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4-23
张程
7月23日,以超低价格进行IPO发行的映客最终也没有逃脱“破发”的命运,当日映客收盘价3.77港元,较上市发行价格3.85港元微跌2.3%。在映客之前,赴港上市的大陆“独角兽”们几乎集体破发。
2017年赴港上市的“新经济五剑客”——众安在线、阅文集团、平安好医生、雷蛇、易鑫集团,除了阅文集团没有跌破发行价,其他四家都已经“破发”。7月9日,中国新经济的领军者之一——小米集团也在香港上市,完成了近三年来全球第三大规模的融资,虽然小米IPO发行价较此前传闻的估值水平已经一降再降,但是上市首日仍以跌破发行价收盘。
为何在大陆被追捧的“独角兽”,到了港股不受待见?是大陆的估值水平太高,还是港股的估值水平太低?
2018年上半年,香港IPO数量已冲至全球首位,共新增上市公司103家,高于美股的69家和A股的64家,成为全球企业选择上市的“首选”板块。与创历史新高的半年IPO数据相映成趣的是,上市“破发”比例也创下了新高。
据统计,在港股新增上市的103家公司中,有75家存在“破发”现象,“破发”率高达73%。其中近5成的企业在上市首日“破发”,而在75家“破发”的企业中有39家企业截至上半年已经下跌超过40%。
今年以来,中国证监会收紧了A股上市的闸口,对于上市公司的盈利标准进一步提高。不少盈利未达到预期的企业纷纷寻求海外上市,而香港在去年底修改了上市规则,降低了科技股的上市门槛,因此不少大陆公司纷纷瞄准了港股上市。
相比较于其他境外上市通道,港股的优势明显,不仅上市门槛低,而且同为中国资本市场的一部分,和A股、境内投资者、内地消费者、客户等各方面都有紧密联系。
但是在港上市企業股价走低,并纷纷跌破发行价,无疑给赴港上市的企业浇了一盆冷水。尤其是与A股动辄翻番的IPO发行情况相比较,港股显得尤为惨淡。此前市场纷纷表示,由于A股首发价格由证监会把关,往往有意压低,所以企业上市后能迎来多个涨停板。今年5月8日上市的药明康德更是以16个涨停摘得目前IPO涨停冠军宝座。
但是直播平台映客以远低于行业平均估值水平的价格在港股进行IPO仍然“破发”。以2017年映客净利润7.92亿元计算,映客上市发行定价的市盈率仅为8.3倍。同为直播互动平台,在港股上市的天鸽互动市盈率为18.5倍,在美股上市的陌陌和欢聚时代的市盈率分别为17.5倍和21.7倍。显然映客发行价定的很低,估值水平不到同行的一半。
在IPO价格确定之前,映客高管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会将市盈率定在10倍左右的超低水平,目的就是希望不要跌破发行价,引起投资者竞相抛售。然而尽管映客最终将发行价定在了8.3倍的超低水平,还是没有能够摆脱跌破发行价的命运。尽管在上市后的头两个交易日,映客股价实现了上涨,但是很快掉头向下,至7月23日已经跌破发行价。
映客的悲惨命运也让人们看到,即使是低市盈率发行,也依然改变不了破发的命运。
市场分析人士认为,港股新股“破发”将成为常态。香港股市投资者以机构为主,趋于理性,对于部分前景不明确、盈利模式不清晰,或者自身可持续性存疑的新经济公司往往比较谨慎,多持观望态度。市场上的资金仍是流向少数商业模式已经确立,经营稳定的优质公司。
科技股的破发与其自身商业前景不明晰有一定的关系。以2017年被港股称为“新经济五剑客”的雷蛇、平安好医生、众安在线、易鑫集团、阅文集团为例,在过去数个财年,这些公司中仅阅文集团在2016和2017年实现了盈利,其他公司均处在亏损的状态。其中众安在线仅2017年一年亏损就高达人民币9.97亿元。在股价的表现上,也恰巧只有阅文集团未曾破发,其他公司股价都已经较发行价出现大幅下滑。
2018年7月份在香港上市的三家互联网“独角兽”目前也均已破发。其中成为众人瞩目焦点和重要参照系的小米集团,在估值从2000亿美元一折再折到543亿美元后,上市首日仍以破发收盘。
不过从小米的估值来看,以其2017年经调整后的净利润53.6亿元计算,其发行价的市盈率接近70倍,不仅远高于硬件制造业的估值水平,而且高于互联网企业的估值水平。作为港股互联网企业绝对标杆的腾讯控股,当前的市盈率水平也才40倍上下。由此可见实际上小米的估值水平并不低。
