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核心素养下高中化学教学优化策略

时间:2024-08-31

阿拉坦召日格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推进,对高中化学的教学要求不断提高,而其中一个十分明显的改变,就是更加关注学生化学核心素养的发展。因此,笔者立足于教学实践进行了研究与探索,而本文则将结合相关的研究成果,谈一谈如何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化学;优化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31-210

核心素养主要是指一种关键的能力与品质,在社会发展速度不断加快的背景下,这种能力和品质的重要性逐渐突显出来。从实际情况来看,核心素养是一种综合性的体系,在不同学科中,核心素养的内涵存在一定的联系,但又具有各自鲜明的特点。因此,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教师应该对化学核心素养的要求有更加准确的把握,并针对不同内容设计更加恰当的教学指导策略。这样一来,有利于使教学过程逐步得到优化,从而为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提供坚实的保障。

1.创设问题情境,形成化学观念

化学观念可以理解为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这两个方面,这也是化学核心素养的基础内容。培养化学观念的直接目的,就是为了使学生逐步形成“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应用”的理念。需要指出的是,在化学观念当中,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并不是同步的培养过程,而是需要遵循由此及彼的原则。为此,教师可以结合相关的教学内容创设问题情境,以此来引导学生经历更加完整的思维过程,从而循序渐进地实现最终的育人目标。

以《盐类的水解》为例,我首先联系现实生活提出了一个问题:为什么Na2CO3可以除油污呢?为什么NH4Cl可以除铁锈呢?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和知识经验进行了回答:“能除铁锈说明溶液呈酸性,能除油污说明溶液呈碱性,盐溶液可能呈酸性”。接着,我给学生展示了一些不同的盐类物质,并继续进行提问:(1)NH4Cl溶液呈酸性,Na2CO3溶液呈碱性,那么哪些盐溶液会呈酸性呢?哪些盐溶液会呈碱性呢?其中有什么规律吗?(2)能否对给出的盐类物质进行分类?(3)盐类物质的分类方法和盐溶液的酸碱性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接着,学生依据这些问题进行了思考与探究,并展开了动手操作活动,从而站在微观角度对盐溶液的性质有了一定的了解。最终,通过这种方式,不但使学生经历了知识建构的完整过程,而且使其实现了从“宏观辨识”到“微观探析”,这对学生化学观念的形成无疑会产生十分积极的影响。

2.把握核心知识,融入变化思想

变化观念和平衡思想同样是化学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这一观念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使学生充分认识到化学物质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不断发生变化,并使学生站在不同视角对化学变化进行全面的研究,从而了解物质变化的规律,并利用动态平衡的观点对化学反应进行分析。为此,教师应该立足于文本内容,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化学知识的本质特征。这样一来,有利于使学生对化学物质产生更加准确的理解。

以《化学平衡》为例,从教材内容来看,这一节结合学生已经掌握的关于溶液的知识,从溶液平衡逐步导入化学平衡。其目的就是为了借助溶液平衡的理解和迁移,帮助学生逐步认识到化学中的平衡是一种动态平衡。为了达到这一目标,我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引导学生深入学习了本节课的核心知识:第一,反应物浓度的变化会对化学平衡产生怎样的影响,是否可以运用相关理论对压强对气体反应的化学平衡的影响加以解释;第二,2NO2?N2O4这个平衡体系在热水与冷水中的颜色分别会发生怎样的变化,根据这种变化可以进行怎样的推论;第三,是否可以借助图形阐述催化剂、压强、温度、浓度等因素对化学平衡的影响;第四,K值的大小代表什么,在相同条件下,正反应与逆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存在怎样的关系?最终,通过不同角度的引导,逐步使学生对可逆反应、不可逆反应、化学平衡的移动、等效平衡、化学平衡相关的计算等核心知识产生了比较准确的把握,从而加深了学生对“对立统一”这一观点的认识。

3.引入学科历史,强化科学精神

化学是自然学科的重要门类,所以在学习化学知识的过程中,自然需要注重科学精神的培养。顾名思义,科学精神主要是指一种严谨求实的态度与意识,是勇于面对研究过程中各种困难的勇气与决心。因此,为了优化学生的认知体验与学习态度,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引入学科发展历史,使学生从某一事件或者某个人物的身上感受科学精神的重要性,从而逐步促进学生科学精神的养成。

以《弱电解质的电离》为例,在这一节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知识点就是建立“弱电解质”的概念。根据这一知识,我出示了一段相关化学研究材料,在这段材料中,明确记载从1881年开始,阿伦尼乌斯就根据艾德隆德的指导对电解质进行研究。1884年,他发表了一篇大约150页的博士毕业论文,借助离子的概念对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机理进行了解释,并且凭借相关的研究成果荣获1903年的诺贝尔化学奖。在阿伦尼乌斯的观点中,认为盐在形成溶液的时候会分解出一种带电粒子,这种粒子在多年之前就被法拉第命名为“离子”。阿伦尼乌斯经过不断的研究,发现溶液中发生的化学反应实际上就是离子之间的反应……借助这段化学研究资料,不但加深了学生对化学概念的理解,而且使学生明白了任何化学知识的产生都需要经过长期的探索过程。

4.組织实践活动,培养责任意识

化学学习中的责任意识主要是指科学认识化学与环境、社会与技术等不同方面之间的关系。为了使学生养成利用化学知识解决社会问题的习惯,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一些社会实践活动。这样一来,可以使学生更加直观地认识化学对社会与自然产生的影响,从而逐步使学生学会权衡利弊。

以《燃烧热 能源》为例,通过课内学习,学生对燃烧热的基本定义、相关的计算以及热化学方程式有了初步的了解。结合课内知识,我组织学生进行了一次课外调查的实践活动。在这次活动中,学生要通过网络查阅资料,了解应该根据怎样的标准选择燃料。最终,通过这次活动,使学生对我国的能源现状有了更加全面的了解,并使其充分认识到了提高能源利用率以及新能源开发的重要性。

总之,在现阶段的高中化学教学中,应该将培养核心素养视为一项重要任务。为此,教师需要准确理解化学核心素养的具体内容,并针对各项内容调整教学策略,从而逐步取得最理想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程遇玲.浅谈高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7,(7):8-11.

[2]占慧军.高中化学课渗透核心素养的思路[J].人民教育,2017,(3):86-88.

作者单位:赤峰市阿鲁科尔沁旗天山第二中学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