扶老计划”是以十四五规划纲要中关于“民生福祉”及“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等为创业特色的项目企划。基于市场对于老年人及孩童的服务类市场不断扩大,国家对于此类人群的关注度越来越高,他们也逐渐成为了社会“新潮流”中的热点话题,得到了大量人群的关注。结合当下有关老人和儿童的方针政策以及自身专业特色,设计了与人工智能相匹配的特色服务板块,与自身专业相结合的特色真人演绎版教学方案设计,我们将有效的把新技术融入到大众视野中,把演绎化的教学深入运用,让受众尽可能的去体验,感受,接受新技术,新形式带来的新型服务。

1.以新技术新形式助力需求服务

开展虚拟人像陪伴式板块,设立“一平方米”互动平台空间,增进主客间距离,增加趣味新鲜体验。同时,填设互助性养老,提高初老”服务,“老老”等模式发展趋向动力,创新体制机制,推进养老型服务的升级,转型传统孩童安全知识普及的陈旧模式,以更具特色的演绎画面更好直观感受。

2.以新观点推动运营养成

随着60后、70后逐步步入老龄时代,老年群体的消费习惯正在发生明显的变化。他们更加追求产品品质,享受型消费成潮流;他们正在成为互联网消费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网上购物和移动支付成为他们生活的一部分。因此打造良好的双联服务,教会老人及孩童使用智能化产品,减少沟通鸿沟,这将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202120024—沈阳师范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训练项目—《“‘一平方米’联动助幼扶老计划”》—《“‘一平方米’联动助幼扶老计划”》

第一作者:付艺潼 女 2000.07.02 沈阳师范大学戏剧艺术学院

指导教师:马宁 女 1986.03.05 沈阳师范大学戏剧艺术学院

吴洋 女 1982.11.03 沈阳师范大学戏剧艺术学院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