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8-31
于燕玲
摘要:本文描述了一节小学英语渗透国学教育展示课的磨课经历,通过从二次磨课的任务设计如何与国学相结合、以及问题的发现与解决入手,旨在探寻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如何与国学教育相结合,合理的优化教学活动设计,提高小学英语课堂的实效性。
关键词:磨课;国学;任务设计;活动设计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25-151
12月,厦门市湖里区天安小学举行了一场国学专场汇报会。笔者有幸承担了其中一节五年级国学渗透英语展示课的执教。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人教社,五年级下册的第四单元Unit 4 What can you do? Part A Let’s talk& Let’s learn。本课的主要教学任务是引导学生通过学习sing English songs, play the pipa, do kung fu, draw cartoons, dance五个词汇,用句型“What can you do?”“I can…” 进行操练,最终实现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
一、国学渗透之立足教材
对于小学生来说,适当地将国学引入英语课堂,能增强民族自豪感,同时这也是一种文化交流。教材则是国学教育渗透的重要载体。我们要立足教材,创设不同的情景,把握契机,巧妙的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国学或国学思想的渗透。所以,教师要仔细分析和研究我们的英语教材,努力寻求国学在英语教学中的最佳切入点。教师在任务型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要做到的首要环节就是呈现任务,让学生在任务的驱动下学习语言知识和进行技能训练。这样的学习过程是任务驱动(task-driven)的过程,它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同时也有利于体现任务的真实性。(鲁子问 王彩琴 2012)
第一次磨课中,笔者设计的任务是Talk about what you can do and what you can’t do. 谈论学生会做的事情和不会做的事情。这样的任务没有具体的语境,没有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谈论的也很泛,不够具体。
第二次磨课时,任务的设计背景是外国小朋友来我校参观交流,以本校国学文化节的活动为基础,贴近学生生活,吸引他们积极参与,让他们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体会到语言学习的樂趣,体验成功。教师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利用学生喜爱的微课视频,制作了一个微课,微课的内容是本校历年来的国学文化节的视频片段,这样在真实的任务中,充分地调动了学生的兴趣与积极性,并直击主题What can you do for our Chinese party? 以party为主线,通过谈论What can you do for our Chinese party? 本校的国学文化节这个真实和学生息息相关的事情,引导学生较好地理解了本课的语境,在每一个环节中,老师有意识地联系到国学文化节的任务,并且有所拓展,如before the party, at the party, after the party 不仅仅局限于at the party,进行了拓展和衍生,整合了知识。由于情景十分真实,学生积极参与其中,英语对话教学既有趣又有效。通过展示学生的真实图片,引起学生的共鸣,继而提出了任务What can you do for our Chinese party? 比较两次的任务,这一次的任务设计更加具体,是为了解决具体的问题,并且与孩子的现实世界有着联系,能引发学生的共鸣和兴趣、激发学生积极参与讨论的欲望。
二、国学渗透之培养传统文化意识
作为一名英语教师,要加强中外文化的理解和优秀文化的认同。第一次磨课中,仅仅是在教到play the pipa的时候拓展了 play the guzheng, play the erhu,并展示经典的图片。课堂上通过中西方乐器的对比,让学生感知中国传统乐器的魅力。最后引入集合孔子,古筝,琵琶等中国传统的照片,渗透中国文化。但是在整堂课的教学中,仅仅通过几张图片的讲解,去渗透国学,显得有些突兀,不够贴近学生的真实生活、真实学习经历和真实社会交际。
在第二次磨课中,教师对文化意识的渗透则来得更为细致。从一开始了解中国武术,琵琶,古筝,二胡等有中国特色的文娱活动形式,是中国传统文化之一。拓展出了play the pipa, play the guzheng, play the erhu. 这样就不仅局限于课本中的English party,凸显英语学习的人文性,教给学生知识(描述做的事情)、方法(观看视频,提取信息,概括总结)以及价值(我为人人,我能做)。让每一个学生,意识到我们是大家庭中的一份子,每个人都能为学校的国学文化节出一份力。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教师让学生明白了不仅仅是作为表演的同学能出力,还有帮忙整理及收拾的同学也能为学校的国学文化节出一份力。在这节课中,教师不露痕迹地渗透了我为人人,人人为我(All for one, one for all.)的德育思想。
比较两次的磨课可知,第一次磨课中,出现各个不同的场景,让小组在不同场景中讨论,然后导入谚语,谚语的出现也较为突兀。第二次的磨课中,教师对文化意识的渗透较为自然,易于被学生理解和接受。文化意识的不能离开认知活动而独立存在。
三、国学渗透之教学评价方式
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竞赛能够有效的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热情。通过各种竞赛,学生的好胜心和求知欲会更加强烈,是激发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集体荣誉感的一种有效方法。在第一次的磨课当中,教师结合本课的内容设计了四个小组爬格子的竞赛,终点为山峰。第二次的磨课中,教师则结合了本科的内容,设计了四个大组,分别是古筝组,二胡组,琵琶组,葫芦丝组。在音乐的五线谱中比赛,看谁能走到音乐的篇章终点,到终点获胜的小组,能聆听到一曲中国传统经典的音乐片段。通过两次的磨课可知,教学评价必须与课本相联系,英语教师要从学科知识的内在衍生,学科知识的渗透融合和学生的生活经验入手,开发、挖掘、整合可用的课程资源,从广度和深度上拓展学生的语言运用,自然而然的培养学生么的中国传统文化意思。
四、结束语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强调语言运用,注重学生兴趣和能力的培养,重视教师与学生的双向交流,建议融入文化和情感教育。同时,还提出英语教学既要体现语言的工具性,也要体现其人文性,既要有利于学生发展语言运用能力,又要有利于学生发展思维能力(教育部,2012)。本节课在国学文化节的语境中,通过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激活学生的已有知识,有效的引导学生学习和运用了新学的知识。英语教师也需要积淀一定的国学素养,还要善于抓住契机,创设合理的情境,根据我们自己学校和班级的学情,依托课文教材和教学内容,有目的和针对性的将国学融入我们小学英语的课堂教学中,适时地向学生进行国学教育,融入学生英语素养的提升中。但是同时也要注意融入“自然无痕”,促进真正的有效的英语课堂。
参考文献
[1]鲁子问,王彩琴. 2012.小学英语教师专业能力必修. 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2]教育部,2012.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3]人民教育出版社. 2014. 义务教育教科书.英语(三年级起点)五年级上册【T】.人民教育出版社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