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4-24
玄奘大师 不该忘记的“民族脊梁”
周国平有言,忘记玄奘是可耻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的《世界文化名人录》里,只有两位中国人,一是孔子,另一位就是玄奘。
玄奘(600年—664年),隋唐人,杰出的翻译家、法相宗的创始人。玄奘自幼聪慧敦厚,温文尔雅,仪表非凡,跟从仲兄诵习儒道经典,勤学不懈。
玄奘13岁时随仲兄长捷在洛阳净土寺出家,听讲《涅槃经》,受习《摄大乘论》。大业八年(612年),洛阳选拔27人出家为僧。主考大理寺卿郑善果见玄奘年纪虽小,却对答出众,问他出家目的何在?玄奘答道:“意欲远绍如来,近光遗法。”主考赞许他器宇非凡,志向高远,破格以沙弥身分录入僧籍。
隋唐之际,天下大乱,兄弟二人从洛阳出发,经过长安抵达成都,开始了参谒耆宿,寻师访道的参学生活,足迹遍及半个中国。玄奘在成都学习《摄大乘论》、《阿毗昙论》,听受《迦延论》。唐武德三年(620年),玄奘年满20岁,在成都空慧寺受具足戒,并学习戒律。后又北上受习《成实论》和《俱舍论》。在长安,他听当时佛门大德法常、僧辩二位法师讲《摄大乘论》,质疑问难,纵横论辩,众时贤深为其智慧与才学所折服,赞叹他为“释门千里之驹”,而法师也因此誉满京城。
在参学访道的过程中,玄奘发现当时众多高僧对佛法的见解不一,没有定准。因印度尚有很多梵本没有译为中文,加上前人所译经论多采用意译,使得很多问题无法解答,让后学们无可适从。为解决这些根本问题,玄奘发愿前往天竺寻访原始梵本经典,探求佛法真义。
贞观元年(627年),玄奘决意西行。由长安经秦州(今甘肃天水一带)、兰州抵达凉州(今甘肃武威)。可是刚到不久,长安的追捕令也紧随其至。玄奘唯有昼伏夜行,历尽艰险,穿过甘肃走廊,抵达瓜州(今甘肃西北部)。
5月14日 盛世玄奘首战启动仪式
玄奘只身一人,进入方圆八百里的莫贺延碛大沙漠。白天,太阳无情的暴晒使地表温度极高,根本无法落脚,玄奘只能把自己埋在沙间,待到夜间出来赶路。走出莫贺延碛,路经高昌国,高昌王麴文泰对玄奘法师崇高的僧格和高深的佛学造诣非常敬仰,给予厚供,拜为国师,并结为兄弟之盟,苦慰劝留,希望玄奘留在高昌国。玄奘求法志愿坚定,绝食四天。高昌王被法师矢志不渝的精神所感动,只好为玄奘备好粮草盘缠,并挑选国内僧人及侍从数人,护送法师西行。
玄奘带队翻越雪山,途中染上了冷病,一直到晚年,这种病仍不时发作。他取道阿富汗进入今天印度境内,沿途瞻礼圣迹,直至那烂陀寺。
那烂陀寺是当时佛教的最高学府,戒贤论师是寺里地位最崇高的导师。玄奘跟从戒贤论师学习唯识学,被列在十位上首弟子之内。在此求学的六年中,玄奘学习了《瑜伽师地论》,又学了《显扬论》、《大毗婆沙论》、《俱舍论》、《顺正理论》、《对法-论》、《因明论》、《声明论》、《集量论》、《中论》、《百论》等论,钻研诸部法义。
开光文牒祈福套装与释迦佛指舍利 佛弟子舍利 玄奘舍利一起祈福开光
此后,玄奘游历五天竺圣迹,遍访名师。他亲近胜军论师三年,学习《唯识抉择论》、《意义论》、《十二因缘论》、《庄严论》,研究因明等诸多问题,并竭力寻求梵本原典。
玄奘从南印度游学归来后,回到那烂陀寺,奉戒贤论师之命,在寺内讲授《摄大乘论》、《唯识抉择论》。当时有师子光论师在那烂陀寺讲授龙树一系的《中论》与《百论》,辩驳玄奘法师的观点。玄奘于是会和中观、瑜伽两宗,著《会宗论》三千偈颂(已佚)破斥师子光论师的观点。后又著《制恶见论》一千六百偈颂破斥小乘论师的《破大乘论》,因而名震五天竺。
玄奘虽然声震天竺,然而,他始终未曾忘记当初离开故土,西行求法的初衷。他无时不刻不在思念自己的祖国,希望学成后东归,振兴中土的佛教。戒日王一再挽留玄奘在印度弘法,有的国王甚至要为法师供养一百座寺院。玄奘从怀里取出他一直珍藏的一抔祖国的黄土,对他们说:“支那国去此遐远,晚闻佛法,虽沾梗概,不能委具,为此故来访殊异耳。今果愿者,皆由本土诸贤思渴诚深之所致也,以是不敢须臾而忘。”在玄奘的强烈要求下,戒日王等无奈,只好送他回国。
玄奘回到长安,在举国上下空巷迎接之时,他一人独坐静室。在历尽艰辛的19年后,他冷静审思,毅然决定投入到译经的事业中去。唐太宗曾两度劝他弃道辅政,审思均以“愿守戒缁门,阐扬遗法”为由推辞。太宗只好遵从法师志愿,辅助他的译经事业,建立了长安译经院,下诏翻译法师取回的经典。
玄奘白天主持翻译佛经工作,晚上还要抽时间为太宗撰写西行见闻(由其弟子辨机笔录。玄奘并不是一个迂腐的只知道佛经的学者,他很通达,明白要完成佛经翻译这一巨大工程,非得获得国家支持不行。他的《大唐西域记》十二卷本,介绍了138个国家的风俗地理。“推表山川,考采境壤,祥国俗之刚柔,系水土之风气”。对于今天研究中印交通以及中亚地区的民俗风情、人文地理,均有不可替代的价值。
