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8-31
王海斌
摘要: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的不断改革,对当前的体育教学工作也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不能只顾着单方面地给学生讲解某个项目的体育知识、技能,必须注重学生内部的运动兴趣,要遵循该阶段学生的实际情况、运动基础以及爱好特点来安排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教学活动,尽可能在体育课堂彰显“以生为本”的先进理念,适当地融入体育游戏、竞赛等比较刺激、欢快的活动,以此来调动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热情,使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运动训练中,从而获得比较愉悦的运动体验,促进其身心的综合发展。
关键词:兴趣教学法;小学体育教學;有效应用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38-212
引言
在现阶段的体育教学中还存有一些问题,如大部分教师还受传统教育思想的束缚和限制,在课上一味地向学生传输体育知识、动作技能等,采取“教师讲——学生听”、“教师示范——学生模仿”的枯燥模式,过于突出教师的“教”,却忽略了小学生的主体体验和兴趣,长时间下去自然就磨灭了学生原来对体育的兴趣,不利于促进学生体育情感的形成和发展。因此,为了扭转这种局面,体育教师必须将以往以“教”为主向以学生的“学”为主,充分结合本班学生的兴趣爱好来设计教学活动,通过设计游戏,构建欢快环境、建立兴趣小组等多种方式来提高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内部兴趣,实现学生的主动参与。
一、把体育游戏融入课堂,提高教学趣味性
我们都知道小学阶段的学生普遍有着好玩、好动的特点,游戏是一种比较受小学生喜欢的娱乐活动,对于调动他们的运动兴趣、提高学生“学”的效率以及愉悦小学生的身心等诸多方面有着不容小觑的促进作用。因此,教师必须准确把握该阶段学生发展的总体特点,针对学生的兴趣来设计体育教学内容,寻求恰当的时机给学生安排与当堂内容相关的体育游戏,让学生在“玩中学”,一来可以让学生主动参与到体育活动中去,二来可以使他们在玩游戏的过程中掌握相应的动作技能,从而促进体育“教”与“学”的整体效率,与此同时还有利于提高体育教学的“趣味性”。
例如,在学习“投掷实心球”这部分内容时,教师结合学生喜欢玩游戏的特点安排了这样一个体育游戏。师:同学们,我们来玩一个“打大灰狼”的投掷游戏吧,现在有一只大灰狼把农民养的小羊叼走了,请你们用手中的球来投中大灰狼的身体,让它把小羊放下来。在这样的游戏中,学生纷纷拿起手中的实心球往场地中央的“大灰狼”模型进行投掷,在此过程中,教师则向学生渗透正确、规范的投掷动作,让他们投得又快又准,从而提高本节课教学的趣味性。
二、创设愉悦的运动情境,激发运动的兴趣
不同的情境给学生带去不同的刺激和体验,比如图片、影像情境可以给学生的视觉感官带去较强的冲击,充分地引起学生的关注;音频、音乐情境可以给学生的听觉感官带去特定的刺激,让他们得到某种程度的放松;比赛、竞赛情境可以对学生的内心产生刺激,使他们萌生“争强好胜”的心理,能够与同伴进行公平的竞争。因此,体育教师要结合当堂课具体的教学内容来创设相应的运动情境,力求对学生造成某种积极的刺激,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他们参与运动的兴趣,并使学生的运动体验逐渐上升到一个最佳的境界。
例如,在学习“立定跳远”这部分内容时,教师构建了“接力比赛”的情境,把本班学生分成四个小组,每个小组发一个接力棒和若干只软排球,组织学生们用腿夹住软排球往前跳,跳至下一名队员跟前然后快速把接力棒交给他,这名同学则继续夹着软排球往前跳,最先跳到终点线的一个小组则获胜,可以获得“最佳表现奖”。在这样的比赛情境中可以激发小学生争强好胜的心理,使他们为了各自小组的荣誉而全力以赴,激发他们的运动兴趣。
三、适当地建立兴趣小组,提高教学的效率
新课改倡导让学生合作学习,教师要努力将以往一人主导、过于权威的角色进行转变,给学生提供更多“参与”、“体验”、“合作”的空间和机会,使他们成为体育课堂的中心,能够在与人合作、互动的过程中掌握一定的人际交往能力,从而促进学生的综合性发展。因此,教师可以在课上适当地组建不同的兴趣小组,了解本班学生喜欢哪个运动项目,并让他们结合自己地喜好与相同兴趣的同伴结成一个小组,在小组内进行相应的运动,既可以提高体育运动的合作性,也有利于促进教学效率的稳步提高。
例如,教师在课上设计了跳绳、长跑、篮球等不同的项目,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意愿来选择一项运动,这样选择同一个项目的学生就结为运动小组,需要通过与别人的合作完成课内训练。比如跳绳兴趣小组需要完成这样的任务:组内的成员轮流负责摆绳,其他组员排好队依次跳绳,要连续跳足两分钟,并探索双人跳的玩法。通过组建兴趣运动小组,学生的运动热情被极大地调动起来,同时还能提高合作学习的效率。
综上所述,体育教师要结合新课改所提的要求,围绕小学阶段学生的主体兴趣来实施教学,不断探索并创新兴趣教学法在体育课上应用的形式和方法,改变以往“我讲你听”、“我示范你跟练”的枯燥模式,通过融入体育游戏、创设开放的运动情境、组建兴趣小组等途径来唤醒学生内部的运动兴趣,使他们以更高的热情来参与体育活动,极大地提高学生的“主体性”,一方面可以让学生掌握相应的动作技能,另一方面可以使其保持这种体育兴趣,最终形成“终身体育”的自我意识。
参考文献
[1]姚述荣.让寓教于乐走进体育——小学体育教学兴趣教学法之我见[J].新课程,2021(19):165.
[2]李国龙.运用兴趣教学法,建构高效小学体育课堂[J].小学生(下旬刊),2020(12):26.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