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让探究成为一种习惯

时间:2024-08-31

刘晓芳

摘要:根据教学调研显示,当前很多高段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学习意识、探究问题的能力不足,教师在授课中实践部分和理论部分割裂,导致教学效果不够理想。基于目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教师应结合小学生心理特点,合理规划授课内容和环节,从教学课堂的实施、情境建设等方面进行探究,让学生养成探究的习惯,也使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更为科学,同时也更为符合学生学习需求。

关键词:小学数学;探究教学;习惯养成

中图分类号:A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21)-36-307

引言

小学数学教学内容较为抽象,具有逻辑性强、应用范围广的特点,教师在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使学生自主思考和探究,从而提升学生学习有效性。因此,身为数学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探究意识,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达到发展学生各方面能力的目的。

一、探究教学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探究式学习是基于新课程改革下所提出教学方式,也是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重点执行内容。在传统化教学中,大多教师是按照复习—导入—新课—巩固—作业这几个步骤。固定的学习方式,课上留给学生探究的时间并不多,长此以往,学生自身探索欲望也会逐渐降低。可见,教师如果在教学过程中过于依赖课件,没有自己的教学风格,就会出现教师按照课件按部就班的讲解,而学生按照教师所讲解的内容学习,在很大程度上扼杀了学生学习自主性。这种传统化教学模式不仅难以提升教学有效性,教师职业倦怠、学生学习热情度缺失等现象也会接连出现,尤其是对于高年級的阶段的学生,长期处于机械化的教学模式中,不利于学生良好学习态度的养成。

二、探究式教学在小学高段数学教学中的实践

(一)构建情境,注重“新”且“实”

一节高效的数学课堂中一定不单是教师滔滔不绝的讲,还有学生互动的环节,当课堂上主体之间实现有效沟通和互动时,才能使整个课堂更有活力。那么,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实现有效互动呢?构建情境必不可少。在情境教学中,教师也需要思考应该如何选择有助于学生学习的情境呢?在新课程改革中,强调了教师在尊重学生自身的感悟,使其在体验中学习,所以教师所创建的情境应为教学内容服务,符合学生学习特点,从“新”和“实”两方面入手。所谓“新”就是创新,应在这一过程中包括数学结果、形成过程以及数学思想等;所谓“实”是要联系学生实际生活,便于学生理解,才能进一步激发学生探索欲望。

1.以教学内容为依托的具体情境

在高年级阶段的学生,虽然在逻辑思维、解决问题等方面已经优于低年级阶段的学生,但其思维仍具有局限性,对于抽象化的数学知识还不能快速的理解和接受,需要通过具象化的事物支持。

2.以实际生活为依托的“小”目标情境

在探究式学习中,教师创设情境,让学生能够体会到自己所学的知识内容源于实际生活。在数学课程中要求学生探究那些知识内容,教师需要认真分析教材内容,结合学生学习特点,制定小目标。例如,学生在学习“确定位置”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开展了确定起跑线的活动,让学生了解操场的结构,能够描述起跑线的位置。

3、以学生为依托的“参与体验”情境

如果教师只是让学生在数学课堂上玩游戏,确实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体验式情境就是以此为设计原则,旨在通过构建体验情境,促使学生能够在实践过程中学习数学知识,验证自己的想法,从而实现高效学习。

(二)激活“思维”潜能,互动学习

一个善于思考的人往往更容易主动探究,也有助于发展自身各方面能力,激活其潜意识,有思想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是单一的接收知识,而是会将自己所学习的知识转化为养分,促进自己各方面能力的提升。那么,如何能让学生成为一个善于思考的人呢?

1.让提问成为思考的触发点

教师应当注重问题的选择,一个好的问题是调动起学生探究欲望,也是对学生的一种挑战,达到重新架构、定义学生原本思想模式,或是能够让学生深入探究的问题。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提问是常见的教学环节,教师所提出的问题应基于学生理解能力,制定适宜的问题,发散学生思维,也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观察物体》这部分内容为例,教师可以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

教师:“在生活中,一般看电视为什么会坐到正对电视的位置呢?

学生A:“因为这样看的最清楚。”

教师:“那学生们思考一下,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物体,会有什么区别?”

之后,教师可以拿出提前准备好的道具,让学生分别从正面、侧面和上面画出所看到的图形。以问题为切入点,让学生主动的探究课程的内容,引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思考,使学生能够更为容易的接受新的知识内容。

2.让信息技术成为思考的辅助器

基于新课程改革理念下,信息技术已经成为教师课上常用的教学辅助工具,信息技术的使用有助于发散学生思维,因此,教师可以运用信息技术来辅助学生,使学生通过直观的现象进行思考,也给数学课堂注入新活力。

(三)渗透好习惯,助学生“反思”

良好习惯的养成,离不开学生自我反思过程,只有学生能够意识到自己的不足,明白如何改进自己的不足才能更好的进步和成长。在实际数学课堂上,身为教师应先懂得反思自己,如本课堂哪里还能进一步改进,哪里做的不好等。其次,教师也要引导学生进行反思,及时订正自己的错误,并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去反思,将好习惯放大,提升学生知识拓展能力,并在不断反思中使学生得到成长,也养成良好的反思、探究习惯、

三、结束语

基于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应不断革新教学方法,通过情境教学、问题引导等,在数学课堂中融入更多有助于让学生思考的环节,激发学生探究欲望,也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完成知识内化和吸收,最终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实现教学可持续性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宇韬.面向深度学习的小学数学多技术融合教学模式的构建[J].中小学数字化教学,2021(09):29-32.

[2]薛鹏.试论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1(09):97-98.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