玄奘在长安弘福寺、大慈恩寺、玉华宫等寺院都开设了译场,专心译经,分秒必争,白天没有完成的工作,必定要在晚上继续完成。每天译经结束,还要诵经拜佛,直至三更才睡,然后五更起床,继续翻译。如此孜孜不倦,译经十九载,共译出经论75部,1335卷,计1千多万字,将印度所学尽传中国。
佛教有经藏、律藏、论藏三藏之说。经藏,即佛所说的经典;律藏,即佛所制定的律仪;论藏,即对佛典经义的论议。通晓其中一门者,对应以“师”的头衔,只有同时通晓三藏的人,才被尊为三藏法师,玄奘就是这样一位大师。玄奘主张“即需求真,又了喻俗”的译经原则,创造性提出“五不翻”,成为中国佛教译经史上的“新译”标志。
直升机迎请佛弟子舍利 玄奘舍利
玄奘法师在译完《般若经》后,自觉身体大不如从前,知道无常将至,时日无多,便向寺众和弟子欢喜辞别:“玄奘此毒身深可厌患,所作事毕,无宜久住,愿以所修福慧回施有情,共诸有情同生兜率天弥勒内眷属中奉事慈尊,佛下生时亦愿随下广作佛事,乃至无上菩提。”
玄奘法师圆寂前,有弟子问:“和尚决定得生弥勒内院否?”法师报云:“得生。”后,右肋而卧,安然舍报。唐高宗惊闻噩耗,哀伤不已,反复说:“朕失国宝矣!”出殡当天,五百里之内,四众送葬者有一百多万。当夜留在白鹿原墓地为玄奘法师守灵的四众弟子有三百万人之多。
与很多人相比,玄奘的一生近乎单调——他人生的大部分时间仿佛只是在行走、译经,然而他却在这样简明的人生中,为人类创造了史诗般追求真理的征程,为中国翻译了成千上万卷经书。他的所做所行——求法和译经,全是一个和尚的本分。他终其一生舍身为法,矢志不渝。正如鲁迅先生所言,玄奘法师是当之无愧的“中华民族的脊梁”。
释迦佛指舍利地宫 开光文牒祈福套装法力加特
将玄奘精神向世界播撒
丝绸之路自张骞开辟以来,千百年来不光是商旅往来穿梭于此道,进行着商贸交易活动,还有许多人为开拓丝绸之路进行着探险、求索。如班超、甘英、法显、玄奘、马可波罗等。他们为丝绸之路的发展和中西方文化交流做出了贡献,成为丝绸之路上永远的丰碑。
2013年9月和10月,中国国家主席***在出访中亚和东南亚国家期间,先后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以下简称“一带一路”)的重大倡议,得到国际社会高度关注。在“一带一路”战略构想下,“盛世玄奘”重走玄奘之路系列活动盛大开启。活动从法门寺出发,沿天坛大佛线、乐山大佛线、龙门大佛线、灵山大佛线、云冈大佛线遍访中国五方佛,拜访108处以上佛教圣地,举行祈福法会,为《通关文牒》加持法力,并加盖寺庙法印、住持法印,同时举行纪实图片巡展、无遮论坛、艺术品巡展等系列活动,传播玄奘精神。
5月14日,佛诞日,适逢***主席陪同印度莫迪总理登上大雁塔追忆玄奘大师一周年之际,“盛世玄奘”大型活动启动仪式也在陕西法门寺庄严开幕。
法门寺位于宝鸡市,被誉为皇家寺庙,因安置释迦牟尼佛指骨舍利而成为举国仰望的佛教圣地。2004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第九大奇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公元645年,玄奘携带8尊佛像、657部梵语佛经以及佛祖舍利回到大唐王朝。当他抵达长安时,当朝皇帝李世民与百万市民倾城出动,迎接他西天取经归来。几百年来,法门寺的佛骨舍利几乎成为唐帝国的伟大圣物。
第十一届中国政协副主席李金华先生特意赶到此次活动现场,为玄奘精神的宣传鼓舞加劲。活动中,主礼嘉宾共同展示了中国佛教协会名誉会长一诚长老题词《盛世玄奘》与中国佛教协会驻会副会长演觉大和尚题词《弘扬玄奘精神》。
活动当天虽小雨清寒,但现场却座无虚席。宝鸡市委副书记、市政协主席陈光明、中恒裕升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叶亮、人民政协报社副社长王相伟、大公报总经理盛一平、人民政协网总经理付鹏等重要嘉宾同台出席,并共同见证盛世玄奘启动仪式的正式揭幕。
启动仪式结束后,嘉宾一同前往陕西法门寺地宫欣赏玄奘图片巡展及盛世玄奘活动惟一指定纪念品《通关文牒》。随后,中恒裕升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叶亮协同大师和信众一起等待迎接佛教圣物——玄奘舍利,至往《通关文牒》地宫现场进行祈福开光。
至此,释迦佛指舍利、佛弟子舍利、玄奘舍利与通关文牒衍生品《开光文牒祈福套装》一同出现在众人面前,方丈诵读《“盛世玄奘”祈愿文》,和大众一起追忆了玄奘大师对于中国佛教发展的殊胜功德,并号召大家以“弘扬玄奘精神,助力民族复兴”为宗旨,积极为佛教的发展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活动当天,盛世玄奘系列活动启动法会在全国108家寺庙同步举行。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