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8-31
阿于晓罗莫
摘要:语文课前预习是增强教学效果的有效方法之一,能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带着问题学”,从而增强学生获取知识的针对性,及时掌握课文重点。因此教师要注重课前预习环节,引导学生掌握预习的方法和技巧,让其养成课前预习的良好学习习惯。但是由于学生年龄的差异导致他们在预习方法上存在一定的偏差,这就需要教师及时纠正预习方法,以学生感兴趣的方式鼓励他们开展课前预习,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前预习;策略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38-169
引言
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自觉性整体不强,如若缺乏教师和家长的督促指导,容易养成不良学习习惯。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从语文学习的首要环节——预习入手,结合教材内容和小学生语文学习的实际情况,完善语文教学的过程,探讨小学生应当如何开展预习,使他们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优化预习环节,更好地参与语文课堂。
一、以兴趣激发学生的课前预习
课前预习是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了解学科内容最重要的手段之一。在布置语文课前预习任务时,教师需要掌握教学预习的指导原则,要充分彰显学生在预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起到的作用,主要是监督。语文课前预习活动必须要精确化,不能走形式,要将这种预习习惯根植于学生的内心世界,调动学习的积极性,鼓励学生大胆思考,发现问题,并在次日的课堂教学中予以解决。养成良好的课前预习习惯,兴趣是最好的帮手,小学生只有对感兴趣的知识才会投入更多的精力,因而在课前预习环节,教师需要抓住学生的心理,以新知识新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知欲望。在课堂教学活动开始之前,教师需要设置学生感兴趣的预习作业,设计几项小任务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这对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和提升大有益处,也能增强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在课前预习活动中受益。例如:在《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提前告知学生通过不同渠道了解西沙群岛的人文地理等相关知识,为课堂学习奠定基础。
二、创设良好氛围培养学生的课前预习习惯
小学语文课前预习教育的开展,首要任务是激发学生参与课前预习的兴趣、学习积极性。这一过程中需要借助于搜集的大量课内外预习材料,尽可能合理安排小学语文课前预习的教育情境、学习内容。因而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活动正式进行之前,只围绕每单元、每节课的重难点教学内容,加强课前预习环境的组织设置,包括课前预习生字词、预习问题、预习表达应用案例等的设计。同时为学生留出足够的预习时间,带领其参与到课内教材预习内容、课外预习任务的学习中,教师适当为其提供预习学习的指导,纠正学生以语文基础理论知识记忆为主的错误观念,使其真切感受到预习任务参与、自主探究与达成的重要意义。如将学生分为多个预习任务小组,对小学语文课前预习的生字、词汇、语法等进行指导,比较不同学生课前预习的学习成效,来塑造起学生良好的课前预习习惯。
三、善于思考,课前提出问题
在传统语文课堂中,教师通常会带领学生先克服字词难关,再结合一些思考性强的问题推进整节课的教学进程。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因此教師应鼓励学生在预习时阅读并思考自己不懂的问题,如果思有所得,可以在课堂上分享;如果没有,同样可以在课堂上提问,然后全体学生一齐思考、共同解决。学生在以往语文学习中已经积累了一些思考文本的经验,比如总结段落大意、给文章分层次、找出中心句或关键词、结合课后题思考等,因此教师要适时予以学生启发,使他们在课前预习中既能发现问题也能尝试解决问题。例如,小说类文本《草船借箭》,人物形象众多,即使是在短短的课文中,人物也是各有各的风采。学生在预习时大多没有章法,不知道如何下手,教师可以让学生借助课后思考题整合文本大意,加深对文本的理解。本篇课文的课后题比较多,学生可以先选择一两个问题思考如何解决。如对人物形象的理解和分析,有的学生喜欢神机妙算的诸葛亮,可以通过书籍、网络等途径了解诸葛亮的故事;有的学生对“反派”周瑜十分关注,可以通过对比文学名著和历史上的周瑜有哪些异同更全面地了解其。三国故事一环套一环,能够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不断拓宽语文预习思考的边界。除了课后习题,教师也要启发学生提出自己的问题,比如结合情节有学生提出“曹操为何不敢派兵出来”的问题,结合写作手法有学生提出“首尾呼应的写作形式还在哪些课文里能见到”的问题。预习时学生善于思考有利于营造活跃的课堂互动氛围,有效助力语文教学。
四、融入思考元素,提升教学有效性
一堂没有经过预习过程的阅读课堂更像是教师将所有的知识灌输给学生,并推动着学生去完成阅读任务,在课堂上,学生没有时间与机会去进行思考,缺乏足够的空间消化自己刚刚阅读到的内容。且小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有限,逻辑思维能力仍处于发展与完善时期。课前预习则为学生提供了较长时间的思考与消化阅读内容的机会,而学生在课前预习过程中所产生的感想则体现了其独立思考的成果。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教师不难认识到学生学习成果的优越与否,不仅仅依靠教师的督促、家长的监督,更需要学生自身自觉性的支撑。
结束语
小学语文课前预习是否能真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根本在于语文课前预习实施过程中,教师是否全面地从语文课前预习任务、预习内容到预习评价,都给予学生较大的帮助。通过在小学生语文课前预习执行中,由学校、教师等多元主体相互配合,可以最大限度发挥语文课前预习的问题指导、学生自主学习、互动探究作用,从而提高语文课前预习活动的实施质量。
参考文献
[1]陈爱妹,林光禄.浅谈如何通过课前预习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有效性[J].课外语文,2020(09):63.
[2]蔡晓娜.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预习能力的培养之道研究[J].科教导刊,2020(03):182.
[3]张晓娟.小学语文课内外阅读衔接策略的实践研究[J].中国农村教育,2020(3).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