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小学语文高段散文阅读教学浅议

时间:2024-08-31

李鸿雁

摘要:小学高段的语文课堂的散文教学的前提就要无限贴近作者创作意图进行合理的文本解读;其次要依据散文的体式特征和表达方式确定合宜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再次要通过体味精准的言语表达,走进作者的情感世界,感悟作者的人生经验,提升自己的语文经验;接着要关注文本的表达方式,走进作者情感世界。最后进行拓展阅读,拓展阅读,关注单篇文本阅读到多篇文本阅读直至整本书的阅读。以此获得一定的散文阅读和体验能力,达到一定的散文阅读的深度和高度,为中小语文学习衔接过度打好基础。

关键词:小学语文高段 散文阅读 教学浅议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散文教学中最大的难题是:如何让学生从自己的人生经验出发,感悟作者所传达的独特体验?如小语六下第三单元就是一个典型的散文单元,既有现代名家朱自清先生的《匆匆》,也有当代散文名家史铁生的《那个星期天》。它们,在时间的流里静默、嗟叹,也引领读者驻足思考:时间匆匆的脚步里是什么不能被磨灭?那是记忆里的真情和发自内心的珍惜。下面就据此为例,浅议小学语文高段散文阅读教学的几个方面:

一、无限贴近作者创作意图的、合理的文本解读是散文课堂教学的前提。

散文的第一要素就是“表现自我的真情实感”。以小语六下第三单元的散文选篇《匆匆》为例,这是现代著名作家朱自清的一篇脍炙人口的散文名篇,全文围绕“匆匆”运用诗意的语言和架构,极其细腻地捕捉、描写时间流逝的踪迹,淋漓尽致地表达对时光匆匆的无奈和惋惜之情。

朱自清的《匆匆》一文中采用自叙式的,纵观《匆匆》全文,无论是写燕子、杨柳、桃花,还是写太阳,都与“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的感叹融为一体,处处流露出作者对时光流逝感到无奈和惋惜,这是典型的融情于景的表达方法。可以说能够解读情景交融表达手法在文中的具体运用,就是散文文本解读的正确思路和高明打开方式。

二、依据散文的体式特征确定合宜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

散文阅读的关键点,不在所记叙、描写的人、事、景、物,而在重点体会记叙、描述中所灌注的作者的思想感情。以小语六下第三单元第9课《那个星期天》为例:作者史铁生是当代著名作家,他的作品风格清新、温馨,属于意蕴深沉的“散文化”作品。《那个星期天》就充分体现了史铁生的这一创作特点。所以本课的教学目标就必定会有“抓住重点词句,体会作者是怎样在具体细致的叙述中真实自然地表达内心感受的”;纵观单元训练点:体会表达真情实感,本课的教学目标就必定会有:“比较《匆匆》和《那个星期天》两篇课文在表达情感的方式上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据此来确定合宜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引领学生触摸作者的情思就要对文本精彩表达的语句进行细读慢品来体会作者所抒发的感受。

三、体味精准的言语表达,走进作者的情感世界,感悟作者的人生经验,提升自己的语文经验。

体味必须细读,散文阅读,鉴赏“文学性散文”,唯有通过对言语的体味,才能由言及意,捕捉作者在文字下所深藏的情感体验。才能感受散文所传达的丰富而细腻的人生经验。

《那个星期天》里史铁生用常态的心境叙写日常生活,所以,读来有亲近感,會唤起我们相关的生活经历和人生经验。那么如何引导学生从自己的人生经验出发,去品味作者在散文中所传达的独特体验呢?可以分层细读感悟精准的言语表达,走进作者的情感世界,感悟作者的人生经验,提升自己的语文经验。

四、关注文本的表达方式,走进作者情感世界,体悟其所感所思。

融情于景、情景交融的表达手法常常是散文的独特表达。具体说就是以单元主题为支撑点,整合单元教学元素,通过对比阅读,体会领悟表达方式的作用。以《那个星期天》一课为例,就可以运用单元整合方式,借助单元交流平台进行领悟表达方式的突破。具体教学环节可以这样实施:

(一)回顾《匆匆》《那个星期天》两课的表达方式相同点

1.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的这篇课文《那个星期天》用孩童的视角观察世界,通过语言、动作、心理、环境和侧面描写,融情于景地来表现人物心情的变化,显得更加真切自然。

2.师:学到这里,我们不妨一起来回顾一下《匆匆》一课的第三自然段:【出示课件】

(1)读一读,想一想,作者是怎么写时光匆匆流逝的?

(2)回顾写法:借助太阳的行走来写时光的流逝,把对时光匆匆的感慨融在太阳这个具体的事物中,这,也是融情于景的表达方式。【出示课件】

(二)转换表格,对比《匆匆》《那个星期天》两课表达方法上的异同

1.师:我们再来回顾刚读过的《那个星期天》的最后一段,【出示课件】这,也是融情于景的表达方式。【出示课件】可以说“融情于景”是两篇课文共同表达情感的方式。

2.这也是课后思考题中的一个问题,大家来读读【出示课件】

(三)借助单元交流平台,水到渠成区别两篇文章表达方式的不同点。

1.师:这两篇课文在表达情感的方式上,有哪些不同点呢?读读本单元的交流平台,看看能给我们什么启发——

(1)“把情感融入到具体的人、事或景物之中,在叙述中自然而然地流露情感。”这是间接表达【出示课件】

(2)“把心里想说的话直接写出来抒发自己的情感。”这是直接表达【出示课件】

五、拓展阅读,关注单篇文本阅读到多篇文本阅读直至整本书的阅读。

由单篇文本阅读到拓展阅读其他同类篇目,再到阅读整本书,对学生来说就是把散落在心中的阅读信息重新进行了排列组合,形成新的更深层次的认识,建立了阅读整本书的意识和基本框架。在《那个星期天》一课的最后拓展部分是这样实施的:

1.师:同学们,无论是《匆匆》一课里,作者细腻笔触下时光的无情流逝,还是《那个星期天》里“我”从盼望到失望的心理变化过程,都展示出作者丰富的情感世界,尤其是《那个星期天》的作者史铁生,还写过很多关于母亲的文章,你看,这篇《合欢树》节选就出自他的笔下,请默读——【出示课件】(配乐读文《合欢树》)

2.整本书阅读推荐:本文选自《幸福是感恩》,这本书由时代文艺出版社出版,同学们可以找来读一读整本书。

从《那个星期天》到《合欢树》再到《幸福是感恩》,这样的设计可以让学生通过阅读获得真正属于自己的体验。小学高段的语文课堂已经在向中学语文学习方式和能力培养衔接和过度,在散文阅读教学中也应如此,值得我们在小学语文高段阅读教学中好好研究和探索。

参考书目

[1]《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

[2]王荣生.散文教学教什么[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年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