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8-31
林小兰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25-250
实现素质教育是当今教育改革的主旋律,对迎接未来挑战具有战略意义。其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学生成为现代化建设的创新人才。创新有着顽强的生命力,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力量涌泉,而教学是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对创新人才的培养起着重要的作用,那么语文课应如何体现创新教学呢?
一、营造愉悦和谐氛围。
在课堂中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氛围,是实施创新教育的基础。创新需要心灵的自然放松,在一种压抑的环境下,学生只会封闭自己的心灵,根本谈不上创新。因此在教学中教师以艺术性语言、手势、体态和情感,以灵活巧妙的教学手段和形式,营造和谐愉悦的教学气氛,让学生产生自觉参与的欲望,以及无顾忌地充分表达自己的创意情感。课堂教学中,“爱”、“趣”、“疑”是形成创新氛围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1、爱的氛围
爱心是激发创新的催化剂,爱的氛围要靠教师的爱心去营造。高尔基说过:“谁爱孩子,孩子就爱谁,只有爱孩子的人才会教育孩子。”教育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以人为本的情怀,“爱”应该是它的核心。实际上,教师只需要一个温和的微笑,一句亲切的话语,一个鼓励的眼神,就足以营造一种爱的氛围,让学生在爱意融融的环境里去探索、去创新。
2、趣的氛围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对所学的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才会爱学、乐学。创设趣味浓厚的课堂氛围是激发学生积极主动进行创新思维的最佳推动力。教师要用心挖掘教材中的趣味因素,将学生引入情趣盎然的情境之中,就已经将学生带到创新之路的起点了。例如《颐和园》中有这么一段话:“桥栏杆上有百根石柱,柱子上都雕刻着小狮子。这么多的小狮子,姿态不一,也没有哪两只是相同的”,这里用了概括的語言,没有具体描述,学生学起来较抽象、枯燥,我就放大文中插图,利用丰富的色彩,刺激学生的感官,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小狮子的各种姿态,展开想象,孩子们兴趣盎然,激情雀跃,标新立异的回答,闪烁着创新的火花。
3、疑的氛围
亚里士多德曾讲过:“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新教材最显著的特点就是为学生创设了一个个的问题情境,这样的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促使学生以自己的方式去探索和发现,而学生用自己的方法去探索和思考问题就是创新。教学《美丽的公鸡》一课时,在出示课题后,我突出说:“有些人认为这个课题不好,课文写的是一只骄傲自大、瞧不起伙伴的公鸡,课题应该是《骄傲的公鸡》。” 那么到底课题应是什么?让我们设计了这一个问题情境,逗得学生心痒痒的,都想提出自己的看法来正确判别。在深读课文,反复讨论后,学生各抒已见,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了他们的学习自主性。
二、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是创新的核心。创新的主体是学生,学生不主动参与,便无从创新。在教学中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把主动权交给学生,尽量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去思考、去合作,由此展示个性,培养学生不同层次水平的创新能力。
1、自主质疑提问题。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起点就是通过自己独立思考、判断,敢于提出自己独特的见解。如《卖火柴的小女孩》一课中有这样一句话“小女孩嘴上带着微笑……她死了……”这是一个耐人寻味的句子,通过多读学生就会对“微笑”一词提出质疑。理由是“大年夜是孩子们最快乐的时候,这个小女孩却冻死在街头,她会微笑吗?”此时教师应及时肯定了学生敢于向教材挑战,善于质疑的精神,引导学生理解两个‘幸福’的含义,使学生得到深刻的体会。遇事好问、勇于探索固然重要,但不能以此为目的,仅停留在初步探索的结果上,还要充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理和内在的创造欲望。例如《狐狸和乌鸦》一文,最后写道:“狐狸叨起肉,钻到洞里去了。”我引导学生想象:钻回洞里的狐狸会怎么想?怎么说?怎么做?有的学生说:“狡猾的狐狸得意洋洋地夸自己聪明,笑乌鸦是个大笨蛋。”有的说:“狐狸美美地吃了一顿,然后舒舒服服地睡了一觉。”我接着问:“洞外的乌鸦会怎么想呢?”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们想得很天真,很合理,踊跃举手,课堂气氛更活了,创新的火花在这一刻迸发。
2、自主合作解问题。
每个学生对待问题都有自己的看法,因此在小组合作学习前必须有一个较为充足的独立思考时间给学生,由此培养学生逐步养成勤思、善思的习惯,萌发创新意识,培养创新思维。这是其一,其二在教学中,尤其是教学的重点难点处,应组织学生自主合作,这样则有利于发挥每个人的长处,同学间的相互弥补,相互启发,形成立体的交互的思维网络,往往会产生1+1>2的效果;而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动手动脑,更是发展其创造力的有效方法。如教学《詹天佑》一课,首先按学习小组分段朗读课文,注意生字词读音、读后评。再让在学习小组内讨论交流解决预习中的疑难,接着不能解决的或有不同意见的,由小组长记录下来,留待全班解决,最后在“人”字形铁路的设计一处时,学生对这项工程设计不甚了解。通过在合作中一起思考,一起画示意图,一起试着用小火车在“人”字路上运行,在想、做、说的过程中,相互启发、相互融合,难点也就迎刃而解了。
三、发挥想像促创造。
丰富的想象是创新的翅膀,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十分有益的。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培养他们的想象能力。如教古诗《游园不值》分析完古诗后,让学生想象“若在这时花园的主人回来了,会发生什么事?”“诗人若欣赏了园内的美景,会不会再写首诗呢?”“你要是诗人,你会写什么?这时学生构思各异,大胆想象或许还会有不少学生诗性大发,学诗人写起诗来。这样,学生的创新精神就会自然而然地由此而生。
四、鼓励突破性见解。
小学生的创造能力多表现在学习上,学习能力高的学生,他们学习某项知识是具有自己的一套独特的学习方法。在学习方法上,他们往往会有突破性见解。
如有位学生不但词语丰富,口头和书面语言生动,并且每当理解新词,他都比别人理解得准、理解得快、记忆得牢。我通过检查发现,原来他学习词语的方法既不是靠一般的理解,也不是靠一般的记忆。他学习词语方法主要是靠积累同义词群不管是课文上的词语,还是课外读物上的词语,凡他认为是值得一学的词语便把纳入同义词群。因为他分门别类地汇集同义词群在头脑中形成了一个科学的同义词群网,所以遇到新词便能触类旁通。因为新词被纳入整个词语系统中,所以记忆起来也毫不费力,用起来也比较准确。
突破就是创造,所以阅读教学培养学生创造能力,应该积极鼓励学生的突破性见解,阅读教学培养创造能力,应从多角度、多方面入手。
此外,教师作为开拓、创新的倡导员,是学生跨入发明、创新彼岸的桥梁,应做到多学习、多钻研、多交流,努力把自身造就成为具有强烈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新型教师。教师要积极更新观念,学习、借鉴先进的教育理论,把握好教材的重难点,选择恰当的教学的方法,设计最佳的教学方案。隍学要用科学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要尊重、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总之,要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从新途径、新方法和新思路中寻求答案,让创造性思维的火花迸发出来,他们眼前将是一片异彩纷呈。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