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8-31
王建中
摘要:初中数学这门科目逻辑性、抽象性较强,学生学习起来有较大的难度,需要教师的良好引导。因此,教师在教学中需要充分从学生的主体地位出发,以学生为本,不断地改进、优化教学。对此,本文从“结合预习策略的实施,培养初中生独立思考的能力”“采取小组探究模式,促使学生成为课堂主体”“结合微课资源,提高学生学习的灵活性”“有效评价学生,促使学生进步”这几方面出发,对于初中数学教学进行了具体的分析,希望能够为广大教师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初中数学;预习;微课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31-095
传统初中数学教学中,师生更倾向于数学知识的积累和掌握情况,应试教育模式下学生成绩水平是否提升受到了更多的关注。在这样的教学中,教师由于教学任务的压力,很容易对学生灌输知识,忽视了学生自身数学能力与思维方面的培养,往往导致学生只是依靠死记硬背短时间内记住了数学知识内容,这十分不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为此,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注意从学生的主体地位出发,引导学生掌握数学学习方法,提升自主学习能力,体会到数学学习的乐趣。
一、结合预习策略的实施,培养初中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初中数学学科中的知识大多抽象性比较强,相对于小学数学知识来说,更为复杂。因此,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很容易陷入被动接受知识灌输的状态中,这十分不利于学生的学习。为了避免学生在数学课堂上过于被动,教师首先可以在课前引导学生进行预习。预习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能够充分促使学生自主思考,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学生的课堂学习做好准备,促使学生在课堂上更为积极主动。为此,教师可以在每节新课开始前,为学生布置一定的预习任务,促使学生养成积极预习的数学习惯。
例如,在教學“中心对称与中心对称图形”这一内容时,为了促使学生的预习更加有针对性,教师可以为学生明确如下目标:(1)掌握中心对称图形的概念和基本性质,理解中心对称这一概念并掌握性质和判定方法;(2)懂得平行四边形就是中心对称图形;等等。这样设定目标,就可以让学生能够在预习课本时有的放矢,更加具有针对性和目的性,让预习效率不断提高。同时,一节课的重点一般都是通过例题显现出来的,因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预习中围绕例题展开。学生在预习的过程中要对例题的分析过程仔细地思考,对例题的解题方法认真地推敲,从而初步掌握知识。同时,教师也可以为学生布置书上没有的题目,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通过这样的预习,学生在之后的课堂上可以更为主动积极。
二、采取小组探究模式,促使学生成为课堂主体
在传统的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为主体,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学习,45分钟的数学课充满了教师的理论讲解,并且很多教师认为在课堂上让学生去自主探究知识是对于课堂时间的浪费。因此,这就导致学生在课堂上的主动性、积极性得不到发挥,也导致课堂氛围比较沉闷、枯燥,使得学生对数学学习失去了兴趣。对此,初中数学教师要改变自己的教学观念,将新课改要求的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模式落到实处。实际上,初中数学教师在课堂上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既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又促使学生产生了思维方面的碰撞,加深了学生的理解。
例如,在教学“一次函数与二元一次方程”这节课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在学生预习的基础上,将学生分为几个学习小组,每个小组中包括不同层次的学生,以促使学生互相帮助、共同进步。然后,教师可以给予学生一定的自主探究空间、时间,让学生针对自己的预习情况进行充分的交流、讨论,有效掌握相关的知识。然后,针对学生的自主学习情况,教师再为学生进行一定的补充,以及针对性讲解。而后,教师还可以给学生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二元一次方程x+2y=5的有几个正整数解?由于该题的解题思路不太明确,这时教师可留给学生适当的时间思考与解决问题,让学生通过合作得出正确答案,即:将y当成已知数进行x的求解,当y=1时,x=3;当y=2时,x=1,这样便能得出方程式有两个正整数解。这样学生可以体会到自主合作解决问题的快乐。
三、结合微课资源,提高学生学习的灵活性
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通过微课可以提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灵活性、自主性和针对性等。微课通常针对具体的知识点进行讲解,短小精悍,能够对于教师的课堂教学进行补充,促使学生在课下针对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灵活的观看,提高学生的学习针对性。因此,为了提高教学效率,数学教师可以充分加强微课的设计、运用,顺应教学信息化的需求,实现学生学习的灵活性、针对性。
例如,教师可以根据教材中的知识点来录制微课,在微课中针对各节课的教学重点、难点进行讲解,精简时间,然后鼓励学生如果在课上没有充分掌握知识,就在课下进行观看。同时,教师也可以从网上搜集一些微课资源,用于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等。此外,除了针对教材中的知识点来设计微课外,教师也可针对具体的习题类型来设计微课。初中生在数学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习题,教师可以针对某一类题目而设计微课。这样从多方面来促使学生的学习更为灵活,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四、有效评价学生,促使学生进步
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创建评价机制,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也是初中数学教学的有效策略之一。结合初中数学教学的特点,数学教师应创建合理的评价机制,通过不同的评价方式,增加学生的学习信心,促使学生可以更好地投入到数学学习活动中。
例如,教师可以利用日测、周测、月测的方式,来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了解,从而给予学生合理的评价,促使学生关注自己的学习过程。同时,在每一节课上,教师也要及时对于学生做得好的地方,如积极合作、积极发言等,进行一定的肯定和表扬,促使学生树立学习的自信心。而且,对于学生存在不足的方面,教师也要注意运用委婉些的评价促使学生认识到,然后让学生加以改进。这样学生才可以取得不断的进步。
总而言之,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程加快,教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要积极进行改变,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积极运用以生为本的教学策略,不断提升学生学习的自主性、积极性,促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提升数学能力与素养。
参考文献
[1]秦泽立.初中数学教学中探究性学习分析及开展策略[J].华夏教师,2017(16):34.
[2]张健辉.数学核心素养理念下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J].华夏教师,2017(16):75.
作者单位:江苏省盐城市大丰区三龙中学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