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8-31
张韵
摘要:旋律是音乐最基本的表达,和声则代表了音乐的内涵,但是相比较音准等知识而言,和声知识相当复杂,因此很多小学音乐教师都放弃了和声教学。在小学阶段和声教学应该结合学生的身心发展情况和学习状况,采取符合学生兴趣的和声教学方式。本文结合情景式和声教学、空间立体式教学、构唱式教学以及人声乐队的方式讲解了小学音乐的和声教学策略。
关键词:小学音乐;趣味和声;音乐教学
在传统的教学中声音的力度、声音的强度、音色、节奏、节拍、旋律等被定义为“音乐基础知识”,新课标又在“音乐基础知识”当中增添了和声这一音乐元素。小学阶段和声并不是小学生音乐能力高低的直接体现,很多小学生不懂和声仍然可以进行音乐表演。如果让小学生懂得基本的和声知识,那么小学生的音乐能力则会得到巨大提升,也有利于学生以后的音乐学习,因而和声教学是十分必要的。
1创设聆听式表演情景,激活和声学习直觉
和声就是指两个或者两个以上不同音调按照一定的规则构成的声音领域,和声根据曲子不同也分为浓厚淡薄。和声知识对小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需要学生具备基本的音准知识。认真聆听是小学生学习和声知识的必要手段,但是大部分学生因为不理解和声,因而很难静下心来认真聆听和声。当然单纯的播方和声,缺乏聆听情景和趣味性。这就需要教师采用直观形象的方式,创设音乐和声学习情景,引导学生和声想象,激活学生学习直觉。
例如,学习了教材当中的《咏鹅》后,要求学生能够运用连贯的气息视唱同音反复“1 1│1 -│”,并且要求学生掌握“do、mi、sol”等音列,让学生初步体验不同音符组合之后的音乐感觉。在和声上则要求学生感知C和弦与Am和弦音响。针对这种状况可以创设拟人化的情景,即一个“do”战士前去战斗,中途遇上了“mi”和“sol”,这就是C和弦当中的三个音响;然后第二个“do”战士同样去战斗遇上了“mi”和“la”,这就是Am和弦中的音响。最后两个音域走到了一起,形成和声。教师在和学生讲故事的同时,也要播放和声音乐,让学生在聆听和声的同时展开联想,感受和声。
2空间立体式读谱,联觉和声音响
谱子是音乐学习的基础,一个合格的音乐生必须要能够看谱和记谱,并且在将来还要能够写谱。谱子也是小学阶段学生需要学习的重要内容,应当借助谱子学习提升学生的和声能力。目前的音乐谱子一般分为两种,其一是以阿拉伯数字标记的简谱,这种谱子由于其简洁性得到了广泛使用;另一种是最初反映音调的五线谱,相比较简谱来说虽然五线谱看起来比较复杂,但同时五线谱也更加形象。五线谱如同山川河流一般形象的展示了音乐的高低起伏,利用五线谱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谱兴趣。
例如,《钟声叮叮当》这一曲子用大调I级和V级根音作为第二声部,拉开了和声表演的帷幕。音乐教师想要让学生更多的感受和声,可以结合五线谱在教学中渗透更多和弦及其相关联的音乐活动,让学生了解“和弦”的概念。首先是让学生聆听和音,结合图谱感知三和弦构成,了解根音位置;其次是找相同音符和相近音符,让学生了解和声原位和转位技巧,可以让学生试唱和弦的三个声部旋律,感受声部连接处的流畅性。小学音乐的学习与视觉相结合可以提升小学生音乐思维的明辨性。
3构唱式多声教学,培养小学生的和声表演能力
构唱指的是在某一固定的基音上,按照一定的要求唱出指定的音符和旋律,小学阶段对小学生的构唱能力要求不高,主要还是以协和音程构唱为主,与此同时激发小学生的记忆,让学生回想和弦中的相同音符。小学阶段的合唱作品一般都有一个明显的特征,即和声式的二部合唱以三度音程叠置为主,这种三度音程疊置是和弦的主要构成元素。因此,在和声教学中可以从三度构唱开始,加深学生对和声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和声表演能力。
例如,《冬季静悄悄》只有极个别双声部为同度外,大部分还是三度音程叠置,可以将其作为构唱式多声教学素材。首先是三度音程的认识,通过聆听《冬季静悄悄》让学生体会不同音符组合在一起的感受。不同的音符组合具有不同的感觉,有的组合较为悦耳,有的则显得刺耳。其次学生在聆听的过程中让学生回忆之前听到的和弦,寻找和声的规律。最后向学生介绍三度音程叠置的特征,即每个音组之间都间隔一个音符,提升学生的音乐知识。虽然构唱并不属于人声范畴,而是归于视唱练耳,但是将构唱融入和声中能够激发和声学习的直观性和趣味性,对学生和声知识的掌握具有重要的价值。
4“人声乐队”式创编,加深对和声的理解
和声的概念对于成人来说也许很好理解,但是对于小学生来说则比较困难,并且疑问比较多,如和声是随便三个音都可以吗?和声三个音的只能同时出现吗?可不可以分先后等。尤其重要的是由于小学生对音乐乐器知识,掌握较少,更换乐器之后往往不能准确的分辨和声,这就需要引入“人声乐队”。“人声乐队”是利用人的声音来模仿乐队的多声部歌唱形式,不会出现各种乐器,这就降低了学生对和声的分辨能力。教师可以运用“人声乐队”为熟悉的歌曲配伴奏,形成多种声音的歌唱形态,加深学生对和声的理解。
例如,《故乡的亲人》就可以结合“人声乐队”来进行和声教学,在本阶段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具备了基本的和弦知识,初步了解了C、G、F调,这就为人声乐队的运用奠定了基础。首先是让学生试唱熟悉的旋律,并且根据谱子来标记和弦;其次了解声部交织的和弦原则,可以用图形标记声部旋律。最后结合人声乐队对歌曲进行创编,学生、教师等积极参与进去,形成互动提升和声学习兴趣。
结论
总之,和声是音乐文化内涵的体现,提升小学生的和声知识,可以大幅度的提升小学生的音乐综合能力。和声知识相对来说较为复杂,必须要选择有趣的方式,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和声聆听情景,让学生能够沉浸在和声聆听当中;结合五线谱让学生感受曲谱的波澜起伏,提升和声学习的直观性;融入构唱式教学,结合三度构唱提升学生的和声表演能力;结合“人声乐队”,降低和声学习的难度,提升小学生和声学习的参与性。
参考文献
[1]鲁以雷.“听、唱、动、奏”多维度共建儿童“和声感”[J].教育观察,2019,8(21):140-141.
[2]胡敏.和声语汇与伴奏织体——基于大中小学一体化的教师教育专业钢琴教学[J].戏剧之家,2018(36):188.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