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汉寿县蒋家嘴枇杷坳排污口生态环境修复与保护调研

时间:2024-08-31

摘要:笔者通过实地调研蒋家嘴枇杷坳排污口整治及生态修复工程、三汊障及周边区域生态环境修复工程,由点及面,对全县生态环境修复与保护进行思考,探究生态环境修复与保护的意义。

关键词:生态修复 环境保护 蒋家嘴

一、修复与保护的现状

蒋家嘴枇杷坳排污口整治及生态修复工程属于汉寿县河道污染整治工程(一期)的子项目之一,其工程投资约4000万元,包括控源截污工程,清淤工程,水体生态修复工程等,于2017年3月动工,2019年10月建成投入使用。枇杷坳排污口位于汉寿县安乐湖旁边,以前是一自然水体,长期以来一直由本地游姓居民承包从事水产养殖,附近居民区、医院污水及废弃物直接排放,沉积的大量污染物会随水流扰动不断释放到水体中,导致安乐湖水质恶化。蒋家嘴枇杷坳排污口整治及生态修复工程以“湿地保护湿地”为设计理念。在人工湿地的建造上,通过不同台面解决场地高差,联系城市道路与湿地内部,营造高低错落的湿地景观,分别形成旱生植物、旱生+湿生植物、湿生+水生植物,同时构成了由外而内、从高到底、自人工湿地向原生湿地的湿地水系。通过水生生物群落修复技术,构建完整生物链,将水质净化长期稳定达到地表田类水质标准。

同时为了彻底解决附近居民及医院生活污水、医用废弃水的无序排放,修建了一座污水提升泵站,通过提升,由沿安乐湖边的污水主管网进入镇污水处理厂,经处理后达标排放。该工程建成后既解决了排污口的整治和生态修复,又以此为基础形成了集休闲、娱乐、观光的百姓公园,日人流量约500人次。

蒋家嘴镇鹿角山村三汊障区域位于西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实验区内,针对该区域“水域被围成鱼塘进行投料养殖”问题,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由西洞庭湖保护区管理局强力推进整改工作,并利用《湖南西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三汊障及周边区域生态环境突出问题整改项目》加快修复三汊障及周边区域的湿地生态环境,取得了良好成效。

三汊障于1973年围垦,临沅水一线堤坝长约5.1公里,1998年实施“平垸行洪”工程(属单退垸),退居不退耕,当时为保护垸内移民房屋及生产资料安全,经县平建办及相关部门批准,于1999年修筑了防洪保安间堤,长约400米,形成了三水夹两堤的现状。2013年,当地政府将集体部分600亩水面进行外租,为解决与周边群众纠纷问题,承包业主转租了周边田土,形成了目前1020亩的养殖水域面积。权属情况:一是集体部分。该区域720亩(水面600亩集体用地120亩)水面属集体所有,其中:①在修筑防洪保安堤时,约50亩农田取土成湖,已进行了补偿;②承包业主自行修筑了3个种苗池,用于种苗繁育。二是个人部分。在鱼池周边,尚有近300亩移民农田和自留地,由于经常被水淹,不能进行农作物种植,移民将农田加深形成鱼塘,从事小规模养殖(其中部分外租)。针对上级交办及各级领导现场督办时指出问题,完成了十个方面问题的整改工作。依法解除外租合同,退出水产养殖功能。拆除生产生活用房,拆除了9栋渔场生产生活用房及退养空置场房。拆除供电设备设施。拆除湖内小型渔池。渔场承包区域周边有大量移民责任田土,由于地势较低经常被水淹,改造成渔池从事小规模养殖,对水质造成一定污染。为彻底解决这一问题,经县政府反复研究,决定一并退养且拆除贯通。重新勘界定标定点。全面清理养殖痕迹。制定退养还湿机制。

针对三汊障及周边区域湿地生态环境退化的情况,保护区管理局利用三汉障及周边区域生态环境突出问题整改项目全面启动了该区域的生态修复工作。一是启动实施了三汊障区域界桩、界碑、宣传牌制作安装工程,在三汶障、青山垸安乐湖等地建设了永久性大型湿地保护宣传牌20余块,界桩10根、界碑1块;二是启动实施了三汊障及周边区域监测巡护道路修缮工程;三是采取湿地植被净化的方式对三汊障养殖水体进行了水体净化;四是在三汊障区域建设了1个野外视频监控塔,对该区域进行重点实时监控;五是三汊障及周边区域水系连通和巡护、生态蓄水、地形改造与生境营造、防护林带建设、水生植被重建工程等建设内容己全面启动,正在建设中。

二、修复经验总结

蒋家嘴两地的生态环境修复和保护实践:一是美化了生态环境,保障了人居环境。在三汊障蒋家嘴镇政府全面启动了该区域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为周边群众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杜绝生活污染,保证该区域生态安全。并建立长效管护机制,制定了《三汊障区域管护制度》,明确了管护要求、管护方式和责任人,并与蒋家嘴镇建立了联合管护的长效机制。二是增加了可利用土地,为区域经济发展创造条件。三是逐步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多赢。但同时也要看到我县生态环境修复与保护目前还存在的问题:

一是生态环境需要治理项目多,任务重。二是完善整体规划。完善全县生态环境治理项目整体规划,需要资金支持,整体推进。三是治理起来难度较大。

三、对我县生态环境修复与保护工作的建议

一是不断完善全縣整体的生态环境修复和保护规划。完善整体规划需资金,需要政府支持资金才能够实现。

二是加大修复和治理力度。针对目前修复项目多,管理人员少,忙不过来的现状,及治理难度较大的项目,建议釆取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充分发挥社会力量参与到生态环境治理与修复工作中。

三是强化属地乡镇政府的支持与配合,保障治理项目的顺利实施。治理项目位置多在百姓的房前、屋后、地中,有时不但不能得到老百姓的理解和支持,受利益驱动反而出面干预刁难,需要乡镇政府强有力的支持才能完成项目的落地,按时施工。

四是加强对治理项目的后期养护和保护。要加大乡镇政府对项目后期管理力度,建立部门监管,属地乡镇负责的机制。

五是政府要高度重视。既要把生态修复、治理与保护工作列入政府的重点工程,更要定期召开相关部门的协调推进会,对生态环境修复、治理与保护工作进行责任认定。

总之,加强生态环境修复与保护,生活、生产、生态三大空间有机融合,既形成高品质的生活服务区,也形成高端的产业功能区,又形成环境优美的生态区。在开放强市、产业立市的过程中,汉寿社会与经济发展将会更上一层楼,将逐步建成“宜居、宜业、宜游”的环湖经济强县。

杨敏(1986—)女,中共汉寿县委党校(汉寿县行政学院)讲师,学士。研究方向为社会学。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