享受如此高的估值水平,小米却还没有找到明确的盈利模式。虽然2017年小米的营业收入实现了大幅增长,但是这主要得益于小米在廉价的入门型手机上大量沽货。根据小米披露的经营数据,2017年小米售价在200美元以下的手机的出货量占比比2016年提高了近5个百分点,绝对数上涨了3176万部,对应营收增长214亿元,占到当年上涨营收的近一半。由于入门机型的利润低,2017年小米整体的利润率也大幅下滑。
在未来的发展规划上,小米计划继续以低毛利率的硬件扩大其市场占有率,承诺硬件产品的综合净利润率不超过5%。但是小米的其他盈利方式还尚不明确。以如此低的盈利能力享受如此高的估值水平,如果没有强大增长预期的支持,显然难以久持。
在映客身上也存在着同样的问题。虽然2017年映客的净利润出现了大幅增长,但是营业收入却已经出现了下滑。对于这家移动互联网企业而言,更为致命的是,其核心用户群体正在大量流失。作为平台承上启下中坚力量的主播,在2017年流失了一半,作为平台绝大部分营收来源的付费用户数也下滑了一半。
2017年映客得以实现高速的净利润增长,完全得益于数量较少、但是付费能力强大的深度玩家。作为移动互联网公司,映客的盈利模式过于单一,且过于依赖少数群体。显然这并不是一家高成长性公司应有的特征。因此尽管映客仅以8.3倍的市盈率估值水平进行IPO,但是市场依然对其价值抱有怀疑态度。
映客在香港IPO时的估值水平,已经低于其最后一轮融资时的估值水平。显然香港市场对于这种新经济公司,比大陆投资者持有更谨慎的态度。
虽然港股IPO“破发”已经成为常态,但是仍然没有挡住新经济“独角兽”们奔向港股的步伐。当前已经向港股提交IPO申请书的新经济公司仍然数量庞大。如预计估值或达到600亿美元的美团点评;估值或达到180亿人民币的在线教育平台沪江网;估值或达到170亿人民币的钢铁电商平台找钢网;估值或达到140亿人民币的母婴电商宝宝树。另外还有估计在40亿美元—50亿美元,服务新经济企业成长起来的华兴资本。
传闻将于下半年在港IPO的公司也不少,如估值达到600亿美元的滴滴打车、估值在450亿美元的今日头条、估值达1500亿美元的蚂蚁金服等。
尽管赴港上市的“独角兽”先头部队纷纷“折戟沉沙”,但是并没有打消后续大部队的热情。这或许主要得益于港股资本市场本身具有的优越性。
作为全球范围内成熟的资本市场之一,港股市场的资金进出非常自由,拟上市公司在港股IPO不需要排队,发行定价亦不受干预,同时也没有融资数量的限制。尤其是2017年末港股修改上市规则,接受“同股不同权”公司上市,这对于新经济企业而言拥有巨大的吸引力,这意味着公司管理层可以以较少的资金掌握公司的控制权。
创始团队对于新经济公司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然而往往在成长过程中,因为频繁的融资,创始人团队的持股比例会被稀释到很小的一部分。“同股不同权”的设计可以有效解决企业融资和创始人保持控制权之间的矛盾。
7月9日,小米集团已经作为港股市场首家“同股不同权”创新试点公司,成功在香港上市,这为后继者开辟了道路。据悉,在股权结构上,小米集团执行董事、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雷军持股比例为31.4%,如算上職工持股计划的期权池,雷军的持股比例则为28%。但是通过双重股权架构,雷军的表决权比例超过50%。
2014年阿里巴巴放弃在香港上市,首要原因就是港股不接受“同股不同权”的公司。错失阿里之后,港交所通过数年的改革,终于在2017年末对上市规则做出了重大修改,允许没有盈利的生物科技公司上市,同时接受“同股不同权”的股权架构安排。这一举措也是大陆新经济公司纷纷赴港上市的重要背景。
虽然目前港股对于盈利模式不清晰的新经济公司抱有疑虑,但是随着这些公司商业模式的逐渐明确,对于优质资产和真成长股,香港市场也会慷概地给予和A股、美股同样的高估值。腾讯控股、舜宇光学等的估值水平相对于美股的科技公司并不低。
也许对于纷纷“破发”的“独角兽”们来说,小米集团创始人雷军的话很有道理,“短期股价不重要,长期价格最重要”。市场只留给能给证明自己的“独角兽”。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