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家庭中培养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思考

时间:2024-08-31

罗辉

摘要:幼儿生活自理能力是指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照料自己生活的自我服务劳动能力。在对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培养的问题上,我国的家长存在意识淡漠、过度爱护、方法不当、耐心不够的问题,直接导致幼儿生活自理能力低下。因此,家长要转变观念,避免包办代替,给幼儿创造条件和机会锻炼,与幼儿园进行家园合作,共同促进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发展。

关键词: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家庭;培养;家长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31-235

1.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含义及其发展意义

幼儿生活自理能力是指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照料自己的自我服务劳动能力。让幼儿从小就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依赖他人,这就是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它主要包括:幼儿自己穿脱衣服、鞋袜,收拾整理衣服和床铺,独立进餐及盥洗,以及洗自己的小物件如小手帕等。

生活自理能力是幼儿独立性发展的第一步,是保证幼儿全面发展的基础素质之一。对幼儿进行自我服务能力的培养,可以发展幼儿的动作技能,有利于他们智力与非智力因素的发展,满足其心理发展的需要。幼儿可以通过亲手操作来锻炼其手指的灵活性、动作的协调性、手眼协调一致性,同时也能锻炼脑与手的协调性,促进大脑的发育。更重要的是,幼儿自理能力的形成与获得,有助于培养幼儿良好的责任感,养成独立的性格,建立自信心,获得成功感,还能促进幼儿形成勇敢面对困难、克服困难的良好个性品质。

2.我国幼儿在家庭中生活自理能力现状与成因

2.1现状

(1)依赖性强

在当今的家庭中,幼儿多为独生子女,父母多把孩子视为掌上明珠,精心的呵护与照料造成了孩子依赖性强,独立性差。

(2)缺少反复练习的机会

幼儿因为年龄小,在一日生活环节中经常不懂得程序和方法,因此导致他们总是需要反复的去尝试,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试误。但是,家长很难会有如此的耐心与时间去让幼儿反复的尝试、练习,他们常常为了节省时间、避免麻烦而直接帮助幼儿做好。

2.2成因

(1)意识淡薄

我国的家长们深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认为只有读书、学习、发展智力才是教育的主要任务,片面强调智力的重要性,热衷于各种特长教育,以至于忽视对孩子成长更为重要的非智力因素,使孩子不具备最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或者认为孩子还小,等孩子长大以后再培养也不迟。

(2)过度爱护

现阶段,我国幼儿多为独生子女。在家中,他们是“小太阳”、“小皇帝”、“心肝宝贝”,家里所有的长者长辈全都围着他们打转,哄着他们,让他们开心,认为只要孩子吃好,健康就好,什么事情都不用他们去做。因此,家长把一切的家务劳动都包揽了,幼儿在家什么事情都不用做,吃饭有人喂,喝水有人端,穿脱衣服也有人帮……真正做到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

(3)方法不当

幼儿因为年龄小,在自理时常常不懂程序和方法,碰到实际困难,父母不能有效教会幼儿正确的自理方法和技能,导致幼儿无法有效掌握自理的技巧。如幼儿在刚学穿衣服时,经常会把衣服穿反或者把扣子系错,家长在面对这一情境时往往缺乏行之有效的帮助与鼓励,不给孩子自我纠正的机会。

(4)耐心不够

由于幼儿肌肉发展还不完善,自控能力差,眼手协调能力还不够,常出现诸如自己吃饭会把饭弄得到处都是、自己洗手不仅没把手洗干净反而还把衣服弄湿了等情况。因此家长在培养幼儿生活自理能力时往往会缺乏耐心,为了避免麻烦、节省时间,不让幼儿自己动手尝试,直接采用包办代替的做法,极大地阻碍了幼儿自理能力和独立性的发展。

3.家庭中培养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建议

3.1转变观念,积极主动培养幼儿生活自理的意识

家长一切无条件的包办代替,不但无益,还将使幼儿形成一种错误认识:自己不干的事情,父母就一定会帮着干的。久而久之,幼儿形成了依赖,一旦离开父母便无所适从。家长一定要转变观念,明确父母只是幼儿的“拐杖”,绝不是幼儿的“双腿”,让幼儿从小树立“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会做的学着做”的良好自理意识,积极为幼儿创造生活自理的机会。这样既能锻炼幼儿的自理能力,还能让幼儿尝试与体验生活自理的快乐与成功感。

3.2教给幼儿科学的生活自理方法,并且要注重技巧

要让幼儿做到生活自理,必须让其获得生活自理的方法。即使幼儿有了自理的意识,但如果缺少自理的技巧,就是想做也做不好。因此,家长应该让幼儿学会一些具体的生活自理方法,采取寓教于乐的方法。可以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把一些生活自理技巧编成儿歌、歌曲以及设计成饶有趣味的情节等,让幼儿在游戏、娱乐中学校本领。

3.3给予幼儿犯错的机会,循序渐进,耐心指导

技能的形成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幼儿在这期间会出现很多问题,即使学会一项技能,仍离不开以后的巩固练习。因此,家长要给予幼儿犯错的机会,循序渐进,耐心指导,经常督促检查提醒幼儿,使幼儿良好的习惯得到不断的强化,逐步形成自觉的行为。

3.4家庭中的成员要求保持一致性和一贯性

大家都知道,爷爷奶奶亲孩子,真是比父母都还要亲。所以在家庭中常常会发生这样的事情:妈妈要求孩子自己穿衣服,孩子慢悠悠的笨手笨脚的穿,奶奶看见了,怕孩子感冒要帮忙,爸爸怕孩子耽误自己上班时间,就亲自动手替孩子穿起衣服来……就这样,家庭中的要求不一致,很难达到预期效果。因此,家长在要求幼儿做事情时必须要保持一致。

3.5积极配合幼儿园的教育,家园合作,共同促进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发展

幼儿园是培养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另一重要场所。在幼儿园里,老师们会按照一定的教育目标和教育方法有意识地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因此,家长应加强与幼儿园的联系,借助幼儿园的有效教育,积极配合幼儿园的工作,进行家园合作,对幼儿进行一致性的教育,共同促进幼儿自理能力的发展。

不同的家庭教养方式影响着幼儿社会性的发展水平,不同的幼儿社会性的发展也影响现代家庭教育方式的选择。幼儿是发展的主题,生活自理能力是幼儿自身发展的需要,不论是家长还是教师都只是幼儿自理能力的支持者和帮助者。我们要做的是言传身教,为幼儿树立良好的榜样,为幼儿的发展机遇引导,并且以灵活多样的方式来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

參考文献

[1]常瑞芳.《幼儿家庭教育与指导》.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

[2]陈帼眉,冯晓霞,庞丽娟,《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

作者单位:湖南省长沙市雨花区教育局第一幼儿园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