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8-31
徐交国 汪健 赵飞龙 刘杨
摘要:为了满足我国规模日益扩大,结构日趋复杂的电网发展需求,如何有效地提高变电生产管理水平,建设一套较为完整的变电生产管理信息系统对我国电网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变电生产管理的实际,论述变电生产管理信息化系统的要求、设计以及效益,为变电生产管理信息化系统的应用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变电;信息化系统;结构设计;效益
变电生产管理其主要的内容是确保变电设备的安全运行和日常运行以及相关的维护工作,具体包括变电设备的实验管理、缺陷管理、检修管理和权限管理等方面。面对日益复杂电网分布和的不断更新的电力设备,如何在需要的时候精确地提供完整的信息,成为传统的变电设备管理模式下难以解决的问题。为确保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对变电设备的管理和工作过程的规范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因此如何建立规范化的变电生产管理信息化系统势在必行。
1变电生产管理信息化系统的要求
1.1功能性要求
结合笔者工作经验,根据变电管理的工作性质和要求,一个良好实用的变电管理系统应该具备以下三个主要方面的功能:(1)系统能够以输变配电一体化的电网模型来管理变电设备台帐数据,保证变电设备数据的唯一性和可靠性;(2)系统能够实现变电设备运行检修管理,能够包括电网核心业务相关管理性质的工作内容;(3)系统应实现灵活方便的权限管理和系统维护,功能菜单应可以灵活的增加和删除,方便流程步骤和操作管理人员可以灵活的修改和维护。
1.2辅助性要求
辅助性需求规定了系统必须满足的服务水平、系统非运行时间的属性以及系统必须遵守的约束,其主要包括系统的约束与假设条件,系统的可用性、可操作性、兼容性、可支持性。
2变电生产管理信息化系统的设计
2.1二次平台技术
二次平台技术设计是指从一系列类似的应用业务中抽象出具有代表性的核心内容进行模型分析及建模,再设计出具有同类或近似业务构造、业务复制及业务传递功能的二开发平台。采用这种二次开发平台设计,其好处是可以很方便地构造出同类型业务的应用系统;同时,软件维护效率得到了很大的提高,而成本能够被很好的控制和降低,这本身也是符合今后应用软件的发展趋势。
2.2全程模型技术
全程模型技术是指在软件开发过程中运用建模技术来分析和设计系统的业务模型、数据模型;并以模型设计为基础来构造和维护软件系统。采用这种全程建模技术,在软件工程的需求分析、系统设计、数据库设计等影响软件质量的关键阶段,全程运用了模型分析及模型设计技术,达到尽可能量化和标准化的效果及目的。该模型的好处在于在保障软件质量的同时,有利于软件系统的扩展和维护。
3变电生产管理信息化系统的应用
3.1变电实验管理
由于变电设备的专业性和特殊性。其试验性质、试验项目等,也是种类繁多,根据不同的电压等级、不同的型号,不同的试验性质,所对应试验项目都不一样。所以系统利用面向对象的设计方法,根据变电试验的实际情况,从变电试验表单的角度出发,定义出一个变电试验的基础类。
3.2变电缺陷管理
信息化系统能够根据缺陷管理的规范和考核标准,进行缺陷的全过程监控管理。由于系统本身具备的信息完全而准确、缺陷状态清晰,实现缺陷与设备定级的关联。变电缺陷管理中,首先建立缺陷标准库的概念,统一缺陷的录入规范。
3.3变电检修管理
变电检修功能的设计,也达到规范化设计。整个系统中,首先统一维护检修性质,保证了数据的唯一性。同时对检修的具体工作,也进行统一维护管理。建立检修子项目的操作标准库,达到了量化的程度。如主变,划分本体、蝶阀、冷却器等附属设备,其对应附属设备,增加具体的操作项目。
3.4变电权限管理
变电权限管理是将组织机构、角色及用户的授权过程与系统安全验证机制紧密融合后所形成的一整套安全控制体系。提供组織机构的构建、用户的创建及授权;提供角色的定制及授权;提供工作组的定制及设备管理授权;通过提供“权限注册”机制来扩展授权范围,达到任意设定安全控制力度并便捷维护安全保障体系的目的。
4变电生产管理信息化系统的效益
结合笔者在电网公司的经验总结分析,在实际运用中,变电生产管理信息化系统运行情况良好,为其使用单位节省了大量人力和物力,取得更显着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4.1社会效益
优化的人机界面和详尽功能模块设计和设备统计分析功能,为电网管理人员提供方便、正确、快速的辅助工作,减轻了一线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一体化系统的应用,提高了电力企业内部计算机应用水平。资源数据信息共享使得企业内部信息交流和沟通的中间环节得到了大大地减少,加快部门信息传递速度和加强了电力生产事故应急处理能力,提高了办事效率,提高电力企业现代化管理水平[7]。
4.2经济效益
信息化系统创建了统一的变电设备基础数据库,标准化作业、检修、试验等各个子系统都使用一套设备台账,能够很好解决了生产设备管理的信息孤立的问题,提高工作效率,使得停电检修目的性增强,大大减少了停电检修时间,减少停电带来的经济损失。
5结语
变电生产管理信息化系统的开发应用,能显著地提高了电力企业信息化建设步伐,解决了电力企业发展与落后的变电设备管理的矛盾。对提高变电设备管理的电子化、信息化和智能化,确保变电设备长期高效稳定运行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就此而言,变电生产管理信息化系统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是都是非常可观的。
参考文献:
[1]王业成。浅谈变电站的安全管理和安全生产[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8,(18)
[2]丁鹏,张焰,胡蓉。采用CIM建模和工作流技术的变电站管理信息系统[J]。华东电力,2006,(09)
[3]王玉。供电企业生产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南昌大学,2008。
[4]蒋琨,欧安杰,马捷然。变电运行管理自动化的实现[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1,(21)。
[5]杨波。变电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研究[D]。武汉大学,2004。
[6]董国兴,张凤舜,石刚。变电生产管理信息系统[J]。黑龙江电力,2002,(02)
[7]张龙,董勤伟。变电生产管理新型模式探索与实践[J]。电力安全技术,2005,(01)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