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在二十四节气主题活动中培养幼儿科学素养的实践初探

时间:2024-08-31

骆燕萍

摘要:春夏秋冬,雨露霜雪...是先人们在远古时代观天时察万物,并通过生活经验而总结出来的一套适合生活、农耕的二十四节气。在近年来,各地幼儿园都热衷于传承中国传统文化。二十四节气是國家申遗文化,作为做幼儿教育的我们,要如何去发扬和传承二十四节气文化呢?值得我们思考。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中指出:幼儿科学学习的核心是激发探究兴趣,体验探究过程,发展初步的探究能力。那么,本文将尝试围绕节气融入科学领域,以及领域间的相互渗透,激发幼儿对科学学习的兴趣,促进幼儿对身边周围的事物的探究,以及让幼儿感受自然、感受人和自然科学的和谐之美。

关键词:二十四节气;主题活动;幼儿科学素养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41-202

二十四节气的起源在书本中记载是始于春秋,确立于秦汉,它当中的气候变化规律、季节交替,都凝聚了我国人们对大自然的科学态度和正确的观点及方法。节气中的教育资源,具有育人价值。

一、在二十四节气主题活动中培养幼儿科学素养的重要性

主题活动是以一个核心内容为中心,进行扩展延伸的,活动中可贯穿五大领域。[1]根据《指南》中指出的:幼儿的思维特点是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应注重引导幼儿通过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和实际操作进行科学学习,不应为追求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对幼儿进行灌输和强化训练。二十四节气主题活动就是挖掘节气中的科学内容融合其他领域进行教学活动。

培养幼儿的科学素养,就是要根据《指南》的精神,来培养幼儿的科学探究兴趣,以及幼儿学习科学的方法,更好的获得科学情感态度。在《幼儿科学教育》一书中有着明确的定义:幼儿科学素养是指科学知识经验的获得,科学方法的学习,科学情感态度的培养。二十四节气主题活动与幼儿科学素养的培养两者的结合,能提高幼儿的观察、动手操作的能力。

二、在二十四节气主题活动中培养幼儿科学素养的有效途径

(一)营造二十四节气情境环境、操作空间,培养科学兴趣

[2]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在科学领域指导要点中更是强调:教师应充分利用幼儿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因此,创设适宜的科学探究环境,促进幼儿的科学探究活动,对发展幼儿的科学素养至关重要。

1.二十四节气情境环创的可操作环创

在幼儿园的二十四主题活动中,教师把二十四节气环创主要材料是簸箕,每个簸箕中都根据节气特征进行装饰,并把它们安装在幼儿园的走廊墙体中,让幼儿在经过走廊时都可以看到,从中感受二十四节气自然气息。此环境创设除了看,幼儿还可以进行操作,教师可利用餐后活动的散步对幼儿进行教育。比如:惊蛰节气:在情境环创下面除了节气的解说,我们还有一个节气任务,好比惊蛰节气是春雷乍动,惊醒了泥土里冬眠的动物,那么小任务就是让幼儿观察惊蛰前后可以观察到的动物或昆虫,以图画或照片的形式张贴在任务栏中;雨水节气:降雨开始,雨量渐增,我们通过收集雨水到任务栏中的收集器中,这样幼儿便会有意识的去留意和观察节气前后的天气变化,从中也可以加深幼儿对雨水节气的认识,同时利用雨水收集器中的刻度教会幼儿如何看刻度,从而知道自己收集的雨量有多少。芒种节气:情境环创中,除了上述的形式外,我们还会采摘一些稻谷融入到环创情境中,让幼儿感受稻谷从成长到成熟的过程,知道食物在成长过程是逐渐产生变化的。

2.二十四节气墙体科学小实验的可操作环创

小实验的操作,我们不想它只限于在幼儿园的科学室和活动室里的科学区,我们要在幼儿园的环创中也有所体现,要让幼儿走在幼儿园的任何地方都可以进行小实验操作。所以我们根据二十四节气特征整理出了相对应的科学小实验,从中挑选出可在墙体环创中完成的实验进行布置。

每一个二十四主题环创教师都会带着孩子参与一次,然后让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节气任务和节气小实验,同时会在每个节气的前期提醒幼儿。幼儿心中有了自己认领的任务,那么他们便会时刻去记住自己节气任务和小实验;在某些幼儿做任务的过程中同时也会激起选择其他节气任务的幼儿,这一个过程是通过环境让幼儿自主的进行学习,通过任务和家长共同学习,以及让幼儿与幼儿之间互相学习。

(二)丰富二十四节气主题活动形式,提升科学素养

幼儿科学素养的培养不单单是科学领域的教育活动。在新《纲要》指出:“幼儿园的教育内容就是全面性的,启蒙性的。虽然可划分五大领域,但每个领域间的内容是相互渗透的,它从不同角度促进幼儿各个方面能力的提高。”这就是意味着要关注不同领域和领域间的相互渗透,没有相互渗透的领域是背离当今教育观和课程观的。那么在开展二十四节气主题活动的时候,微妙的把科学素养融入到各个领域活动中,比如:艺术领域:指导幼儿观察季节变化的同时,还利用多媒体手段让幼儿观察同一种植物在季节交替时的变化,在通过小手把看到的图画在之上。语言领域:《西红柿》就是以观察记录同一种植物的形态、特征的形式,让幼儿分享表述自己所观察到的西红柿是怎么样的。健康领域:《你认识番薯吗?》让幼儿从闻、看、摸、吃、种等形式认识番薯,并知道番薯的营养价值,喜欢吃番薯。

由此,教师在幼儿参与主题活动的过程中,将二十四节气的科学知识与幼儿科学素养培育有机融合,激发了幼儿对科学的探索能力。加上丰富适宜的活动形式、操作材料与环境能让幼儿更好地“玩起来”,从而获得科学认知和情感发展。

三、结束语

培养幼儿科学素养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二十四节气中的自然变化、习俗、农作等内容与人们的生活都是息息相关的,同时当中蕴含着很多的科学知识。教师通过二十四节气主题活动来创设环境、设计教学活动,同时教师指导与幼儿科学素养培育工作的相互融入,增强幼儿科学教育的趣味性与实用性,从而促使幼儿在幼儿学习的过程中提升智力,强化各项技能与素质。因此在时代快速发展的时代,教师利用传统文化和现在生活结合起来,更能促使幼儿学习与能力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10月

[2]冯雅静.幼儿科学素养的培养策略[J].小学科学(教师版),2020(07):15-16.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