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对小学低段数学作业设计的探析

时间:2024-08-31

黄玉银

摘要:根据数学课程标准的指导和“双减”政策的落实精神,小学数学作业设计应当充分遵循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和因材施教的作业设计理念。作业不仅是教学环节中一项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也是提升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因此,本文主要针对改善当前小学数学作业现状必要性、措施方式及理念展开探析。

关键词:双减政策;小学低段数学;作业设计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39-315

1 “双减”政策下小学低段数学作业改善的必要性

随着国家教育部稳步推进“双减”工作,小学数学教学将面临重要的挑战,对课堂教学质量、作业设计与检查以及校内外活动课程的落实提出了更高更规范的要求。其中作业设计的合理有效性不仅能提高数学学习效率,也是保证课堂质量的重要方式。“双减”政策背景减轻了学生的学业负担,提倡作业的高效性,保证学生休息时间,但是作业本身来说是有双面影响的,作业设计合理得当能够对当天所学知识进行巩固,还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反之,会让学生产生负面情绪和压力,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

课程标准中指出:小学数学学习中培养的基本的数学素养和习惯,不仅掌握数学课程基础知识、数感、运算能力等,也要体会到数学应用到实际生活中,理解现实生活中的意义,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抽象思维,发展学生的数学学习热情。因此教学中需要注意作业设计必要性,关注学生的作业学情。

2 小学低段数学作业现状

2.1数学作业抽象性

在国内小学数学作业中,部分老师比较注重学生的形象思维的发展,关注了学生形象直观思维忽略抽象思维的培养,大量的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低段学生在进入学校系统性学习时,已经是抽象思维发展的初期了,根据这个小学生的心理及思维发展特点,数学课程作业中应当适当引导学生的抽象性思维,使学生的具体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过程有循序渐进的理念在其中,避免在高段数学接触时产生抵触心理。如在一年级数学2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解决问题时,就是直观的将小棒的整理过程转换成数学算式或者将人数个数总和等生活实际问题转换成列式计算等,都蕴含将具体形象的内容转化成数学抽象性具体形式,因此在作业的这部分内容需要注意到学生作业抽象思维性的培养。

2.2小学数学作业单调性

一般情况下,小学数学教师会根据学生的错题和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布置大量重复和巩固类型的作业,鼓励学生速度完成,并且许多学校推崇作业的“题海战术”,大量单调重复机械的作业不仅剥夺了学生课余活动时间,也降低了学生数学课程学习的积极性,还有可能产生对数学课程的厌倦心理。因此当下的作业设计需要遵循学生“乐学”的心理特点,适量提升作业创新性,避免作业重复单调性。

2.3小学数学作业语言表达性

学生完成作业后质量的反馈通常是检验知识是否掌握的重要指标,但是脑海里的思路落到纸上时,会出现失误;并且很多学生能够算出结果和列出算式,却说不出算理和算式的缘由,这都说明学生的思路还不够彻底清晰,而数学作业使用语言表达有助于学生及时调整理清思路再下笔。课标也指出:“在解决问题和探究性的数学活动中,发展合理推理和演绎推理能力,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学生在表达自己的想法时也需要具有良好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作为基础。因此不仅要关注学生的纸质作业情况,也需要使用基础的数学语言培养数学表达能力,形成更严谨的数学学习态度。

3完善小学低段数学作业设计

3.1在涂画中设计作业

数学知识的学习离不开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数学的概念及意义在数学学习中是非常重要的内容,同时数学知识概念意义的抽象性也难倒了一批学生,借助画一画,可以提升知识理解能力和生活经验。二年级学习的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可以以思维导图作业的形式简要的绘画出来,巩固复习相关内容;在理解平均分的基础上学习除法的意义,可以以涂画作业形式和添加图像解释语言去表征除法的意义,建立简单的数学模型,表达自己对平均分的理解运用,将抽象的意义简单明了化;学习钟表时,设计画报作业辅助学生认识钟面,同时“画外音”可以配以数学知识文字内容。

3.2在趣味中设计作业

根据一二年级的年龄特点,若小学低段数学作业设计的练习太重复单调,学习效果可能会适得其反。建议在趣味中设计可操作性作业,激发学生的积极性,锻炼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如在一年级刚接触数学的数数分一分时,可以举辦整理文具或者书包比赛,培养学生观察和动手能力;在趣味中可设计观察调查类作业,如二年级的长度单位中,亲子家庭合作测量家庭的物品长度或者学生观察校园里物体的长度,旗杆的高度、一棵树的高度和教室门的高度等等,感知物体的长度;在趣味性作业设计中融入语文、音乐等学科,如在古诗中5个5个的数数,将常见进位加法计算组织成儿歌作为课前三分钟;在趣味性的作业中设计游戏抢答环节等等。不仅掌握数学基础知识,也体会到生活中的数学无处不在,发现数学的价值。

3.3在数学语言培养中设计作业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数学语言表达能力占比不是很高甚至是被忽略。新课程改革中提过,要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数学语言的特点遵循数学学科的特点:科学准确性、逻辑严密性和表达完整性。首先低段的课程需要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通过学生的表达积极鼓励其他学生,建立良好的数学课堂氛围,同时教师需要引导语言的表达规范性;定期举行数学演说比赛,充分利用形象直观的教具演示和学具的操作发展低段的数学语言,如一年级下册中人民币的认识时,可组织学生用样币模拟买卖东西的场景,同时将元角分的换算用自己的语言告诉大家,商品是如何卖出去的;还可以举行“我是小老师”活动,鼓励学生参与到讲解题目中,讲解要求的类型不限形式,主要是训练学生的思路表达能力;作业设计反思处,利用小组合作,各自组员对自己的作业发表自己的想法,并给出自己的学习建议或者指出作业的陷阱。

4总结

“双减”效度重要的环节之一是使学生的作业总量负担和时长减少,减少重复机械的作业,增加趣味性、有效性和吸引性的高质量作业,因此教师还需要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探索更多高效的方法,培养数学核心素养,学好数学。

参考文献

[1]史书强. 变抽象为形象 变枯燥为鲜活——关于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生活化的探索[J]. 学苑教育, 2014(15):53-53.

[2]雷雳. 小学生心理学[M]. 浙江教育出版社, 2015.

[3]李叶绿, 陈燕玲. 小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培养策略[J]. 赤子, 2019, 000(012):97.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